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說一說戴手套的問題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8-11 23: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活動報道|已有16評論

關鍵詞:手套,

剛辭了洗碗工無業, 馬上就要出發回國去找找不到但又不得不找的不知在哪裡不知是誰的對象, 近期不會再發這類知識貼子了, 臨走前寫個關於手套的。


在美國的醫院和廚房的工作人員, 都應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我實際在醫院看到的情況是, 醫務人員, 職級越高的, 越不戴手套。 廚房裡也是類似, 越是職務高的廚師主管什麼的, 操作時越少戴手套。


戴手套操作非常必要, 在美國, 泡疹病毒泛濫, 80%的人口有泡疹病毒感染, 餐廳的臟餐具有客人的唾液, 而醫院裡所有被人手碰過的物品, 如門把手, 電梯按鈕, 電話聽筒和按鈕, 電腦鍵盤等等, 都有泡疹和其它病原體。


職級高的人較少戴手套, 一是因為他們官大, 很少人能管他們,一是笨, 他們並不知道我上一段話里的知識, 一是愚昧, 即使知道了這些知識, 他們也沒動力採取行動保護自己和他人。

 
操作時不願意戴手套的人, 還有另一層的笨: 沒有掌握戴手套的方法。
 

戴手套涉及幾個要點, 沒掌握就戴不好, 沒人教, 只能自己去悟。


乾燥的手戴手套較容易, 拎起一隻手套吊在空中, 找到大拇指的位置做為定位參照物, 把五指微散開插進手套, 我戴一雙乳膠手套一般用8-10秒。  我觀察一些戴手套熟練的護士, 也是這個速度。


我因為天資差, 智商低, 戴手套速度很難提高, 但我推測, 如果把戴乳膠手套辦成體育比賽的話, 比如每人戴一百雙, 看誰完成的時間短, 一般的熟手應該能五秒一雙。像我這樣最好成績八九秒一雙的笨蛋是沒資格參加比賽的。 不是比賽項目的事,美國人通常做不好, 而且大多數人把某個簡單小事重複做了幾十年, 仍然停留在生手外行的水平。


濕手戴手套比較麻煩,因為摩擦力大。 我當洗碗工時, 目睹十幾個人刷鍋, 基本上只有我一個人必戴手套, 我推測他們沒有掌握濕手戴手套的方法。 我的方法是, 在水池裡, 把手套浸入水中裝滿水提起來,把裝滿水的手套拎在空中戴, 速度也是十秒一雙。 


我戴干手套一般用大號的, 而濕手戴時, 為了減少手套里的殘餘水量, 用中號的。


刷鍋時,廚房用鍋一般沒有病原體污染, 但很多廚房用的容器是不鏽鋼薄板衝壓成的, 邊緣鋒利, 用光手摸了一下, 手上就可能出現一道割口, 雖然很淺。

 
我在洗碗時, 都是用雙層手套, 估計整個美國只有我一個人這麼做。  大約5%的手套是有漏孔的, 也就是說, 你如果幹手戴上手套泡在水裡五分鐘,再脫掉手套查看, 在5%的情況下會發現手上某處有濕斑。 餐具上有客人的唾液, 50%的美國人唾液里有泡疹病毒, 所以對洗碗工來說, 5%的手套漏水是個嚴重問題, 當然, 可能整個美國只有我一個人這麼看。 此外, 洗碗時手套受到摩擦, 也容易破。  按我的操作經驗, 如果戴一層手套洗碗二十分鐘, 手套漏水的可能性為20%, 而戴雙層手套則漏水的可能性為1%。 


美國人對手套還有種種偏見,  以後再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eastfriend 2012-8-12 01:13
沒帶過,為啥灌水進手套? 往手套里吹口氣不行?
回復 oneweek 2012-8-12 01:46
不錯
發給俺的餐館人員學習一下
回復 qwxqwsean 2012-8-12 03:00
你這高層底層人的分類沒啥意義。

這版上應該有不少醫療行業的, 估計很多資歷很高, 而我估計, 即使這些所謂的精英專業人士也看不懂我這貼子寫的是什麼。 而且我這只是剛寫了個開頭, 後面話太長沒時間說, 很多精英們可能連我的開場白都看不懂。

