倍可親

美國沒有人才

作者:qwxqwsean  於 2013-11-19 22: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1評論

人才的定義是能把某一件事做好的人。
 
在美國, 不存在任何一件需要做好的事,
 
也不存在任何一個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好的人。
 
這是因為美國人的集體愚昧。
 
比如在美國不存在任何一碟需要切好的土豆絲,
 
也不存在任何一個能切好一碟土豆絲的人,
 
在美國土豆絲和能切土豆絲的人都不存在, 這是由美國的大環境決定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1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2:34
土豆絲只是一個例子而已, 其它例子也類似。

美國人天天吃土豆, 都無意願改善土豆的烹飪, 你以為他們有把其它任何大小事做好的動機嗎?  美國全體人民沒有改善土豆烹飪的意願, 當然在美國也就不存在精良烹飪的土豆, 也不存在精通烹飪土豆的人了。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2:49
有人可能想舉美軍的戰鬥能力和某些武器如航母之類的, 那是因為中國人沒有刻意去做, 導致缺乏對比。 好比美國的乳酪做的好, 那是因為中國人不做乳酪。 如果把乳酪看成土豆, 美國人也沒有做好。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2:54
美國人設計製造的工具普遍很不好用,你如果覺得好用, 我需要問你在美國上沒上過學, 如果上過學, 你的實驗課成績在你的美國班級里排名第幾, 如果你說你的排名在你們班墊底, 就不出乎我意料了。  

美國人的腦殘, 直接表現在他們設計的工具上。 我2000年來美國, 在學校, 在工廠醫院餐廳, 在各種場合, 用過無數工具, 記憶中勉強唯一好用的工具是我學癌症診斷時使用的光學顯微鏡, 但那是日本生產的, 而且也有設計缺陷, 只是不嚴重而已。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2:58
美國如果某個角落存在土豆絲, 那是人工切的嗎? 即使你切好一大盤土豆絲贈送給美國人, 他們會炒嗎?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3:01
人才有很多種, 但美國不存在任何一種人才。

比如妓女也是人才,但我相信有品位的嫖客都會公認美國不存在好妓女。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3:07
土豆絲切好后還要泡水去掉部分澱粉和澀味, 你看美國人做到了嗎?  即使他們懶惰沒有做到, 他們那顆愚昧的大腦想到過嗎?

還機器切土豆絲呢, 既然機器這麼先進, 幹嘛不用機器炒土豆絲呢?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3:19
土豆的酸澀味是非中國人嘗不出來的, 既然歐美人不知道土豆有酸澀味, 也就無需改進了, 也就不需要能改進的人才了, 當然, 在美國連能認識到土豆有酸澀味的最初級人才都不存在。  

為了附庸風雅也只會把土豆絲捏成一團炸, 技術含量和中國的炒土豆絲天壤之別啊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3:34
估計有人想舉最有力的例子說明美國的工具好用: 波音客機。

以前看過飛行員網友的貼子對比波音和空客, 提到過波音的設計問題,波音比空客難操縱。 當然空客也是白人設計的, 只是歐洲人沒有美國人那麼變態而已。 同樣的東西, 換成由中國人去設計, 都能做得更好。
回復 qwxqwsean 2013-11-19 23:36
土豆酸澀來自於土豆自身的有機酸。  

在中國有生活經驗的人, 都知道土豆切后泡水, 既阻止氧化變色,也去掉有害有機酸。 土豆切后泡水也是中國飲食業的標準操作。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0 08:00
中國做土豆,一般是達到了沸點才出鍋的。 我在美國西餐廚房工作時,見到西餐並不衛生,食物或者未經煮沸,或煮沸后被放入其它容器加入其它冷料攪拌,這樣食物含菌量會大,隔夜容易變質。 西餐廚師也不擅用夾子,總是試圖用戴著手套的手去抓食物(比如把幾種食物擺在碟子里),也會導致食物帶菌量大。

中國飲食業的出品,一般都是高溫消毒後放入盤子或碗里,如果需要整理,用炒勺或筷子,工作人員一般不會用手接觸食物。 所以中國的路邊蒼蠅店可能看起來幾十年沒搞過衛生很臟,但食物還是無菌的, 至少烹飪之後工作人員的手沒碰過。

另外中國廚房廣泛使用沸水(烹飪或消毒),而西餐廚房盡量避免使用沸水,廚師們膽子小,怕燙傷。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0 08:08
三明治,是人手工組裝的,肯定含菌量大。

中國的肉夾饃也有含菌量高的問題,但好歹餡料是剛從沸鍋里舀出來的,被在砧板上剁
碎,仍有七八十度,再夾在饃里,含菌量應略低於常溫組裝的三明治。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0 08:29
理髮是一種手藝,類似於炒菜,一般美國人應該是掌握不好的。 理髮師自己在家不會切菜,不會殺雞,怎麼能善於剪髮,刮毛? 這還指的是操作,還沒涉及根據不用臉型膚色調整髮型。

