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否定個性的西餐文化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12-13 06: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13評論

關鍵詞:西餐文化, 個性

對美國人來說, 只要是三明治, 無論由誰做的, 都是一樣的。 牛排是按牛身上部位區分的, 只要牛排的名字一樣, 無論由誰做都一樣 。


中餐強調個性, 同一 道炒大白菜, 某甲做的和某乙做的總是不一樣 。 對中國人來說, 薄當重慶書記, 和汪當重慶書記, 是不一樣的 , 對美國人來說, 不論哪任市長, 都是一樣的。  


西化了的中國人, 會採取半否定個性的立場。 比如對於傳統中國人來說, 同一家餐館的同一道菜, 如果由廚房裡的十個廚師炒, 會是十個樣子。  對於西化了的中國人來說, 同一家餐館的同一道菜, 無論由十個廚師中的哪個炒, 或者這菜不是這家廚房炒的, 而是不知從哪外包採購來貼上本店的標籤賣的, 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叫品牌意識。 傳統中國人只有個人意識, 沒有品牌意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07:06
中餐和西餐的最大區別是中餐有個性, 西餐沒個性。

西餐的具體烹飪方法不是特色,像肯德雞炸雞, 很快就被中國廚師山寨了。 三明治則由於太拙劣, 中國廚師懶得山寨。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07:21
我只是把肯德雞炸雞做為一個例子來說而已,西餐沒有烹飪的特色, 如果有, 也被中國人偷走了。 中西餐的主要區別是個性, 不是製作方法。

此外, 肯德雞炸雞也都算是西餐的工藝精品了, 屬於西餐中的高技術含量產品, 西餐的肯德雞炸雞, 相當於美軍的航母。  我沒注意到西餐有值得一提的工藝上出色的東西。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08:23
小費制度也是西餐文化的一部分, 西餐不僅出品劣, 服務也是建立在人的賤性上的, 通過付小費, 收小費,來弘揚人的賤性, 出品賤, 人也賤, 你賤, 我賤, 大家都賤, 犯賤就是美。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08:44
你要是想了解中餐, 用得著去圖書館查資料嗎?  天天接觸的東西, 市井之物。  

小費制度也是否定人性的,通過鼓勵人人犯賤來抹滅人的個性。  傳統的中國人能夠識別那些行為是犯賤, 哪些事適合怎麼做, 哪些事不適合做。

我以前在美國醫院當車夫的時候, 我作為五十里挑一的工作最優秀的車夫, 拒收病人給的小費, 因為小費會玷污我的工作, 類似於我如果當官, 會主動拒絕受賄。   

我如果收了病人的小費, 如同收了學生財禮的教師, 或者收了行賄的官員, 單憑這一點, 我就不敢說我是最優秀的。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09:18
美國人認為, 所有的CHINESE FOOD 都是一樣的。

有趣的是和我一個辦公桌的一個白人同事, 號稱特別喜歡吃CHINESE FOOD, 幾乎每天都從中餐館叫外賣, 每次15-20元, 幾乎每次買的都是炸土豆和炸雞胸肉, 而且主要就這兩樣, 而且我看那炸土豆和炸雞胸肉也炸得很差。 對他來說, 所有CHINESE FOOD 都是一樣的, 都是炸得蔫不拉幾的炸土豆和炸雞胸肉。  他付小費很大方, 小費制度用來宰他很合適, 有豬送上門來主動要求被宰, 不宰天理不容啊。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10:11
眼光還要看得遠一點, 你看到了菜的特色, 甚至看到了那家店的招牌, 但沒有看到製作那道菜的那位廚師的個性。


中國的文盲農民都知道, 一道菜背後是做那道菜的人, 同一道菜, 由你父親做,和由你母親做, 結果是不同的, 在這道菜的特色背後, 是做菜的人的個性。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10:27
與連鎖店無關, 美國人腦子裡想的東西, 直接體現在西餐上了。 西餐的作風標識了西方消滅個性的文化。 不僅在餐桌上, 美國人在學校里, 職場里, 也都普遍消滅個性。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10:35
傳統四川人都知道, 同一道菜, 由老爸做,還是由老媽做, 結果是不一樣的, 人吃的是廚師的手藝。  

