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關稅時代的消費

作者:Brigade  於 2025-7-17 10: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最近我對美國的零售業的觀察。
價格肯定是上升的,只是並非所有商品都一起漲價。比如幾年前在亞馬遜上買一個游泳池用的過濾篩(籃子)大約$5,去年$12,現在$30,去年買那個因為尺寸不合適,我倒扣著結果很多樹葉擠在那裡,水壓后把過濾篩卡住在圓筒里拿不出來,我用鉗子一點一點把這個東西擰碎才拿出來,所以我知道這些價格。現在比較勁爆的是牛肉了大概短期漲價50%以上,據說沒有那麼多肉牛了。
幾天前去了一趟shoprite,我不常去,去則是為了買特色還算便宜的東西,酸菜,美國冷凍海蝦等等。這次進去就看到牌子寫的樹上成熟的桃子,一磅降價$0.8,我以為我有會員卡可以,就買了幾磅,交了錢之後發現沒有降價,回頭看看是怎麼寫的,原來是有網上coupon才行,我從來沒用過任何coupon。紫葉生菜,我以為是$3多一個,以前是按個賣,交了錢發現是一磅$3多,問題是這個菜表面特沾水,估計水重有30%以上。龍蝦$15一磅,真買才被告知超過2磅大個的是$22一磅。回家才發現龍蝦頭上還被別的咬(夾)出了兩個癟痕。同是加拿大的龍蝦,十年前北美龍蝦沒有賣到中國的時候,夏天這個店的龍蝦賣到$6一磅,個頭大的一個能有5磅。櫻桃便宜,看起來還新鮮,吃起來感覺是被擠壓過的,雖然還沒有發酵成醉櫻,畢竟沒有變質,也吃完了。很久沒去這個店,這次真是領教了。因這次體驗,我估計半年內都不會再去這家店。
去加拿大回家發現游泳池的細沙濾水器裂了漏水。我準備買一個自己換,是桶里裝沙起到過濾效果那種。Home Depot和斡耳馬的到貨速度太慢。就在亞馬遜上買便宜點中國產的中國牌子。 $360。到貨之後打開箱子,真是氣死客戶,一個過濾器,要有閥門,和其他零件,這個沒有,連排水口的閥門都沒有,也沒有說明書,等於說就是一個水桶帶兩個孔。這不是坑人嗎。我馬上退貨,亞馬遜對我來說唯一的好處是速度快退貨容易一些。顯然,這個東西被壞人買過,偷走了配套零件,退給亞馬遜。亞馬遜竟然敢就這樣繼續賣,連箱子都是兩個紙盒粘在一起的。無奈,我只好老老實實到本地泳池商店買,雖然有現貨,但是很貴,近$900。好在他們安裝費不貴,兩百多,這樣我就懶得自己費力了。
還有沙子,專用的。我通過斡耳馬的網上買的,貨運過來,買了六袋每袋50磅重,第一次給了5袋並通知說交易完成。我惱火,還少一袋呢!研究一下,斡耳馬的網很差,等於它通知賣家等賣方解決。我不願意等,拉到斡耳馬退貨。彎腰拿起50磅的沙袋對脊柱還是很沉重的。斡耳馬不接受,說要我回去列印出退貨單再拉到FedEx那裡退。我吵了一下,管事的經理打電話給賣家,說同意退。可是我需要沙子,我也懶得把沙子搬來搬去,我打網球也累脊柱和腰部。我就說把缺的那袋貨款退給我就行了,沙子我不退了。就這樣。過了兩天收到剩下的那袋,可是並非是我買的那種,等於說賣家缺貨才沒有把貨一次交付,後來補的並非是我買的,所以得到額外的退款也心安理得。
所以貴的東西和重的東西網上買麻煩太多。沙子也可以在本地泳池商店買。

