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7世紀的科學家/哲學家: 笛卡爾,斯賓諾莎, 牛頓,萊布尼茲

作者:Brigade  於 2020-7-31 08: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原創|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笛卡爾(Rene Descartes, 1596-1650), 這個名字既熟悉又陌生。我們中學就接觸了笛卡爾坐標,但是到了法國才知道其法語名字,看到法語或英語Cartesian又糊塗了,明明是說笛卡爾,怎麼又不說descartesian? 他的拉丁名字是Renatus Cartesius ,那個時代拉丁語在歐洲盛行,因此就成了Cartesian了。
笛卡爾還是令人糊塗,雖然我們知道他說了「我思故我在」,可是經常聽到他的名字聽到別人引用他的哲學,中國人幾乎沒學什麼笛卡爾哲學。
因此寫笛卡爾還是有難度的。
可是,我不妨來點笛卡爾精神,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說的就是哲學,我說的就是感受。
比如說笛卡爾坐標,這個很偉大,是聯繫歐幾里德幾何與現代數學的橋樑,可是,數學不算是笛卡爾的主業。當時也沒有人知道這個發明多麼重要。但是沒有它就沒有微積分了,定義所有的天體還要用什麼天蠍座之類的概念來定義方位。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應該是中學哲學老師批判唯心主義講到的。後來也沒有完全搞明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我認為,從書面上講,也是有道理的,彷彿個體的存在要以個性才能顯示出來。
根據法國的傳記作家 Adrien Baillet所描述,1619年11月10日到11日那個晚上,笛卡爾住在巴伐利亞的多瑙河畔城堡里(Neuburg an der Donau),天很冷,他把自己關在一個屋子裡生爐取暖,他做了三個夢,他以為是神啟,開創一個新哲學。夢醒之後,他創造了解析幾何,產生想法把數學方法用於哲學。從這些夢啟( vision),他得出結論,對於他來說,科學追求將證明是真智慧的追求,並且是一生工作的核心部分。他也清晰地看到,所有的真理是相互關聯的,因此,發現基本真理並且繼續邏輯推理,就會打開所有的科學之路。很快,他就發現了這個基礎真理:其名言「我思故我在」(法語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語Cogito, ergo sum)。
這個法語說法最早出現在他的「方法論」一書中,後來拉丁語說法出現在「哲學原理」一書中。笛卡兒自己的解釋大致是「我們懷疑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懷疑我們的存在」,這有些繞口。法國另一詩人 Antoine Léonard Thomas說得更直接一些:我懷疑,我思,故我在。因此說,這話的意思是,懷疑,思考最後找到真理。笛卡爾在「方法論」第四部分第一段中說了懷疑一切重新論證的理由,最後說道:注意到這個真理,我思故我在,如此牢不可破,任何懷疑的理由不管多麼冠冕堂皇,也無法撼動它,我斷定我可以毫不猶豫地把它看做我尋求的哲學的第一原理。
說道前面的夢,有的說法是他經歷了腦炸癥狀(exploding head syndrome),我感覺是爐子取暖造成他缺氧,導致多夢,夢中大腦把曾經思考的問題胡亂聯繫,完成了邏輯推理很難完成的跳躍。大腦似乎有這樣的能力,當你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時候,一個夢會直接跳躍到結論,給你答案,讓你解脫,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不就是讓做夢者明白夢所表達的真實慾望嗎?

笛卡爾心物二元論(Cartesian dualism)

