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的公路和城市建設落後是因為歐美的山洞文化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7-12 03: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8評論

關鍵詞:, 城市建設

中國八十年代以後修路和新建城區,都是把山削平,修公路遇到山,要麼把山削掉,要麼挖個洞從山肚子里鑽過去,總之儘可能保持路是平直的。 中國的城區也都是平的,幾十米高的山包一律削掉。

 

至少我熟悉的珠江三角地區都是這樣的,修路建城,首先要把地弄平,對中國人來說,這是常識。

 

結果我到美國來一看,美國的公路,遇到山包,還是沿著地面走, 根本不削山。 城市裡的山包也都保留著, 而我是騎自行車的,對這些坡路非常厭惡。 

 

我分析認為,這是中西的文化差異所致。 中國的主流文化是平原文化, 而歐美是山區文化。

 

中國人認為城市都應該像西安北京一樣,建在很平的平原上,橫平豎直,沒有山包,如果有的話就把山削掉。 我是客家人,客家人住在山區,但祖先是來自於中原平原,所以仍然是平原文化。 客家民居都是微縮版的西安古城模樣。  我參觀一些非客家人的漢族傳統民居,也能找到平原文化的痕迹,房屋座北朝南,窗戶很大用於採光,正房的中間是個客廳,客廳正前方是祖宗牌位,廳內是會客的桌椅,左右是廂房,用作卧室和倉庫。 廚房在正房外一角,廁所在隔著院子較遠的一角,這種對稱的房屋布局說明起源和西安古城類似,是在平原上產生的,雖然這些中國人現在已經在山區居住了一兩千年,仍保留原有的平原文化。 所以中國人認為,城市和道路都應該是平的。

 

歐美文化顯然是山區文化,歐美人的祖先是住山洞的。 民居結構都是不對稱不規則形狀, 不存在座北朝南或任何方向的概念。 大一些的建築都被設計成迷宮,顯然是在試圖模仿歐美人祖先生活在岩洞中的景象,岩洞內如迷宮,沒有窗戶。 中國人的建築很重視窗戶,窗戶的朝向有講究,商品房的房屋朝向和窗戶朝向直接影響售價。 而歐美人認為,即使建築完全無窗戶,像個封閉的大盒子扣在地上, 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的建築,顯然是山洞的模仿物。

 

歐美人既然認為自己的根在山洞,自己的人也永遠生活在山洞的幻影中,自然不會去把山削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7-12 03:31
你把眼光從五十年前延伸到五千年前,就看到歐美人的山洞文化了。 事物都是有關聯的。

歐美人顯然是幾千年前從山洞裡進化出來,然後用嘴叼著牛的乳頭喝生奶,又再殺了牛烤牛肉吃,所以至今一定要把樓房設計成迷宮,一定要喝生奶。
回復 qwxqwsean 2012-7-12 22:37
山洞文化的特徵:

房屋無規則形狀, 無窗戶, 無東南西北方向感, 較大的建築內部崎嶇複雜如同迷宮。 (來源於溶洞環境)

喜歡住石頭房子。(來源於石質山洞)

傢具少, 把物品隨意往地上一扔。 (山洞生活特點,沒傢具, 坐或躺地上)

廁所在房間內, 通常和卧室相鄰, (山洞人在洞內一個角落大小便, 溶洞內多有小河流, 排泄物隨水流被沖走)

有早晨洗澡的習慣(山洞裡的水網主要用於沖走污物, 夜裡的河水裡多有大小便污染物, 清早的河水經過一夜沖刷最乾淨,所以只能在清早吃早餐之前跳到洞內的小河裡洗澡)

喜歡裸體(山洞內光線昏暗, 圍觀者少)

女人大多早年非處, 性生活不專一, 或群淫, 或一夫一妻, 小家庭, 家族成員之間關係冷漠 (山洞群居生活特色)

無廚房, 烹飪方式簡單,(山洞內在地上點一堆火烤東西吃, 洞內烹飪煙大, 烤到半生不熟就吃, 特別憎恨任何油煙大的烹飪方法)

不喜歡吃蔬菜, (洞居, 外出打獵吃肉, 平日和植物打交道少, 不能識別植物種類, 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不可食, 對植物有陌生不信任感, 故少吃為妙)

輕視農業, 不耕作, 不尊重耕牛, 去別處從農耕部落搶來耕牛宰了吃, 喝牛奶(不尊重耕牛的表現之一), 喜歡鬥牛(騷擾虐待牛)。 (洞居非農耕部落風格)

生活單調, 坐井觀天, 思想狹隘, 偏見多, 心理疾病多, 怪癖多, 通過互相騷擾來解悶, 對他人敵意重, 拉幫結派, 歧視攻擊外來人員 (山洞生活作風)