西化了的四川人會認為, 同一道菜,由老爸做,還是由老媽做, 或者由家裡任何人做, 都是一樣的, 但自己家做的和別人家做的不一樣, 這叫品牌意識。

美國人都認為, 同一道菜, 由由老爸做,還是由老媽做, 或者從任何一家店買來的, 只要菜名相同, 肯定都是相同的東西。  就像我那個白人同事, 很愛吃CHINESE FOOD, 而且CHINESE FOOD就是炸得蔫不拉幾的土豆和雞脯, 而且無論由誰做都被認為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10:43
美國人會說: "今天我吃了一個三明治。"

中國人會說:"今天我吃了我同學的二姐夫做的肉夾饃, 和我昨天吃的老李家餐館的王師傅做的肉夾饃不一樣。"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11:04
你看, 你最遠只看到了飯店招牌, 沒有看見那家飯店裡有幾十個廚師, 而且每個月都有新廚師入職,老廚師辭職, 你認為只要是那家店的東西, 不論是那幾十個廚師中哪個人做的, 抑或是外購的, 都是一樣的, 典型的西化了的中國人的想法。 中國的文盲都不這麼認為。


西餐廚房經常外購, 麵包, 比薩餅, 沙拉醬, 土豆泥,漢堡牛肉餅, 果凍,芝士, 咖啡, 各種飲料等等都是外購不知哪個廠生產的, 加熱或未經加熱就擺在碟子里端出去給客人, 冒充自己的產品。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3 11:10
我不知道西方男人怎麼選雞, 不過我猜測也會和西餐類似抹滅個性。  中國嫖客挑雞, 會讓十隻雞在嫖客面前站一排任選一隻。  歐美的嫖客可能沒有這要求。

中國人強調個性, 歐美人抹滅個性, 這是普遍的。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4 09:32
我前面在兩家西餐廳廚房工作過。  西餐廳的出品, 其實大部分是從超市採購的, 廚師只做小量的加工工作, 漢堡牛肉餅是採購的, 廚師烤的。 色拉蔬菜有部分是買來的時候已經切好了的, 部分要廚師切碎, 但沒人會去洗, 廚房裡從來不會有人去洗菜。  

比如你可以稱讚某餐廳的大蝦如何好吃, 但大蝦估計都是採購的, 甚至買來的時候已經是熟的, 因為美國廚師不會給蝦去殼去腸, 美國的工人估計也幹不了這個, 所以蝦仁多半是從窮國進口的。 乳酪則基本上都是採購的成品。 廚師的很大一部分"烹飪"工作是打開包裝, 把成品食物擺在碟子上, 或許用微波爐熱一下, 就叫服務員端出去。  

典型的美國人, 確實是認為天下的食物只要名稱相同, 就是一樣的。

西化了的中國人, 最多只能看到餐館的招牌, 認為只要是某餐廳的出品, 只要名字一樣就肯定是相同的東西, 相同名字的一道菜, 上次吃的是A廚師不慎放多了鹽的, 大上次吃的是B廚師忘了放鹽的,大大上次吃的是廚房裡的一個招人喜愛的無經驗小美女洗碗工幫著打雜代替廚師製做的, 這次吃的是餐廳從墨西哥採購來撕了包裝擺在碟子上的, 對於西化了的中國人來說, 都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這叫品牌意識, 也就是說, 只要看到麵包和牛糞上都掛著相同的標籤, 就判定兩者是一樣的東西。  

傳統的中國人, 即使是貧困山裡的文盲, 都知道同樣是包子, 自己老爸做的和老媽做的不一樣。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4 09:36
西餐是西方人的日常食物, 他們的飲食習慣反映了他們的思想方法。  西餐沒有個性,體現的是西方人的沒個性。 西餐拒絕食物的新製作方法和新的選材, 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死板僵化。

一個日常生活中拒絕嘗試新食材, 視新食材新烹飪方法為異端洪水猛獸的西方人, 必然狹隘愚昧, 根本不可能有創造性, 對他人和不同文化也根本不可能有包容性, 即使擺出能包容不同文化的人的樣子,也必然是假裝擺拍的。

西方人認為同樣一道菜, 無論是誰做的,哪個店做的,或者是外包到南美印度做的,  只要都叫一個名稱,就都沒有區別, 那麼他們必然在學校里認為所有學生都沒有區別, 在職場認為所有工作人員都沒有區別, 必然蔑視人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