說了這麼多文藝復興時代的人物,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人學古希臘古羅馬的一切,但是當時的教育引導他們信兩個東西,一信耶穌,二信亞理斯多德。所以可以看到,在西班牙,在1550年的巴利亞多利德辯論,神學家Sepúlveda為西班牙殖民者奴役殺害美洲印第安人辯解的理由是,亞理斯多德說低劣民族被奴役是應該的。在義大利,布魯諾伽利略被羅馬宗教審判所判罪,因為聖經和亞理斯多德說太陽繞著地球轉,說反了就是異端罪。
亞理斯多德認為靈魂和肉體是一體的,而柏拉圖認為是分離的。現在來了懷疑一切的笛卡爾,那麼當時被視為正統的亞理斯多德就值得懷疑。那麼,靈魂(精神)和肉體就是分離的。他怎麼證明的我不探究了,當時自然也有很多人反對。典型的,他認為動物是沒有靈魂的,只是機器。這也沒有什麼依據。可以說他沒有愛心,不喜歡動物,所以才會認為動物一點靈魂都沒有。哪怕今天比較人和動物,我們仍然傾向於相信,人和動物的本質性追求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樣的。什麼大國競爭,難道不是類似於動物爭地盤嗎?
當然,這再次證明,笛卡爾是哲學家,自己想出一個結論,別人就得爭論證明幾十年。而思想可以天馬行空,有時想出笛卡爾坐標,有時想出心物二元論。如果你認為心物二元論不好,那麼試試想出笛卡爾坐標這樣看上去簡單但是又開天闢地的東西來吧。
為什麼笛卡爾成為現代哲學的奠基者之一?這樣錯誤的二元論也能導致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辯,最後唯物戰勝違心。
笛卡爾也支持先天知識論(innate knowledge),認為通過上帝神力所有的人生來就具備知識。這種說法對嗎?生來就會吃奶算是知識嗎?人類通過進化生來具備某些本能算不算知識呢?我相信人類確實具有初級記憶遺傳能力,比如嬰兒見到凶神惡煞式人物會感到恐懼,但是,可以相信,這是進化結果。先天知識論(先驗論?)的支持者John Locke (1632–1704)後來與經驗論 (empiricism)者相爭。

靈魂的熱情

雖然笛卡爾心物二元論是把靈魂和肉體是分割開的。可是能分割到這樣程度嗎:喂,你的靈魂挺好,今天你休息一下,先把它借給我用一下。嗯,這是我的發揮。可是他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靈與肉是怎樣相聯繫的。因此繼續討論靈魂是不可避免的。靈魂的熱情是笛卡爾寫的一篇論文,獻給瑞典女王,討論人的熱情,靈魂,心理。
顯然,笛卡爾涉獵的內容極為廣泛。作為現代中國人,你上中學,老師講政治,會把形而上學簡單地批判一番。可是什麼是形而上學,這是讓人撓頭的事情,彷彿是討論一些不存在的東西,屬於一種胡思亂想的玄學。而馬克思主義是最偉大的,是一個金蘋果,我們抱著它啃就是了,不必知道果樹是怎麼來的,不必思考怎麼栽種一棵蘋果樹。所以,毫不奇怪,中國沒有哲學家,也很難產生一流的科學家。
笛卡爾就是這樣的人,像他那個時代的中等貴族和苦行僧一樣,學了很多亞理斯多德的東西,不管是物理還是形而上學。而亞理斯多德又是這樣的人,把已知的未知的世界盡自己所能都寫一寫。

亞理斯多德寫了很多書,其中14卷,後人整理成集,叫做《形而上學》。所以亞理斯多德也不知道什麼是形而上學,可以說他討論了物理,那麼這樣14卷非物理的內容就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形而上學》探討了哲學對象和研究範圍;對一些哲學術語做了釋義;分析批判了以前的哲學家思想,重點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闡明了作者的實體、質料和形式等理論。   《形而上學》闡發了一種學說,這種學說有時稱為智慧,有時稱為『第一哲學』,其任務是描述實在的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徵,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則。」
「全書的第1、2卷回顧了以前的哲學家關於世界本源問題的看法,指出探究事物存在和發展原因的重要性。第3、4、6卷主要討論哲學研究的方向以及科學分類的原則,提出了關於哲學研究的問題。第5卷對30個哲學術語分別列出了定義及內容。」
「第7卷解釋了實體學說。第8、9卷提出了實體的意義,討論了質料和形式、潛能和現實的範疇及其辯證關係。第10卷介紹整體、連接、同一以及相關概念。第11卷對該書的前部分進行了簡單的概括。第12卷講了宇宙的總因,提出了神學思想。第13、14卷集中批評了數論派和理念論。」

「《形而上學》是對泰勒斯以來的古希臘哲學發展的歷史性總結,它被譽為世界第一部哲學教科書。它創立了以本體論、四因論、潛能和現實為中心的哲學體系。在教會神學中,《形而上學》和亞里士多德其他著作的絕對權威,僅次於《聖經》。」