安裝過濾器。這些美國人的做工真是可怕。來的時候就說自己的電鋸的電池沒電了,問我要,我一下子沒找到我的小電鋸。看到他們用的鋸根本不像個鋸,「鋸」出的硬塑料管比瘋狗咬得還難看,並且費力,我就找了我的手鋸,鋒利,就是鋸木頭和硬塑料管用的。並且感覺他們不會鋸東西,在鋸的時候用手握住小的一頭,甚至在管是豎立的時候用手壓住上頭,那鋸的時候不是把鋸片也壓住,鋸起來多費力!零件掉在地上沾了很多細沙,不清洗,直接用,設想管道介面有很多沙子,還怎麼密封。還有他們用的擰管道的扳子奇小,還沒有我的扳子正規。這麼小的扳子還用蠻力,把管道與閥門的連接螺栓的凸棱都擰碎了,以後再擰就不容易了。費力裝好之後,控制閥門漏水,拆,發現橡皮墊圈都沒裝好,還漏,再拆,這次我用手抹了抹閥門和水桶口的接觸面,因為我一直懷疑他們做事太不幹凈俐落,往桶子倒沙子之後,這個面就沒清理過。一抹確實有很多沙子。粘接管道,發現沒帶粘膠來,現去買。膠接,還把膠瓶弄倒灑出一些。告訴我別踩到,我嫌味道極端刺鼻,用鐵鍬鏟去扔到遠處。
最後好不容易弄好了。今天發現一個管道介面處沒粘好有點漏水。
給汽車換油。車商機械工瞎檢查一番,給出清單,不包括換油要換這換那總共要花兩千五百美元。我厭惡。只換油$120。這個車才開一年半有31000英里,建議換四個輪胎,不含稅就1400多。我回來研究一下,換輪胎的標準是什麼,通常是環輪胎最深溝道中有橫杠,輪胎磨損到橫杠就算磨平了需要換了,我的胎面到橫杠的距離還有兩三毫米的距離,估計差不多再開兩萬英里才能磨到橫杠。還有一項是換空氣過濾網,人工$60,零件$50,都不含稅,這個我看了一下Youtube,看看能不能自己換,我認為可以自己做,就到Advanced Auto Parts 店去買(因為痛恨亞馬遜發來爛貨而不在網上買),便宜的$20多沒有貨,貴的有近$40我就買了。這個網是藏在放手套的箱子(或放其他文件)後面,把這個箱子取下,還有一個蓋,蓋後面有個框拿出,網放在框中。我小心翼翼取出(因為怕不小心把一些卡口硬塑料給弄斷),花了三四分鐘裝好。舊網上有幾個小樹葉(說明車商員工很壞,明明取出檢查過也不捨得順便把樹葉扔掉),和一點絨毛(像是網球上掉下來的,應是冬天在室內打網球地上很多絨毛沾在鞋底上開車時隨風循環到過濾網上),遠遠不及家裡空調慮網上灰塵那麼多(按使用三個月算),所以我還是上當了, 過早換了慮網。等等等等。
新時代:價格越來越高,服務越來越差,最後應該消費越來越少。


7/16/2025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8288 2025-7-21 14:07
更換輪胎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標準:

---

### 1. 胎紋深度

* **法定最低標準:** 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規定,輪胎的胎紋深度不得低於 **1.6 毫米**。如果低於這個深度,不僅會影響行車安全,還可能面臨罰款或無法通過年檢。
* **磨耗指示點 (TWI):** 輪胎的胎肩位置通常會有三角形或品牌Logo的磨耗指示記號。沿著這些記號往胎溝里找,會發現凸起的橡膠塊(磨耗指示點)。當胎紋磨損到與這些指示點齊平的時候,就表示胎紋深度已達到法定最低標準,需要立即更換。
* **建議更換深度:** 儘管法定標準是1.6毫米,但許多專業機構和輪胎製造商建議,當胎紋深度低於 **3毫米** 時就應該考慮更換輪胎,尤其是在多雨或濕滑路面行駛時,更深的胎紋能提供更好的排水性和抓地力,減少水漂現象的風險。
* **10元硬幣測試法 (非絕對):** 將10元硬幣垂直插入胎紋凹槽中,如果能完全遮住國父的領口,表示胎紋大約在1.6毫米以上。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判斷方法,不如專業的胎紋深度計準確。

---

### 2. 使用年限

* **橡膠老化:** 輪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膠,即使不經常使用,橡膠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硬化,失去彈性和抓地力。老化的輪胎在高低溫或高速行駛時更容易出現結構變形,增加爆胎風險。
* **建議更換周期:** 一般來說,輪胎的建議使用壽命為 **3至5年**。即使胎紋深度尚可,超過5年的輪胎也應該考慮更換。有些地方甚至規定,製造日期超過10年的輪胎不得使用。
* **製造日期:** 輪胎胎壁上會印有製造日期(通常是四位數字,前兩位代表生產周,后兩位代表生產年份,例如「2524」表示2024年第25周生產)。購買輪胎時應選擇出廠日期較近的產品。

---

### 3. 磨損情況和損傷

* **不均勻磨損:** 如果輪胎出現單邊磨損、鋸齒狀磨損、中央或兩側過度磨損等不均勻磨損情況,這可能是胎壓不正常、四輪定位失准、懸掛系統問題等引起的。這種情況下,即使胎紋深度未達到最低標準,也應該請專業技師檢查,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更換輪胎。
* **胎面或胎側損傷:**
    * **割傷、裂紋、鼓包:** 輪胎表面,特別是胎側,出現明顯的割傷、裂紋、鼓包或變形,表明輪胎結構可能已受損,極可能導致爆胎,應立即更換。
    * **異物刺入:** 如果有釘子、玻璃等異物刺入輪胎,且損傷過大或位置特殊(如胎肩、胎側),無法安全修補,則必須更換。
    * **胎唇鋼絲外露或受損:** 這也是一個危險信號,需要立即更換。
* **多次修補:** 如果同一個輪胎多次被修補,或者修補的區域過於密集,其結構強度會大打折扣,建議更換。

---

### 總結

綜合來看,更換輪胎的標準是一個多方面的考量,包括:

* **胎紋深度是否低於1.6毫米(或建議的3毫米)。**
* **輪胎使用年限是否超過5年。**
* **輪胎是否有明顯的老化跡象(如裂紋、硬化)。**
* **輪胎是否有不可修復的損傷(如鼓包、嚴重割傷、多次修補)。**
* **是否存在異常磨損,這可能暗示車輛其他部分存在問題。**

為了您的行車安全,建議定期檢查輪胎狀況,並諮詢專業的汽車維修技師。他們可以根據輪胎的實際情況給出最準確的更換建議。

您上次檢查輪胎是什麼時候?或者,您有沒有發現輪胎有以上提到的任何情況呢?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0: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