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閑話46:2011猜想(2) (ZT)

作者:路不平  於 2011-1-20 01: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BY 井底望天
 

既然談起了突尼西亞,就多講幾句。

突尼西亞,和中東北非區域的許多國家一樣,主要是兩大問題。一個是政府獨裁和腐敗,尤其是經濟比較差,民生問題困難的情況下。另一個就是政府和民眾之間的不合越發激化。

聽起來像是美國最喜歡搞掉的政府,但事實上並非這樣。

因為突尼西亞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樣,反對政府的民間力量,通常是穆斯林極端宗教勢力。所以如果突尼西亞搞民主化,那麼基本上就是搞反美化。

當年伊朗革命,從政治體制來講,絕對是推翻了伊朗國王巴列維的獨裁統治,是民主化進步。但是上台的宗教力量是反美的,於是民主的伊朗成為了美國的敵人,取代了獨裁的伊朗,這個美國的朋友。

在巴勒斯坦也是一樣,民主選舉一出來,哈馬斯就上台了,給以色列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黎巴嫩的情形也是一樣,西方是不敢在那裡進行徹底的民主化進程的。因為現在的安排是要保證黎巴嫩的基督徒可以和穆斯林分享政治權力,如果推進民主化,那麼占70%並且增加的穆斯林人口,就會保證真主黨在黎巴嫩的絕對統治地位。

在看一下伊拉克的情形,伊拉克基督徒在薩達姆的獨裁統治下,還可以活得比較滋潤。現在民主化了,基督徒們只好逃亡他鄉了。

所以美國是不敢在這些地方推行民主化的,民主的結果,就是反美政府的上台。突尼西亞政治動蕩的結果,會不會導致穆斯林極端勢力上台,不光是對美國的反恐戰爭,還是歐洲的地中海戰略,都是一大憂患。

但是這一次親美國的本阿里的垮台,和美國自己擺脫不了干係。

那就是美國大使關於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的親屬們如何腐敗,如何奢侈的秘密電報,被維基泄密,給通通報出來了。

其實比較一下這些突尼西亞腐敗,比起來希拉里嫁女兒的奢侈,並不過分。但是突尼西亞的經濟狀況之差,這個時候的爆料,就是火上加油。

而這些消息,是導致突尼西亞變局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維基泄密,就很自豪地把這個功勞歸結到自己頭上了。

美國外交雜誌也將突尼西亞變局,稱為第一場維基革命。

當然這一次美國導致的變局,不是美國自己的本意。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俺前面寫的輿論戰爭的重要性。當年美國在1953的伊朗,用政變推翻了民主伊朗政府,也是採取的輿論造勢的先發手段。

當時的造勢,就是用謠言散布伊朗的民選總理是同性戀,從而引發了保守的宗教狂熱者起來,搞了個農村包圍城市。當然這一招用保守宗教的農村,來對付開放現代的大城市德黑蘭的招兒,人家霍梅尼後來照單接收。

這之前的未遂的伊朗顏色革命,想走反向道路,靠德黑蘭比較開放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來撼動現政權,則比較難以成功,畢竟人口基數差別很大,信仰力量的對比也不佔優勢。

因此當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輿論界,在討論突尼西亞會不會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頭一張多米諾骨牌,大概沒有意識到要是埃及出現這樣的情況,穆斯林兄弟會上台,那麼中東就真要大變天了,美國人和歐洲人大概就坐不住了。

回頭繼續談美國的QE2給金融衍生品帶來的結果。除了糧食漲價之外,能源和其他原材料都會漲價。

對中國人來說,因為食品占的比重要大,也因為能源在食品生產中的作用,都會造成比較強的通脹壓力。這個靠的是政府主導的菜籃子,和俺前一陣提過,縮短菜農和市場中間的距離,來維持價格穩定。

而美國人來講,食品價格也不是大問題。這個得利於美國的天然資源,比如說當年羅斯福夫人號召大家自己種菜,結果是美國65%的蔬菜都是自己的後院出的。另外一個也是因為美國人食物結構中,蔬菜比重小於中國人。

那麼在其他的用品上面,中國自身的消費價格壓力應該不大,畢竟是世界的製造工廠。而對外出口的產品,比如說對美國出口的產品,估計漲價會接近40%。因為原材料和能源造成的漲價,大概是要佔25%左右,因為中國農民工工資水平上升,大概是10%左右,而因為人民幣升值和其他因素,大概會是5%

這個對美國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看這次的美國節日銷售,可以看出社會的分裂。那就是高檔消費品銷售大幅增加,因為華爾街和其他富裕階層,日子反而更好了,導致購買LV手袋、Tiffany珠寶等等猛漲。

但是低中階層的消費銷售,就不是那樣理想。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進口商的成本上升40%,但是又無法通過提價轉嫁成本給消費者,那麼公司的利潤就會受到影響。

因此這些公司採取的辦法,其實就是一個,繼續裁員,節省開支,然後保持價格不變,或者小漲。然後就在冬天節日到來的時候,請些臨時工對付一下。

這個情況的出現,倒是比美國出現惡性通脹的結果,更要現實一些。

另外一個QE2資金的去處,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天量的信用掉期CDS。這次的CDS主要是針對歐洲的國債市場,那麼這些資金玩出了大賭局,就必須靠搞倒幾個歐洲國家,來獲取暴利。

但是世界經濟靠的是三條腿來支撐一個桌子,如果歐洲真的崩潰了,對美國經濟也不一定是好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0: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