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的城市與小販精神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8-19 15: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5評論

在中國, 城市的原意是城牆圍著的自由市場。

在很多城市, 雖然城牆已經拆掉了, 市場仍在。 現在各個城市的老城區, 基本上都是農貿市場, 小吃街, 步行街, 和小商品批發市場。 在北京, 皇宮的東面是王府井, 西面是西單, 皇宮的前面是大柵欄, 這三個商業區自古至今都是市井小民雲集的自由貿易市場。 唐長安城也是個當時世界最大的自由農貿市場, 只要把清明上河圖放大一千倍, 中間畫個皇宮,外面畫一圈城牆, 就是古長安城。 

中國有世界上最多最專業的小販。 小販的精神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生意, 做生意沒有門檻,沒有要求, 沒有限制, 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拒絕壟斷。 

歐美的小販和中國小販相比,顯得原始落後死板。 紐約時報廣場的街頭畫肖像的都是中國人, 都被中國人壟斷了, 紐約其它小販如在街邊賣飲食的, 賣小百貨的, 經營水平低劣, 受政府限制和保護, 不準中國人參與競爭, 如果允許中國人在紐約街邊擺地攤, 那些洋人小販全都會因為經營水平低劣而被淘汰。

小販的天敵是工商, 城管, 和交警, 以及由資本家控制的企圖壟斷生意的政府。 

中國古代的皇帝大多保護小販, 這從慈禧在北京畫一塊地(天橋市場)供小販們無門檻不干預免費使用就能看出古皇家對小販的愛護, 清帝國的王宮大臣們經常換上便裝, 混在乞丐平民里, 到天橋市場去看賣藝, 賣小百貨, 到地攤上吃小吃, 以及賭博嫖妓,天橋市場的名氣如此之大, 以至於世人一提到北京, 首先想到的是天橋市場, 而不是皇宮。

十幾年前, 在中國的綠皮火車上, 很多在車廂間流竄的小販, 賣小吃的, 賣讀物的, 賣小百貨的, 那些小販代表的就是由歷代中國皇帝鼓勵的傳統小販文化。

現在的中國火車上, 小販已經被消滅, 代之以鐵道部雇傭的推銷員, 失去小販競爭的車上快餐, 簡單的二葷一素一個合飯要賣十五元以上, 一小碗酸辣粉要賣20元,而且質差量少, 一支500毫升的可樂要賣6元。這代表的是新資本主義方式。 

流竄的小販, 代表的是靈活的經營方式, 低成本低售價, 和創意。 在街邊的牆上安個貨架放上商品, 就是超市。 一輛三輪車甚至一條扁擔挑兩個筐, 就是一個百貨商場或餐館。 一輛自行車貨架上墊塊板, 就是計程車。 小販們知道怎樣向顧客提供最優的產品和服務和最低的價格, 沒有小販的城市, 就沒有活力。 扼殺小販的就是工商, 城管, 交警, 和企圖壟斷生意的政府, 百般驅逐小販, 規定這樣做不行, 那樣做不準, 通過提高門檻阻止大部分人做生意的自由, 無故提高經營成本和售價, 扼殺經營者的創意。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alcool 2012-8-19 21:39
這就是中國的市井文化。看來你已經安全到達中國並成功翻牆。
回復 翰山 2012-8-20 01:38
你的文章寫的不是一般的好。富有觀察力,而且有相當的知識背景做後盾。大鼎。
回復 冰雪一剪梅 2012-8-20 05:59
我相信中國的小販有全世界最頑強的生命力。
回復 tangremax 2012-8-20 23:53
作者關注什麼,也體現價值觀。
回復 粒子在 2012-8-23 03:08
流竄的小販, 代表的是靈活的經營方式, 低成本低售價, 和創意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8: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