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餐在美國為什麼會退化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12-20 21: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活動報道|已有12評論

關鍵詞:美國, 中餐

表面上看, 中餐在美國退化是因為從業的大都是不懂烹飪的福建偷渡者。 其實,
 
不僅中國人來美國發現美國的中餐做得像垃圾, 法國人來美國也發現美國的法餐做得像垃圾, 義大利人來美國, 也發現美國的義大利餐做得像垃圾。
 
在飲食業退化的背後, 是人的退化。  日本人來美國, 發現美國的日人愚昧落後。 法國人來美國, 發現美國的法人愚昧落後。 中國人來美國接觸了美國的華人, 怎麼也不相信這些窩囊者的先輩能在朝鮮把美軍打得屁滾尿流。 德國人來美國接觸了美籍德人, 怎麼也看不出這些頹廢者的先輩能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把整個歐洲人打的滿地找牙。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1 07:24
美國的食客水平太差,也是美國中餐退化的重要原因,中國的廚師水平高,但廚師們心裡都知道,吃飯的可能是食家,能品出自己做得好不好,做個最簡單的炒土豆絲都不敢大意。

我在美國極少去中餐館吃飯,但有時看見白人同事吃從中餐館訂的外賣,我心裡想,那是怎樣的廚師,為什麼做個簡單的炸土豆,炸雞塊,炒麵啥的都做得這麼差。

有次應聘一個中餐館打雜被拒,但得以看了一眼廚房,裡面設備簡陋,物品亂堆(在我看來),出品簡單(案板上攤放著半熟的麵條,容器里是切碎的生菜葉等),沒有能拎起來的炒鍋,沒什麼生意,廚房裡卻有約六個人閑站。福建老闆看我不順眼把我拒了,其實,他如果錄取我,我能讓他們的出品質量明顯提高。

不過,中國的餐廳老闆,也是像那個福建人一樣渾噩的,中國的餐廳出品能達到中國平均水平,主要還是靠一支龐大的廚師隊伍,你隨便在門口貼張紙說招廚師,第一個上門問的,你看也不看就錄取,烹飪水平一般也能達到中國的平均水平。中國的餐廳不是管理得好,而是中國的廚師隊伍十分龐大,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廚師多得是。 中國的餐廳廚房經常倒台的,也就是整班廚師同時辭職或被解僱,廚師與老闆稍有不合,立即就解散,廚師和老闆的合作很多不愉快。  

中國比較好的餐廳,其實是路邊的小餐廳,老闆本人就是多年經驗的老廚師。 商業街的大酒樓,通常是投資者開的,某人或幾個人從別處賺了錢(比如賭博贏了幾百萬,倒賣鋼材賺了錢等),到繁華街道承包一個酒樓,裝修一下,招廚師服務員開業。 由於大酒樓的老闆通常沒有飲食業經驗, 雇的經理也是打工心態不真正賣力,雇的十幾個廚師,沒一個人能把炒田螺炒好, 水平還不如路邊大排檔。其實越大的裝修越豪華的酒樓的經營水平一般較低。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2 09:23
易剝皮的桔子很多種, 美國人為什麼只吃一種難剝皮的橙子? 這不是口味吧, 明明是愚昧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4 07:34
中國各地飲食習慣相差很大的,川菜地區和粵菜區差別就很大。

我在廣東愛吃燜狗肉,去廣西發現當地的白切狗,和冷盤狗肉,感到廣西人做狗肉比廣東人精緻多了,而且風格根本不同。 從廣東去廣西吃街上很常見的老友粉,感到如同到了另一個世界。 兩廣之間差別都這麼大。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15
傳統中餐美食, 至今掌握在老貧農手裡, 著名的家常菜"客家肥豬肉", 酒店裡找不到, 沒有廚師會做, 但客家貧農們都會做。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16
對人才的普遍蔑視, 也是中餐在美國退化的原因之一。  

