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談一下西餐的天生笨拙

作者:qwxqwsean  於 2011-10-1 06: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私房小菜|已有7評論

以我在雪城騎兵俱樂部餐廳當三個月洗碗的觀察,西餐難以發展的缺陷是天生的, 與廚師服務員的懶笨與否無關。

 

西餐的很多笨拙之處:

1)碗碟很多。  一個客人吃簡單的一餐,估計都沒吃飽,碗碟杯刀叉勺可用到15件。加之廚房製作時用的工具器皿設備也比中廚明顯的多,以及西餐的生蔬菜奶油等,導致廚房的衛生標準要很高,於是不得不添置洗碗機。 一部洗碗機佔據大約10X2米的空間。  繁瑣成本又高。

 

2)廚房用的工具機器比中廚多五倍,這導致建設一個西廚的成本大增,廚房面積也要大, 成本上升。

 

3)西餐工藝複雜,客人覺得自己吃的是很簡單的東西,廚房裡卻忙作一團。 導致製作的人工成本高。 像中餐那樣,從農貿市場買來原始的原材料,很迅速的洗切(比如殺一條魚一分半鐘),然後落油爆料頭猛火掂掂鍋,在人力充足的情況下,從原始原料到成品,十分鐘就完成了,這對西餐來說是效率高得不可思議的。

 

4)西餐的半成品多。 這導致西廚要一個很大的冷庫來支持。中廚如果廚房不大,冷庫可有可無。我在廣州打雜過的天河崗頂酒家,6口鍋,500餐位,菜譜上的出品三百多個,加上客人隨意亂點的出品上千個,而且每周都推出幾個新菜種,很多活魚活禽活獸是由客人現點現殺得,天天飯市爆滿,而且是散客不是包席,它的冷庫只有兩三個馬桶的廁所那麼大(3X3米?)。 我這說的僅是廚房,崗頂酒家和其它粵菜酒樓一樣,「廚房」是個狹義的概念,其實是分為廚房部,燒臘部,和點心部。 廚房部31人,燒臘部好像不到十人,點心部好像也接近三十人。 而我工作過的雪城騎兵俱樂部餐廳,每天只有中午50人,晚餐80人吃飯,而且吃的簡單的像食堂,而且大部分是事先預訂的,不是客人來后現點的,它的冷庫有兩個,每個有3X12米大。  冷庫增大了經營成本。

 

5)出品少。 那個騎兵俱樂部餐廳,據我估計能做成成品一碟一碟端出去的,大約只有約20個出品。 所以你如果經常吃西餐,會發現始終就那幾樣。 這是因為西餐飲食文化很淺,像程咬金的三板斧,把三招使出之後就沒新招術了。 這也不能說西餐廚師笨,只能怪歐美飲食文化太淺薄。

6)小費制度。 小費使來大吃大喝的食客覺得不爽。 只要收小費,做快餐做不大,客人想來花幾元填飽肚子, 對給小費沒興趣。做大筵席更做不了,中國現在婚筵經常是上百席上千人來吃,偶而還有上千席的萬人大筵,歐美人死盯著小費,舉行個幾百人的小筵席都困難。小費制度像條無形的繩子,捆住了飲食業的手腳。

 

和中餐相比,吃西餐的代價大多了,品種很少沒吃好,如果是自己在家做的話,工作量能大得像自虐。


高興
1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1-10-1 06:44
小費制度就像你在吃飯時旁邊有個乞丐來討錢,而且還很強硬的說:「我代表稅務局來向你徵收20%的消費稅,你如果不交就是逃稅。」

如果你來吃飯只是小吃幾口,結帳時花幾元像打發討厭的乞丐一樣打發一下也就罷了。如果你是呼朋喚友來此大點山珍海味大吃海喝的,根本無法容忍旁邊有這樣的乞丐來強索幾百幾千元的小費。
回復 Emansfield 2011-10-1 10:45
了解不少, 謝謝分享!
回復 hanfeng109 2011-10-1 11:18
你很聰明, 希望你能早點找到喜歡的工作! 加油!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1-10-1 11:41
歐美人對"食"的觀點與中國人不同.
1地方要清潔,優雅,及安靜
2酒比食物重要
3.最後才是食物,味道不重要,安排比較垂要.
回復 VANO 2011-10-1 16:10
好看,喜歡。
回復 yingyanghuo 2011-10-1 20:53
吃中餐的越來越少了。。。。嗨。。
回復 opa900 2011-10-2 02:08
不是有網友提到,老中活為吃,老外吃為活。
老外在家自己做飯也很簡單,一把開罐器,一個TOASTER,一個微波爐,10分鐘搞定。吃快餐,成品,半成品次數很多。
冷庫大原因之一是法律規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22: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