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長城的作用主要不是軍事作用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5-3 03: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7評論

關鍵詞:長城, 軍事

我那個貼子白髮了, 沒人同意我的關於長城對游牧民族的心理作用, 主要是用於製造從關外向關內的移民潮。

試想我們穿越回2000年前, 長城外全是游牧民族, 那麼假設長城外500公里處有幾個牧民, 他們周圍的人都在言談中提到南方有條極長的城牆, 而他們從來沒見過城牆。 如此幾年之後, 他們決定出於好奇心要去看一次這個名聲如雷貫耳的人間奇迹, 於是一起出發向南走, 走了幾天幾夜之後, 終於到了長城腳下, 他們都看傻眼了, 他們沿著長城走, 發現長城非常壯觀, 而且長得找不到盡頭, 他們發現長城上並無人值守, 於是爬上長城, 觀長城內外景色, 欣賞這個完全超出他們的想象力的宏偉建築。 經過這心靈的震撼后, 他們決定不再回北方的家鄉, 改為繼續向南走, 在南方定居, 並且放棄自己原來的游牧生活方式, 向當地漢人學習, 成為漢族的新成員。

這才是長城的作用, 是漢民族對游牧民族的歸化作用。

去看過長城的人都知道, 長城那個環境, 沒辦法派人長期值守。 長城自竣工以後, 基本上從來都是空城, 從來沒有人駐守過。慕名來參觀的牧民, 爬上長城, 並沿著城牆走了幾公里, 十幾公里, 都見不到一個值班士兵的人影, 也沒有導遊。倒是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參觀者滿心的驚撼,和對漢族發自內心的折服。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5-3 03:02
中式城牆, 是漢族文化的標誌之一, 如果在越南修像西安古城那樣的城牆, 如果越南人接受的話, 就算漢化了。 越南原先是有中式城牆的。

如果蒙古人在烏蘭巴托修類似西安的城牆, 那麼我們認為它就是漢化了, 因為城牆是文化的標誌。 如果你發現莫斯科的城牆和西安一樣, 那麼只能說莫斯科也漢化了。

我認為古代一直有從北向南的移民潮, 並且越過長城進入關內后就自動歸化為接受漢文化的人, 主要受長城的影響。 長城上從來無人值班, 沒有軍事作用。

中國古代皇帝關心的是國家的萬年可持續發展, 修長城大運河都是這個用意。
回復 白露為霜 2012-5-3 03:21
旅遊聖地
回復 總裁判 2012-5-3 03:46
你關於長城對游牧民族的心理作用,我覺得很有學術價值,是你研究的成果。但是作為國君的初衷,他並未想到「用於製造從關外向關內的移民潮」。 你有時間多翻閱當時的正史,看看有沒有朝廷文件記載皇上後來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按推理,按想象力,你的說法很有意思,如果能找到這方面的材料,也就是經考證,你可以寫就的論文,比一般的博士答辯好得多。
回復 qwxqwsean 2012-5-3 04:01
總裁判: 你關於長城對游牧民族的心理作用,我覺得很有學術價值,是你研究的成果。但是作為國君的初衷,他並未想到「用於製造從關外向關內的移民潮」。 你有時間多翻閱當 ...
從常識來推測, 中國古代君王應該是很喜歡人丁興旺, 外族來加入本朝是件高興的事, 自己的轄區人口多說明自己受臣民愛戴。
回復 總裁判 2012-5-3 04:07
qwxqwsean: 從常識來推測, 中國古代君王應該是很喜歡人丁興旺, 外族來加入本朝是件高興的事, 自己的轄區人口多說明自己受臣民愛戴。 ...
正常心理,沒錯的。作為一個國家沉重的負擔,建長城的用意是為了讓野蠻人規化,這是很難想象的。後來的想法使長城為國力象徵,有沒有?繼續考證為盼。史前考證只能馬王堆,所以我們應該以文字考證為依據。
回復 qwxqwsean 2012-5-3 04:14
總裁判: 正常心理,沒錯的。作為一個國家沉重的負擔,建長城的用意是為了讓野蠻人規化,這是很難想象的。後來的想法使長城為國力象徵,有沒有?繼續考證為盼。史前考證只 ...
北方的比如蒙古族的風俗習慣和漢族有很大區別, 這種文化差異是導致戰爭的原因之一。

而把部分蒙古等游牧族吸引入關定居, 他們定居下來后就會接受當地漢人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相當於新增的漢族人口。 從關外向關內的移民, 是對關外游牧民族的釜底抽薪, 同時增強關內人的人口和實力。
回復 總裁判 2012-5-3 04:28
不錯的想法。問題我們是在研究古代歷史,不是美加移民歸化的價值觀念問題。你的想法不是簡單的解決某些民生問題的想法,這種想法本身就是西方工業化以後才有的殖民思路,而且你的想法更為先進,美國人當時都沒想到把印第安人吸引過來,只想把他們逼退往北。再有,中國文化的自信心自宋后驟減,中國文化同化異族文化,往後就是相當於被人家強姦了再替別人生孩子,元清都是這樣的。明朝修建長城,不知有否同化別人的想法,這一段段歷史的一段段長城,如果有比較明確的歸化戰略意圖,我想古籍上應該早就不止提及一遍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4 20: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