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漢族人分為南北兩支嗎?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11-30 05: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6評論

中國的土著棕種人被漢族人驅除大約發生在四五千年前吧, 美洲印第安人的棕種人基因成份來自於渡海的中國棕人,在夏商時代被漢族人殺光之前, 一小撮棕人從山東江浙沿海乘船橫渡太平洋到美洲。 


客家人一般說法是原住中原, 一兩千年前為避中原戰亂逃往南方。 有篇文章說漢族人來自於東南亞, 一支從兩廣福建進入中原, 一支從川藏進入中原, 兩支漢人都驅逐棕人佔據了中原。  這就更好解釋為什麼中原漢族人會逃往南方, 因為漢族在四五千年前從東南亞進入中國時曾經過南方。  一支途經兩廣江西福建進入中原, 那麼從中原敗退時, 也就撤回舊地, 比如客家人。 一些中原漢族人遇中原戰亂時會逃往川貴雲, 也可以解釋為他們屬於四五千年前是從川貴雲進入中原的那一支。


黃帝炎帝都在陝西, 寶雞-西安一帶是從四川入中原的易走之路, 那麼最大可能他們都是屬於從川藏進入中原的北支漢族人。


從兩廣福建江浙進入中原的南支漢族人, 應該在河南山東一帶活動。 客家人, 按我祖先姜太公的情況來看, 應該屬於這個南支。 山東除了漢族之外還有東夷人, 需要查明東夷和南支漢族人的關係。


從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經新疆來中原的客貨要經過陝西, 陝西也就成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對外開發口岸。  四五千年前陝西的炎黃帝,和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應該是通過絲綢之路從中東地中海地區引進了不少先進技術, 像冶金術, 小麥, 馬, 文字, 數學, 機械製造之類的, 所以掌握了穆歐技術的北支漢族人( 黃帝炎帝秦始皇)總是能把南支漢人打敗, 中國歷史是北支漢人書寫的, 南支漢人只能像客家人一樣, 被打回南方的深山裡。

客家人在技術上比北支漢族人落後, 沒有馬, 只有水牛, 沒有小麥, 只有水稻, 唯一的運輸工具就是扁擔, 烹飪方面,代表南支漢族人的廣東菜,也比北支漢族人的五香麻辣川菜差了一截。 現在的漢族人吃飯不懂五香麻辣的, 如果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後代, 就是南支漢族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05:57
是根據幾天前關於中國和世界人的基因分析文章, 我沒細讀, 走馬觀花掃了一眼, 根據那篇文章里的信息碎片捏造了這篇貼子。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06:02
這裡只說漢族, 現在中國北方的漢族人很多祖先是游牧民族, 算是歸化成漢族的游牧民族, 但南方的漢族人大多正宗些。  炎黃帝姜太公秦始皇應該是漢族。 周朝王室有可能是傳說的猶太人,在我這個貼子里暫時不算漢族。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06:17
南北兩支漢族人都是鼎文化的發明者和繼承者, 現在的南方人, 從四川雲貴, 到兩廣都愛吃火鍋, 我對福建不了解, 不知道福建人愛不愛吃火鍋。  

廣東人愛吃火鍋, 清水底的, 愛頓老火湯, 熬粥, 愛吃褒仔飯。 而川貴雲人喜歡天天吃麻辣火鍋, 這說明兩南北兩支漢族人都是鼎文化的愛好者和繼承者。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09:52
我說中國菜在商周時就成型了, 鼎文化不是吹的。 看出土的青銅鼎出現之前的圓而有蓋的陶鼎, 和現在廣東的褒仔幾乎一模一樣, 廣東的褒仔,湯鍋, 砂鍋都可以算是小陶鼎。

中國的兩大菜系, 川菜和廣東菜, 正好和漢族的兩大分支相對應, 而且四川人和廣東人都是小鼎的愛好者。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09:55
廣義的漢族肯定要包括苗瑤啥的啦。

東夷的身份要搞清楚, 如果他們不是棕人的話, 算不算黃人。 不是說三千多年前東夷被滅了以後,現在山東人還保留東夷人的基因嗎?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10:03
不可小看棕人的航海能力, 已知航海能力最強的是古印尼人,估計包括棕種人,太平洋里能住人的島全被他們佔了, 隨便橫跨太平洋印度洋。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10:18
海南島的黎族和台灣的高山族都不是漢族, 但好象也不算棕人。 其實在漢族入主中國之前, 中國的土著是黎族和高山族的祖先, 漢族人把他們殺得只剩下在台灣島和海南島還剩點殘餘。  