不過美國男人很多人在家自己給自己理髮,我在美國自己給自己理光頭,也是向本地人學的,省錢啊。不過美國的有錢人,不用省錢的時候,也常自己給自己理髮。 對此現象,我至今沒有想出合理的解釋。

西人自古斷髮紋身,今天美國男人無論窮富,紛紛自己給自己理髮,理髮費用貴是一方面,理髮師水平平庸也是一方面,但可能主要還是沿習以往的傳統吧。 由於自己給自己理髮是美國的習俗,不排除蓋茨,喬布斯,布希,柯林頓,奧巴馬也自己給自己理髮。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0 08:42
西餐廚房扔食品很厲害,中國的餐館不怎麼扔食物,一是計劃的好,二是中餐食物時見到訂單以後現做的,沒有多餘的。 三是中餐大多是煮沸消毒的,即使剩下來,也可以放回冰箱儲存, 反正重新提供給客人時,會再次煮沸,仍然衛生。 最後,中國餐館都為員工包工作餐,營業出現的少許剩餘食物,都混在新鮮飯菜里一起炒了給員工吃了。

中國廚房的垃圾是很少的,飲食業浪費的糧食通常是指客人沒吃完的剩菜,而不是廚房的剩菜,廚房一般很少有剩菜。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0
白人天天面對土豆,天天吃土豆,都做不了炒土豆絲, 既沒能力做,也不想做。

類似土豆的例子是美國的水龍頭,要多彆扭有多彆扭,要多難用有多難用,但美國人永遠拒絕改進。

土豆和水龍頭都說明白人們即使天天面對某事物,天天使用某事物, 也無意改進該事物, 既無能力改進,也不想改進。  

人才就是把某事做好,或改進某事的人。 既然歐美世界的東西都像他們的土豆和水龍頭一樣,沒什麼需要改進的,當然也就不需要人才,也不存在人才。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2
招工考切土豆絲也不錯,比如你去面試,被要求切一斤土豆絲,你切的粗的像豆角,而
且歪歪扭扭的,還把自己的手指切出血了,你端給面試官看,人家問你你是不是在家不
做家務,你怎麼回答? 你如果答不做家務,人家問你為什麼在家不做家務,你覺得你
還有多少餘地美化自己?如果你答你經常做家務,人家問你你切的土豆絲怎麼比別人完
全沒做過家務的人都差,你怎麼回答?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3
不會擀麵條的人就是不吃麵條的, 只有自己會擀麵條, 談論麵條是不是機制才有意義
。 比如你可以舉反例說美國人也吃速食麵, 但速食麵在美國存在, 不能否認速食麵
源自中國, 而且至今速食麵也不是美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3
首先機器切土豆絲,可能就是為了模仿中餐的做法,其次如果土豆絲是美
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就要會手工切土豆絲。

這和機制麵條一樣,用不著強調他們的麵條是機器做的,只要能證明他們不會手工製作
麵條,就能說明他們的機制麵條不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4
土豆絲在這裡是土豆精加工的意思。不然有人會和我爭論美國雖
然沒有切土豆絲的人才,但有切炸薯條用的土豆條的人才, 其實切土豆條和切土豆絲
相比,根本不算技術。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4
設想一下回到水滸傳描述的社會裡,西門慶如果找縣城裡的工匠定做手榴彈(技術很簡
單,很容易做),當發覺他想用來殺人,哪個工匠會為他服務? 西門慶如果找工匠定
做焰火爆竹, 就會有很多工匠願意為他做。 中國工匠不是見錢眼開收了錢啥都幹得,
要自己覺得正義, 才會去做。 藥店把砒霜賣給別人去殺人,已經受不了了, 趕快摘
了招牌跑吧。
回復 qwxqwsean 2013-11-25 02:34
中國的工匠做事講政治,不支持殺人,這是為什麼戰國時已經有射程三四百米的拋石機
,也有遠程弩,後來都失傳了, 連戰國造刀劍的技術都失傳。 中國的技術知識是由工
匠私人掌握的,想讓它失傳,它就失傳,皇帝也沒辦法。 火槍火炮,還有飛行器的技
術,當工匠認為不合乎自己的世界觀,就會讓它失傳。

周秦時期中國就到處修國道,後來反而不怎麼修了,也許想到了修畜力鐵路,也不修,
刻意製造中國國內的交通不便,應該是為了保護地方自治, 中國自古是武裝自治村結
構,不希望皇帝有能力把大部隊在全國迅速調動, 所以修路在中國古代一直是被匠人
們抵制的。


日本也是從葡萄牙商人學到製造火槍,可以量產火槍后,全國禁槍,退回使用冷兵器,
因為火槍會擾亂社會秩序,冷兵器不會, 想殺別人就要自己武功足夠高, 才有資格殺
人,而不是扣扣扳機就能殺人。 同理,火槍在中國古代即使被發明了,也會被工匠們
集體抵制,並失傳。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03: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