所謂精英大多是假的, 大多數是連普通百姓都不如的草包蛋蛋。 所以在這版上, 通常只看到某自成精英的人, 無力討論任何事物, 只會炫耀一下自己收入多少, 買了多少套房之類的。 炫耀誰錢多的時候精英們爭相發言,如同二奶們炫耀宰來的奢侈品, 真要論及任何大小事物的時候, 就都啞了。
回復 qwxqwsean 2012-8-12 03:00
我幹了好幾個月才有造手套機的想法。 不過我考慮這種機器市場不大, 也許已經有廠家做出來了但掙不到錢。

如果有手套機, 我猜測應該是用吹風或真空使手套漲起來, 手伸進去, 在除去氣壓, 則手套收縮貼在手上, 這樣, 把兩隻手同時伸進機器里, 一秒鐘就戴好一雙手套, 對於手術室檢驗室以及抽血的護士等每天可能要戴幾十雙手套的人很好用。

有個麻煩是要事先把手套一個個裝到"彈夾"上, 醫務人員一般會懶得裝, 那麼只好由廠家生產已經裝好了的"彈夾", 比如一個"彈夾"里有100雙手套。 這樣成本就會比自己戴散裝的手套高很多。

散裝的手套如果十五美分一雙, 那麼手套機的手套可能要三四十美分一雙。 那麼, 醫院願不願意為了使人戴手套方便而增加成本呢?
回復 qwxqwsean 2012-8-12 03:02
對於工作需要每天戴很多次手套的人來說, 戴手套就是專業工作內容之一。

我說戴手套, 只是把它做為一個例子。 你的意思是,洗碗工的工作是洗碗, 不是戴手套, 所以可以戴不好手套。 問題是, 戴手套不行的洗碗工, 洗碗的水平也不行。

你如果去醫院看病, 一個護士給你扎針, 你看見她戴手套不利索, 就已經可以預測她給你扎針也不會利索。 她既然戴手套有問題, 那麼她工作的其它方面很可能也會有問題。
回復 qwxqwsean 2012-8-12 03:02
種莊稼是專業工作, 我在海南支農時曾學種菜, 農民們知道它是專業工作, 不會恥笑沒種過菜的人不會種菜, 就像如果別人知道你沒騎過自行車,沒人會笑話你不會騎一樣, 那是專門技術, 只有學過練過的人才會。
回復 qwxqwsean 2012-8-12 03:10
對已經感染了泡疹的人來說,還有個病毒的量和品種數的問題,並不是已經有了舊的感染,就不再怕未來的感染。

最終死於泡疹病毒的人,通常不是死於舊的感染,而是死於新的感染,爆發的泡疹,不是以前身體里的泡疹,而是剛從別處傳染來的新泡疹。同在泡疹名下,還分很多的品種。

所以說,對於已經被感染了泡疹的人,還要防止再次被感染。

此外,污染源里,除了泡疹病毒之外,還有其它病原體。
回復 tsueict 2012-8-12 05:54
Good lucky to your BackChina trip during absenting from Backchina.  
回復 mayimayi 2012-8-12 11:24
回國好

祝好
祝福 !!!
回復 律師 2012-8-12 20:55
發克油!
回復 Laile 2012-8-13 01:10
oneweek: 不錯
發給俺的餐館人員學習一下
豬兒開餐館的
回復 Laile 2012-8-13 01:12
qwxqwsean: 我幹了好幾個月才有造手套機的想法。 不過我考慮這種機器市場不大, 也許已經有廠家做出來了但掙不到錢。

如果有手套機, 我猜測應該是用吹風或真空使手套漲起 ...
朋友有發明的天份,回來后見見如何
回復 Laile 2012-8-13 01:13
qwxqwsean: 對已經感染了泡疹的人來說,還有個病毒的量和品種數的問題,並不是已經有了舊的感染,就不再怕未來的感染。

最終死於泡疹病毒的人,通常不是死於舊的感染,而是 ...
朋友這方面的知識挺豐富的哈
回復 Laile 2012-8-13 01:14
律師: 發克油!
律師朋友,搞清楚你的發言是啥意思了嗎?
回復 qwxqwsean 2012-8-13 01:44
液體手套應該是沒有推廣。

手套在使用時涉及幾點,一是戴起來方便,一是脫下來方便。

還有手套的質量,液體手套的耐磨性能如何,有多少百分比泄漏。

還有手套要給皮膚留一定的透氣性,皮膚出汗很多很快,如果是直接把皮膚用膠完全封閉,不到十分鐘就會覺得很悶。

還有成本。
回復 HuBai 2012-12-25 23:16
自食其力光榮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