我沒細讀那篇關於人類基因的文章。 如果中國的棕人不是被漢人屠光的話, 那就應該是被黎族和高山族的祖先屠光的, 在他們佔領中國一段時間之後, 漢族侵入,再把他們再屠的剩點渣形成現在的格局。 其實黎族和高山族的處境比美洲印第安人慘多了,幾千年前曾經在東亞稱霸一時,現在就只剩這兩小撮。
回復 qwxqwsean 2012-11-30 10:26
不知道河姆渡文化是什麼人種, 不過7000年前的中國大地, 正是大屠殺大換血的時代, 新民族進入, 土著被滅族, 然後又有更新的民族進入, 把繼任的原住民再次屠光, 如此反覆, 直到商末才稍穩定下來。
回復 藍天綠地 2012-11-30 11:06
那篇文章有 DNA 的根據嗎? 原文給我們看看好嗎?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5:10
近年廣東農村出現萬人宴, 說明大鼎文化有復甦的苗頭。  

可以在四川, 雲南, 貴州, 廣東的農村地區各建一個40萬座的圓形免費餐廳, 用
百噸大鼎烹飪,一定會受傳統思想較重的農民的喜愛, 喚起南北兩支漢人的民族記憶
。 大鼎文化自東漢消失已經兩千年了, 去吃大鼎飯的漢族農民們會發覺這就是他們祖
先的生活方式。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5:11
中原是南北兩支漢人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交火的前線, 出現兩支漢人和游牧民族的融
合。

但南北兩支漢人之間也在打仗, 比如秦始皇滅六國, 以及平定廣東廣西的百越, 就
是北支漢人打南支漢人, 吃麻辣的川陝漢人打敗不吃麻辣的兩廣漢人。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5:11
漢人分為兩支, 中原戰亂, 逃往川貴雲的漢人, 不會去兩廣。 同樣, 逃往兩廣的
漢人, 不會去川貴雲。  看似無目的的逃亡, 實際上是有目的地沿原路回撤。  否則
無法解釋為什麼客家人從山東河南敗退, 一定要去兩廣,一定不去四川。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5:11
同樣是漢族, 從游牧民族歸化的內蒙漢族, 和四川廣東的嫡系漢族, 風俗上差異很
大。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5:12
用漢族的南北支假說來理解中國歷史容易多了:

南支漢族是從東南亞經過兩廣進入中原的百越,主要分佈在兩廣福建江浙山東, (前
面那個網友說山東的東夷人也屬於百越)。

北支漢族是從東南亞經川雲貴進入中原的漢族, 分佈區包括老地盤川雲貴, 向北的延
伸區陝甘寧山西河北, 和向東南的延伸區湖南江西湖北河南。

北方有草原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和兩支漢族的交鋒處是長城沿線, 長城主要是由北
支漢族修建的, 也是南北兩支漢族團結起來抵抗游牧民族的標誌物。 經過幾千年的戰
爭, 由長城向南一千公里形成了兩支古典漢族和游牧民族融合成的新興漢族,為了與
川貴雲的舊北支漢族區分, 可以稱做新北支, 這個新北支從東周開設形成, 到東漢
成型,也就是三國時的曹魏。

我是姓丘的客家人,名義祖先是姜太公, 丘是3000年前姜太公被分封齊國時的國
都營丘(今淄博附近)。  客家人和姜太公都屬於百越, 而東夷也屬於百越, 但姜太
公去山東執政的時候東夷已經被滅了幾百年, 齊國國內沒有客家人和東夷的民族鬥爭
。   淄博可能是我們姓丘的客家人曾經到達的最北的地方。  

秦滅六國是北支漢人征服南支漢人。  秦始皇派李冰去四川修水利, 是去支援老區建
設, 造福祖地人民。  但派兵去兩廣攻打百越, 則是北支針對南支的征服行動,掃平
吳越在兩廣的殘餘勢力。  