剛來美國的中國人, 其中不少人在中國有飲食業的從業經驗, 比如說我90年代就在
中國廚房打工一年, 按中國標準, 我是個初入行的小廚師。雖然我在中國飲食業只能
算個爛魚充數的低資歷廚師, 但在美國, 也許能算個難得的主力廚師。  你如果在美
國開中餐館, 雖然難招到烹飪人才, 但還存在這樣的人才, 做燒餅, 涼皮, 米線
, 肉夾饃的人才都存在, 但都被飲食業經營者無視或拒絕了。

中國的餐廳經營者其實也蔑視烹飪人才, 但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里, 能幹的廚師實在太
多了, 招聘廚師時不用挑選, 隨機錄取, 看不順眼就開除, 每天開除一個廚師,
廚房裡每天都是不認識的剛來的新廚師在炒菜, 即使在這麼極端的胡亂管理的情況下
, 餐廳的出品質量, 也能達到中國飲食業的平均水平。  

在美國開中餐館, 如果想要接近中國的飲食業質量, 就不能把人才當大糞, 一個烹
飪能力相對強的人來面試, 你看不順眼把他拒了, 後面你在面試10個, 很可能都
是更差的。  中餐烹飪人才在美國, 不像在中國一樣像一麻袋土豆不用挑隨便一個土
豆都和另一個土豆大同小異。

在中國開餐館, 可以視烹飪人才如大糞, 經營質量只輕微下降, 只要餐館地段選的
好, 只要裝修好, 以最惡劣的管理水平, 也能讓餐廳勉強運營。 而在美國開餐館,
就不能揮霍蔑視人才, 而美國的中餐館經營者顯然做不到, 經營水平是由人才提供
和維持的, 直接為顧客提供服務的廚師和服務員水平爛, 出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當然也
就爛掉了。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17
與味精無關, 廚藝是手藝, 西餐無手藝, 但中餐幾乎完全是手藝的結果, 而手藝講
的是個性, 所以我說中餐的特點是個性。

西方文化是否定個性的, 兩個廚師同時做三明治, 西餐認為兩個廚師做的應該是一樣
的, 即使做出來的三明治不一樣, 也要假定是一模一樣的, 否則就政治不正確了。
而中餐認為, 同一碟炒白菜, 這個廚師和那個廚師做的, 肯定是不一樣的, 同一個
廚師這次做的, 和下次做的, 也很可能是不一樣的。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17
中餐幾千年歷史了, 味精這種現代化學品是啥時候的事? 何況, 你是富人可以猛放
味精, 中國很多窮人要走幾公里山路才能買到一包鹽巴, 味精比鹽貴多了, 即使家
里有也不捨得放的。

中餐是手藝活, 西餐不是, 這我在一個舊貼子已經分析過了, 這主要是中西方文化
不同, 傳統中國人不認為世界上有兩件相同的東西, 廚師的手藝更是因人而異。

美國中餐的退化, 也是華人的個性的退化, 融入美國主流的華人, 不在認為老爸炒
的菜, 和老媽炒的同名的菜有任何不同。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26
父母祖父母大多會做10—50種地方美食, 年輕人很多完全不會, 談到飲食, 只會說在什麼店甩過多少鈔票, 飲食知識局限於菜譜上的菜名, 不會做也不知道怎麼鑒賞, 不會殺雞燉狗的人基本上也就不懂飲食, 飲食文化失傳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37
客家肥豬肉奇香不膩, 臘肉技術的頂鋒, 一般臘肉要有肥的才好吃, 而臘肉里的肥肉, 只是客家肥豬肉的簡化版。客家肥豬肉是把純肥豬肉用臘肉技術做, 但發揮到極致。

不會料理肥豬肉的人, 說明經不起技術挑戰,也不會善長做瘦肉,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44
農村過年的食品就不下10種, 僅端午粽子也有幾種, 農民自己上山采粽葉和粽繩(兩種不同的植物), 工續複雜, 沒味精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51
臘肉大半是肥肉, 技術低可以量產,

客家肥豬肉技術性太強, 屬藝術品, 特級廚師也頭痛,不可量產,難以商業化
回復 qwxqwsean 2012-12-27 03:58
你西化了, 認為世界的粽子都一樣,

但中國人不認為世界上有兩個相同的粽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8: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