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為啥不用水泥做子彈?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11-26 02: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11評論

水泥精鑄,外面塗一層塑料,估計成本只有金屬子彈的1/3。射程和精度都會比銅--鐵子彈低,但質的不足可以用量來彌補。

 

民用的槍彈(警用,犯罪用,打獵用)大多和狙擊步槍不同,對射程和精度要求不高。軍用方面也可以用量來彌補質的不足。

 

比如伊拉克塔利班之類的民兵,限於財力,一個家庭本來只買得起300發傳統子彈,改買水泥子彈就可以買1000發。在戰場上,敵人的子彈密度增加兩三倍,自己的傷亡也會增加兩三倍。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08:10
水泥子彈的外面塗上一層耐熱的低硬度材料, 比如鐵佛龍塑料, 不會磨損槍管。  

水泥子彈重量輕,成本低,但打到人身上, 或者打到飛機外殼,或者飛進坦克的炮口裡, 破壞效果和金屬子彈是一樣的。 無論是穿著盔甲的人,還是坦克,還是飛機, 都怕遇到像雨點一樣密集的彈雨。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08:27
假如你是一名塔立班, 為你的AK47買子彈, 花同樣的錢, 你願意買300發射程400米的傳統子彈, 還是1000發射程300米的水泥子彈, 或者1500發射程200米的水泥子彈?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09:17
這個想法是常識,早該有人提出來了,不知道為啥沒聽說水泥或陶瓷子彈。 一般步槍
400米射程,如果換成水泥子彈,300米射程應該還有, 夠用了。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09:51
讓子彈旋轉不需要很大的力,彈頭的銅皮上也只留下很淺的痕迹。

特製的水泥子彈並不粗糙,表面光潔度可以很高。

水泥子彈輕,能量小, 但打在身上, 即使彈頭的能量和手槍子彈一樣, 也受不了。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10:22
有啥實驗證據說明水泥彈頭不行啊? 怎麼就打不準或著殺上力小?如果500米/秒的水泥彈頭像雨點一樣飛來, 步兵身上沒裝甲的部位多著呢, 坦克的炮口也怕水泥彈頭,  打到飛機上也鑽個洞,以便宜量大取勝咋不行啊, 有啥必要用那些名牌紫銅彈頭啊?


世界這麼多個國家, 難道沒人做過機槍打水泥彈頭的試驗嗎? 按理應該有, 但我根據多年對大眾的了解, 大眾是白痴, 即使最簡單的事, 可能也從來沒人想到沒人做到過。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10:38
用金屬做的彈頭沒法便宜, 只有用水泥彈頭, 才可能讓戰場上的子彈密得像暴雨。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23:43
水泥彈頭做得和普通子彈一樣大, 由於輕, 發射葯少, 但初
速度仍然是750米/秒, 在400米外, 速度能衰減到哪裡去? 步槍子彈打不準
400米外目標是因為彈道太彎了, 是由於重力的作用, 與空氣阻力無關, 水泥彈
頭飛到400米外, 只是速度減少比較多, 彈道下彎得很少。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23:43
微多彎一點但不會太多, 所以我說普通槍彈打400米, 水泥彈也能打300米。
打400米目標不準,但可以用很多發子彈去掃射。  水泥彈頭的能量小不是問題,
手槍彈頭的能量很小, 但只要打中了,破壞效果就不小。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23:44
可能還沒人實驗過水泥子彈。

我用彈弓打石子, 初速度估計也就20米/秒, 飛到50米外的破壞力隨便都能打死
一隻鳥。 如果改用步槍發射同樣大小的小石子, 初速度750米/秒, 誰想享受這
顆小石子?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7 23:57
難得一見中國長大的沒玩過彈弓的人, 是不是富家子弟都不玩彈弓? 而且連自己徒手扔石頭也沒扔過? 我中學時在河灘上扔雞蛋大的卵石, 經過測量, 正常射程40-50米, 這顆卵石要是打到人身上或者汽車玻璃上, 後果會很直觀, 當然扔了十幾顆胳膊就酸了。  

水泥槍彈比花生仁大兩三倍, 直徑7。62毫米, 初速750米/秒, 即使成為流彈速度降到200米/秒, 也能在人身上鑽個8毫米直徑,半尺深的洞, 殺傷力和常規子彈一樣。
回復 qwxqwsean 2012-11-28 01:45
水泥子彈的主要優勢是成本低,重量略輕但不是主要優勢, 美軍打仗不怕成本高, 但對窮國寡民成本很重要。  成本低了才敢打消耗戰, 一挺機槍一分鐘打掉幾百發子彈, 十分鐘就是幾千發, 幾個兵參與的的一個小對抗, 隨便就轟上萬發子彈出去, 你說成本重不重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