精英講究民主平等, 把多餘的食物散發給眾人吃, 每人一份, 不講究多勞多得。(洞居部落特色)

隔離癖, 洞內每個人有各自的洞穴, 不準越界, 否則格殺無論, 分區分類, 每個洞穴, 每條通道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 不準混用。 (溶洞社會特徵)

潔癖, (山洞生活特點)

技術癖。 (久居溶洞中,整日研究洞內複雜結構形成的習慣,像老鼠螞蟻一樣對迷宮一樣的洞穴結構有天賦)

富人和貴族喜歡住在山上, 距離眾窮人的聚居點越遠越好, 以自己的住處周圍無人, 住處通往"市中心"的路崎嶇難行為榮。 市區內道路崎嶇起伏不平。(溶洞環境和生活特點)

市區有很好的排水系統(溶洞內有天然的溝渠系統, 污物均由這些水網沖往洞外。)

以上每一條都是歐美文化特徵。
回復 qwxqwsean 2012-7-13 23:23
網友Changbaihou的補充:

美國人喜歡closet而不是衣櫃,是在牆壁上掏洞的遺風。
living room光線昏暗,不用吊燈。喜歡用落地燈照明,是對火把的懷念。
==
補充山洞文化習俗:

山洞內冬暖夏涼, 從山洞遷出后,山洞民族對冷暖空調有特別的愛好,不稀罕新鮮空氣,喜歡把自己封在有中央空調的密閉的恆溫的建築里。

中國人是平原文化,很重視房屋通風,河南河北的民居,冬天零下十幾度,房門不關,窗戶不關,磚牆上靠近人字頂處還留了永久通風孔一年四季通風, 北京皇宮的房子也都是一年四季通風,麻雀燕子可自由出入的。
回復 qwxqwsean 2012-7-15 03:55
我這都是拍腦袋出來的假說,但貌似為歐美人的很多風俗做了聽起來最合理的解釋。
回復 qwxqwsean 2012-7-15 03:55
傳統的漢族人非常重視住宅通風, 連北京的皇帝皇后的寢宮都是一年四季四面透風, 在這樣的風俗下, 你說中國人怎麼發明空調? 連冬天的取暖設備都是很簡單的, 古代用碳火爐烤烤火, 現代化了, 也就是用紅外線燈烤一烤。

由於中國人的生活習慣, 發明電冰箱的可能性也會很小, 因為中國人吃東西特別講究新鮮, 海南島那麼熱, 海南農村人, 無論窮富, 家家都沒有電冰箱, 因為食物都不過夜, 不需要電冰箱保存東西, 偶而有個別家庭趕時髦買了台電冰箱,也大多是不插電源當做櫥櫃。
回復 qwxqwsean 2012-7-15 03:56
中國西北的窯洞和土頂房, 不是典型的漢族民居。 而且窯洞的門也是漏風的, 木格子上糊上一層窗紙。

漢族特色的房子都是四面透風的, 相當於用屏風圍住一個亭子, 一年四季, 屋裡的溫度和外界幾乎一樣。 冬天覺得冷就用小碳火盆烤烤手。

近些年中國有股造仿古民居的潮流, 把住宅造的像紅樓夢裡的大觀園, 又像恭王府, 又像蘇州園林, 看起來古色古香, 亭台樓閣, 很講究風水,結果進去住, 發現冬冷夏熱, 十分難受。 傳統中國人的住房就是這樣的。 我在北京短期在太申祥和山莊(仿古建築)呆過,體會很深。
回復 qwxqwsean 2012-7-15 03:56
我2006年在海南島支農, 海南農村即使很富的人家, 夏天也沒有空調, 沒有冰箱, 好象連電風扇也沒有。 無論年收入幾百千萬的中國人, 只要保留了傳統生活習慣, 都是這樣的。

你離開了傳統中國的生活環境, 不泡茶, 不會包棕子, 客廳里沒有祖宗牌位, 不進祖廟燒香敬祖, 吃飯時女人可以和男人一起上桌, 不講風水, 不貼門神, 你把中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都丟光了, 也就失去了談論房間里是否應該安裝冷暖空調的基礎。
回復 qwxqwsean 2012-7-15 03:56
補充山洞民族洗澡方式:

清早一醒來第一件事是洗澡, 因為在岩洞里的河流是用於排污的, 一天之中只有這時最乾淨。

在河裡洗澡的方式是把頭以外的整個身子泡在水裡洗(浴缸的原形), 而不是站在河裡用個盆端水澆在身上(淋浴的原形), 沒有臉盆腳盆, 沒有洗衣盆洗菜盆, 完全無盆可用(美國人至今如此)。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6 21: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