因此可以說笛卡爾試圖成為17世紀的亞理斯多德。

在「靈魂的熱情」一書中笛卡爾討論了當時的普遍信念-人體含有動物精神。這些動物精神據信是光和流體在大腦和肌肉之間的神經系統快速循環移動,起到對感覺的暗喻作用。這些動物精神據信影響人的靈魂,或者靈魂的熱情。笛卡爾劃分了六種基本熱情:驚奇(好奇),愛,恨,慾望,歡樂和憂傷。他認為,所有這些熱情代表了不同原始精神的組合,促使靈魂願意或者想要某些行動。他認為大腦連接著靈魂和身體,甚至指明松果體是一個連接器。松果體的動態導致了不同的動物精神。他認為松果體的動態是建立在上帝的意願的基礎上的,但是人想要和喜歡對他們有用的東西。因為體內流淌的動物精神可能扭曲松果體的指令,因此人類不得不學習如何控制他們的熱情。
我算饒有興趣譯完這段英文介紹,因為可評的話題不少。不管怎樣定義動物精神,我現在也認為人有動物精神,人本來就是動物,是從動物演化出來的高級動物。相對而言,中國的儒學,什麼君權父權壓抑著人的精神,人的精神缺失了,動物精神就喪失了,因此成了被奴役被攻擊的對象。現在我們可以問這樣一個問題,幾個世紀以前的西方人,學了笛卡爾這段理論,他們會光大還是抑制動物精神呢?
笛卡爾思維,或者說笛卡爾方法,代表了典型的法國式思維:假設重於推論。他的結論是他無法證明的,儘管他試圖證明,因此是假設。但是他提出了這個那個結論或者假設,自己無法證明,總有人會證明其對錯。與此相對的是中國人幾乎千年不變,接受大家都認可的結論,哪怕是錯的,地是平的,人是用心思考的,諸如此類的假設,久而久之,在中國人那裡就是定論,沒有人在質疑,沒有人「我思故我在」。
所以,笛卡爾這樣錯誤百出的一本書,卻成就了靈魂是科學的研究對象之功。巴普洛夫可以研究動物條件反射,佛洛伊德可以研究心理學,20世紀的Alan Turing 高級計算機科學是建立在笛卡爾所影響的數學生物學基礎上的。並且,就當時的認知和科學水平來說,笛卡爾相當正確,用現代話來說,大腦跟肌肉之間通過神經傳遞信號,他的學說基本上包含了這些元素,他當時雖然沒有搞清楚,後人可以根據這樣的框架想法去試探。

笛卡爾論道德

笛卡爾看上去並不願意論述道德。他在給Pierre Chanut一封信中寫到:
我習慣於拒絕書寫和道德有關的想法,這是真的,這有兩個理由:沒有比這更好的材料壞人能夠從中更容易找到借口來歪曲攻擊,此其一,我相信制定他人道德規則這種事是當權者或者其授權人的事,此其二。

這段話我喜歡。說明笛卡爾並不屑於同人爭辯。此外,我說過儒家道德極其虛偽,因為它本來是講帝王將相應該擁有這樣那樣美德,孔子讚美什麼舜的道德如何之好,難道我們也像舜那樣尊敬老人,我們就可以做舜帝李帝王帝嗎?中國封建統治者自己不遵守孔子為他們制定的道德規範,卻用來約束人民,是一種多麼虛偽無恥的做法。這並非說我們平民不該有道德,而是說我們基本上無法缺德,社會約束太嚴厲了。在當今中國,情況不一樣,當權者無法無天也無德,社會也自然道德淪喪,道德失去感召力。

笛卡爾與波西米亞公主伊麗莎白和瑞典女王的通信中還是談了一些有關道德的看法,看上去是一種自我要求:
第一公理:入鄉隨俗,尊重當地宗教。
第二公理:果斷,一旦決定就要堅決執行。
第三公理:自我約束,戰勝自我而不是讓偶然戰勝自己。
他也試圖找到達到極致美好-心靈內部的歡樂的公式:
清晰認識美好,也就是,知道上帝。(我估計笛卡爾不再年輕,但是作為理性主義者,他必須承認這樣的事實,愛上帝,做大王,是歐洲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堅定不移維護自己的意志。生活中經常面對問題要解決,而認知不是完整的,只要事情沒有證明我們是錯的,就應該堅持。
控制熱情。知道區別我們所能與所不能。嚴格地說,只有個人意志是我們力所能及的。
笛卡爾主義的最重要美德是大度。
因此,笛卡爾道德觀至少沒有什麼三從四德之類的裹腳布。

