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腦與創造力

作者:Brigade  於 2021-12-7 12: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原創|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前面一篇短文談到豐富語言能夠蘊育奇思妙想。之後又看了一些關於認知和大腦科學的視頻。
加拿大的卑斯大學(別人這樣翻譯的,British Columbia)的神經學與理療教授Lara Boyd在TedX上演講,談到學習如何改變大腦。

TedX級別沒有Ted那麼高,算是終生教育大講堂。
她的主要觀點是神經有可塑性,人的行為可以改變大腦,良好的行為包括學習,無論是學語言還是學一項運動,學的東西越有挑戰性,對大腦的改變越大。

所以她這14分鐘的演講也只是簡而言之。大腦如何可塑,這個她沒有說明。人的大腦更健康更聰明除了能讓自己快樂之外,似乎也沒有多少用處。

好在網路世界,想知道一些東西很容易,不用自己查詢,Google又推薦了很多其他視頻,有不少是大學教授的講座。關於有氧運動促進大腦更為健康,有這樣幾種說法:
海馬體(hippocampus)可以產生更多神經細胞,海馬體變大,增強記憶和空間感。
腦白質增大。腦白質是傳送神經元信號的,因此可以理解為大腦反應敏捷。

可是,我的疑問是,腦殼是固定的,體積不變,如果大腦內部某個部分體積增加,那麼哪一部分體積減少?當然,這些變化實際也並不是很大,大腦和腦殼有足夠的靈活性來適應這種微量變化。

過去神經學家認為人的腦細胞數量從兒童開始只會減少。可是這也有一個體積問題,小孩的腦袋畢竟不大,到成年時體積卻很大,假如腦細胞數量不變,那麼只好假設細胞變大,腦白質變大變長可以理解,但是腦細胞也可以長大嗎?腦細胞數量若是不變,但是樹突可以長出新的吧?並且可以變長。

海馬體之中也有自己的一套腦細胞,現在的研究證明這裡可以產生新細胞,儘管數量不多。可是,問題是,這裡的細胞死亡之後就呆在哪裡嗎?這些教授也沒有探討這個問題。

當然,神經學未知世界太多,教授們也只能說略知一二。

我的理解是,兩個海馬體體積很小,海馬體是處理相對低級的活動,比如運動和短期記憶,相當於一個計算機有很多晶元,如果海馬體能處理,那麼就不必麻煩其他晶元了。但是語言這種高級活動,需要更多的腦細胞參與才能完成思考和發音。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海馬體,但是從運動技能來說,人類實在是笨拙的,語言就不一樣了。

如果一些東西需要長久記憶,比如文字,或者打網球的技術動作,經過反覆鍛煉之後,大腦就把記憶任務交給腦細胞-腦灰質區域了。他們這些教授不是這樣講的,我的看法很多是我推測的。
他們的研究,主要目的之一是研究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如何推遲和治療這種疾病。
我的興趣是,大腦怎樣更聰明,怎樣更有創造力。
他們的說法是,大腦要消耗血液中的20%的氧,25%的血糖。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亞洲人平均來說更聰明,畢竟農業社會生產的穀物經過消化之後可以提供豐富的血糖,一代一代經過幾千年的進化,人應該越來越聰明。這也說明,人從小就鍛煉,包括運動和學習語言,有助於提高下一代智力,這符合進化論。而現在中國農村中小學不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營養,就是對國家和未來的犯罪。

我想,另一個變得更加聰明更有創造力的方式,就是什麼都學,如果你學哲學只學馬克思,哪怕你記住了不少名詞和原理,但是遇到現實問題,需要你解釋和應對時,僅僅這樣一個主義對你的幫助能有多大呢?但是,假設你學了20個哲學家的不同著作,那麼你就可以遊刃有餘了。
事實上,中國人的思想僵化確實與獨尊儒術馬列有關。此外,學生學的理工科課程太多,重理輕文,也是一個原因。大腦有幾百億個神經細胞,重理輕文就是沒有有效使用大腦。
他們這些神經學家也喜歡說,不用則廢,以此來說明多學多鍛煉的益處。