三國的魏蜀吳, 代表的是漢族的三個分支: 南支-吳, 老北支-蜀, 新北支-魏。
  

中國歷史上, 按軍事能力從強到弱順序是: 新北支->老北支->南支。

新北支漢族總是最強大因為它佔據陝甘寧, 透過絲綢之路首先接納從中東和地中海地
區傳播過來的先進技術和裝備:小麥, 馬, 冶金, 機械加工, 文字, 法律, 和數
理化。

有人說新北支漢族被加入了傳說中的游牧民族的基因, 進攻性強, 不過, 我對蒙古
人的進攻性不以為然, 典型的南方漢族比如客家人其實比蒙古等游牧民族更軍事化,
更有組織紀律,而且也更殘忍。  你如果去看看蒙古族牧民, 再參觀一下廣東的客家
民居, 你不會相信100個蒙古人能打得過100個客家人。 100個客家人住的是
微縮版的西安古城, 過的是屯墾的集體軍事生活。  歷史上南方漢族打仗也是殺人不
眨眼的, 不僅把中國之前的土著棕種人和波利尼西亞人屠乾淨, 百越各派之間的戰爭
也很殘酷。 南方漢族人總是被北方漢族人打敗, 主要是因為科技落後, 沒小麥沒鐵
沒馬沒車沒數理化。  

南支漢族的代表技術有水牛,水稻,磚瓦,陶,絲綢,竹編木器, 扁擔, 造船。

老北支漢族的代表技術有馬,驢, 騾, 馬車, 獨輪車, 二輪車, 背簍,轎子, 羊
毛織物, 青銅器, 鐵器, 大駑,  拋石機, 小麥,小米, 文字, 法律, 印刷,
煉丹術, 火藥, 數學, 中醫, 磚瓦, 玉雕, 石雕, 運河, 銀行, 公路, 郵局。

新北支漢族也有老北支漢族的大部分技術, 蜀有的技術魏基本上都有, 而且更強,
只是新北支漢族混入了游牧民族成分, 不太喜歡吃火鍋而已。

蜀代表老北支漢族, 和吳代表的南支漢族隔閡較大, 難以無縫合作。 魏代表新北支
漢族, 是兩支漢族和游牧民族的混合物, 在親緣關係上, 能同時統戰老北支漢族,
南支漢族, 和游牧民族。 同時因為新北支漢族佔據陝甘寧這個對西方放的口岸, 總
是最先獲得西方的先進技術, 技術上總是比兩支古典漢族先進和強大。  所以, 蜀和
吳因親緣關係遠,難以聯合, 而蜀和吳各自都願意和魏聯合。 魏的科技又最強大,
三國只能由魏來統一。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5:20
2200年前秦軍入廣東,已經是很晚的了。 秦軍入廣東數量有限, 可能也沒搞大屠殺換人種, 只是為了讓當地政權屈服而已。  

廣東人父系是漢族的, 但這些基因不一定來自秦軍。 廣東的棕人幾千年前就被殺光了。 不存在"從北方來的漢族",漢族都來自東南亞。
回復 qwxqwsean 2012-12-1 07:33
要不這樣解釋也通:

中國的黃種人來自東南亞,一支從兩廣進入,一支從川雲貴進入中國。

從兩廣進入中國的那支的男性後來都被從川雲貴進入的那支殺了。目前中國兩廣的黃種人的父系基因都來自從川雲貴進入中國的那支。 比如說,兩廣的漢族,壯族,瑤族的父系祖先都來自中原, 更早來自川雲貴,更早來自於東南亞。 也可以說,目前所有中國黃種人的父系基因,除了小部分來自草原游牧民族外,其餘都來自川雲貴, 也就是漢族父系起源的一源論。

廣東的漢族的父系祖先以前都來自中原,打個比方說,客家人的父系祖先1500年前從中原進入廣東,而講白話的漢族人的祖先2500年前從中原進入廣東。

一源論不好解釋為什麼廣東這些講白話,客家話,潮州話的漢族的祖先,當年為了躲避中原戰亂, 一定要來廣東,而不去川雲貴陝甘寧。 只能說他們是無目的地碰巧逃到廣東。

而漢族分為南北兩支的假說,可以更好地解釋廣東的漢族人的祖先之所以來廣東,是因為更早的時候他們在廣東曾經居住過,也就是上萬年前他們是從東南亞經兩廣進入中原的, 2500-1500年前在中原被擊敗后,撤回廣東。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23: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