科學

我是看一段評論一段。因此很高興看到這段介紹同我前面的評論比較一致,尤其是我特別關注了一下形而上學。
在笛卡爾思想中,科學與哲學經常是一個促進另一個,既然他的方法著眼於容許一個人很好駕馭其理性並且在科學中尋求真理,從而使得我們更加智慧與靈活兼備,並且保證我們不僅知道,就某種形式來說而且掌握和擁有自然和自我(這句話真長)。這就是他的系統的終集,所有的方法都從屬於這個終集。
對於笛卡爾來說,形而上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他形象描述人類知識的關係概念:
因此整個哲學像一棵樹,樹根是形而上學,樹榦是物理,從樹榦分化出的樹杈是其他科學,其中可歸納為三個主枝,醫學,力學和道德。我再把最高最完美的道德擴展一下,假設完全知道其他科學,道德是智慧的最高程度。然而,不是在樹根,也不是在樹榦采水果,僅僅是在樹枝之端才能採到水果,因此哲學的主要用處取決於我們僅僅最後學到的那部分。


宗教

比較多的中國人知道牛頓試圖證明上帝的存在,認為這挺荒唐的。可是笛卡爾確實寫了六篇沉思錄,其中兩篇要證明上帝的存在。他也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在他之前也有不少學者這樣做。與此有關的,有一門學問,叫做本體論(Ontology),又譯存在論,是形而上學的基本分支,本體論主要探討存在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
笛卡爾採用本體論方法證明好上帝的存在。因為上帝是好的,所以笛卡爾就信任他的感覺為他帶來的現實估量,因為上帝給他帶來運轉的思想和感覺系統,上帝也無意欺騙他。這聽起來天真可愛,跟唐吉訶德差不多,可是建立在這樣假設基礎上,笛卡爾最終奠定了這樣的可能性:基於推理和認知,獲得有關世界的知識是可能的。
笛卡爾自認為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沉思錄的一個目的是維護天主教信仰。但是,理性推理神的存在,反倒有可能導致人們懷疑,畢竟,縱然是笛卡爾的推理,也不能證明都是正確的。可以不可以這樣說:」上帝是好的,因此基於我的感覺我的推理也是好的,那麼我就是好的」?按照這樣邏輯,人類可以思想大解放了。帕斯卡認為笛卡爾的觀點是理性的機械的,並責備他是自然神論觀(deism):「我不能原諒笛卡爾;在他所有的哲學中,笛卡爾儘力廢棄上帝,但是笛卡爾不能避免指明上帝輕彈神指便讓世界動了起來;此後,他就不再需要上帝了。」 帕斯卡這段評論真精闢。天主教於1663年把笛卡爾的書列為禁書。

總的來說,笛卡爾可以說是現代數學的奠基人,更是現代哲學的奠基人。這樣一個才華偉人,是耶穌會學院畢業的,上大學學的是宗教法和民法。所以,那個時代的神學教育,也算是全面教育吧,非常成功。
中國人常常喜歡這樣問,為什麼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都信仰宗教?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因為中世紀以來,宗教教育機構培養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哪怕布魯諾也是這樣,不管他最後信仰不信仰宗教,但是卻接受了完整的修道院式教育。研究Bartolome de Las Casas, 蒙田(Montaigne),  斯賓諾莎這些猶太人,會發現,其祖輩都因在西班牙面臨被迫害而改信天主教,或者被驅離西班牙。在此之前,猶太人沒有機會在基督教世界有施展才華。斯賓諾莎在新教的荷蘭,有更大的自由度,他被驅離猶太教,不必再信教,但是也成為一代哲人。那麼,現在的猶太人,成功跟信教有什麼關係呢?注意他們從小讀私立學校,學聖經。以後有時間可以研究一下。

我再次強調一下中國教育多麼失敗,我們中學時,接觸到方法論這樣概念,這個概念也是很空虛,沒有介紹有什麼方法。顯然,笛卡爾的方法論就是現代方法論的鼻祖。可是他的方法論很簡單很容易理解:像歐幾里德幾何那樣,先建立簡單的公理,然後進行推理,得到新原理或者結論。所以,這是一個天高任鳥飛的思維過程。而中國那種方法,不說文史哲方面,單單是數理方面,總是老師給出結論,浪費了很多時間來論證結論是正確的。那麼,世界上有那麼多新東西需要你論證嗎?可以說,我們寫的文章,就是有意無意之中在論證。而笛卡爾那裡,顯然,他在讀書過程中,有太多懷疑,所以到後來就成了一個懷疑一切重新論證的哲學家。

to continue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澳洲雪梨子 2020-7-31 09:09
有質量的倍可親日誌,少見,不由得贊一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4: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