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長遠(萬年以上)可持續發展狀態是:
1)每對夫婦生3-4個孩子(這樣人口才能增長,生兩個孩子則人口不增長)
2)通過戰爭把人口的增長量去掉,使總人口數量穩定在一個數字左右(比如全球保持五十億人口)。
只能通過戰場屠殺來控制總人口,因為在人類的活動中,只有戰爭的大致原則是優勝劣汰。
長期的和平對人類是災難。在和平狀態下,人類通過擇偶和人事錄用對自身選擇,而這兩種選擇的標準都是擇中擇劣的。
一般說來,人類社會只要經歷幾十年的和平時期,就會因為人類自身的擇劣行為,使劣質人成為既得利益階級。最好是人類每隔20年把社會洗一次牌,把佔據上位的昏庸腐爛分子掀下來。 而這些上位寄生蟲是不可能自動放棄既得利益的,只能通過戰爭使他們失去地位或消失。 這樣,人類社會才能保持長期的活力。
人類的基因必須不斷地優化,因為如果不優化,人類在基因上就會退化。 基因優化就是使優質人的存活率高於劣質人的存活率。 類似於達爾文的進化論所描述,只是進化是進行時,如河上行船,不前進就退步, 人類如果企圖呆在原地不動,就會退化。 要想保持長遠發展,必須使優質人的生育率高於劣質人的生育率,同時優質人的死亡率低於劣質人的死亡率。
怎樣使優質人的存活率高於劣質人呢?由誰來決定誰是優秀的可以活下去,誰是劣質的該死呢? 由張紹剛那樣的人事經理面試看誰順眼誰就優秀嗎?當然不是。人類擇優汰劣的唯一途徑就是戰爭,唐駿或者華爾街CEOs自稱有若干博士學位自認為優秀是不行的,要把他們送上戰場,讓他們被迫在戰場上自生自滅,能活下來的人才算相對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