多學多使用便容易創造。前面一篇文章我談到「猶太人小孩一起上猶太學校,從小就學習聖經,當然也學其他東西,人際關係融洽,這種獨特的語言環境對他們能說善道影響多大」。今天碰巧又聽了一個猶太女士Susan Cain在Ted演講,她講內向人的能力。她自認為是一個內向的人。很成功,在普林斯頓學英語,在哈佛大學學法律,在華爾街做律師。然後,就寫書教人。講到她小時候的情況,她說她爺爺是猶太拉比(教父),家裡有很多書,他是書迷,因此她也喜歡讀書。他喜歡把古人的思想編織起來,做了62年拉比,講給別人聽所以猶太信眾蜂擁而至來聽他講道。他也是內向的人,跟別人私下對話甚至都不正眼看人,也喜歡匆匆結束交談,怕耽誤別人時間。
說上這一段,不但因為跟前一篇文章有關,而且是她說起她隨包(不是LV的)帶來的書,其中一本是Maimonides的「The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aimonides是第十二世紀的一位猶太哲學家。幾天前我看了普林斯頓一個哲學教授講述第十三世紀思想家Thomas Aquinas如何綜合亞理斯多德,Maimonides,以及其他阿拉伯思想家。應該說,是Aquinas通過Maimonides才重新發現亞理斯多德,推動了文藝復興。所以說Aquinas作為修道士重新為亞理斯多德洗禮,使之成為歐洲未來幾個世紀最受追捧的希臘哲學家。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為什麼中國人讀萬卷書就成為書獃子,而Susan Cain讀萬卷書就成為律師和作家呢?因為中國古代也沒有萬卷書,每一卷是一卷竹子,重量不輕文字不多營養不足。而世界的萬卷書卻是古今萬家爭鳴之論。

所以,多學多鍛煉,大腦則健康,多寫多創造,讓健康的大腦得其所用。


12/6/2021

神經元結構

1.腦核

它是神經元的中央部分。它位於細胞中,負責對細胞的功能產生能量。

2.樹突

樹突是「神經元的牙」,它們是神經元的不同部分生成的小分支。換句話說,它是細胞體。細胞通常有許多分支,他們的大小取決於神經元的功能他的位置。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來自其他神經元的刺激。

3.細胞

包括腦核的部分。 在這個空間中,大多數神經元分子被合成或產生,這些神經元產生最重要的維持生命活動能量的,創造以及護理的神經細胞的功能。

4. 神經膠質細胞

神經元是專門的細胞,它們自身無法執行其生存所必需的所有營養和支持功能。 因此,神經元被其他具有這些功能的細胞所包圍:星形膠質細胞主要負責營養,清潔和支持神經元。 少突膠質細胞主要負責用髓磷脂覆蓋中樞神經系統的軸突,儘管它還具有支持和結合的功能; 小膠質細胞主要負責免疫反應,清除廢物和維持神經元狀態。 如圖所示,施旺細胞負責用髓磷脂覆蓋周圍神經系統的軸突。 上皮細胞負責覆蓋腦室和部分脊髓。

5. 髓鞘

髓鞘是蛋白質和脂質的組成的。它在神經元的神經系統中,覆蓋神經軸突,隔離並有效地傳遞高達100倍的潛在作用。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髓磷脂由少突膠質細胞產生,而在周圍神經系統中,髓鞘由施旺細胞產生。

6. 突觸終端

軸突終端或突觸終端,是在神經元中被發現的,分為端子,其功能是連結其他神經元,並創建一個突觸。大腦的神經遞質是在小的區域稱為突觸,形成新的連接。

7. 郎氏節

郎氏節是軸突擴展每個髓鞘之間的間隙或空間。每個鞘之間的空間很小,需要優化脈衝傳輸,並確保它不會丟失。郎氏節的主要功能是促進運動和優化能量產生。

8. 軸突

軸突是神經元的另一個主要部分。 它是一根細而長的神經纖維,負責在這些腦細胞之間傳輸電信號。 如前所述,軸突的神經末梢包裹在髓鞘中,負責將電信號從神經元的軀體傳輸到終端按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23 10: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