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蘇聯解體中發掘出十筆「財富」 (ZT)

作者:路不平  於 2012-3-17 02: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4評論

評肖楓的《蘇聯解體我的解讀》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肖楓先生的新著《蘇聯解體我的解讀》,堪稱目前國內對蘇聯解體研究富有新意的力作。與一般的論文彙編性的著作不同,該書是由作者一支筆從頭寫到尾的,所以風格統一、系統性強、邏輯嚴謹。加上作者長期從事國際社會主義研究的功底,使該書視野開闊,並具有相當理論深度和學術高度等優點。

 

■這部著作既揭示了蘇聯體制及其弊端的形成過程,又梳理了從演變到突變的發展脈絡

解讀歷史,首先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這是最起碼的唯物主義態度。如果對歷史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裁剪、糅合,那麼這樣「解讀」出來的東西肯定是沒有說服力的。在這部著作中,作者用一半多的篇幅來敘述、剖析蘇聯解體的事實與真相,既揭示了蘇聯體制及其弊端的形成過程,又梳理了從演變到突變的發展脈絡,給讀者展示了一幅清晰的圖景。

作者提出:「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的崩潰,可以說不是敗在硬實力上,而是敗在軟實力的喪失上。」這是一個很有新意的觀點。1991年蘇聯解體時,蘇聯軍事力量仍可與美國相媲美,經濟實力也大於多數發達國家,然而,由於其政府的內外動員能力全部喪失,所以,國家解體了。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的崩潰,是由執政黨自己發動的一場「改革」從內部摧毀的。問題顯然不是因為硬實力,而是出自軟實力,首先是黨員和國民的思想「亂套了」,於是凝聚力喪失,組織癱瘓,政府失去了動員力、號召力和組織力,甚至軍隊也不聽指揮了。蘇聯解體的歷史表明,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當一國軟實力喪失時,無論其硬實力有多大,其綜合國力都相當於零。由此可見,國家生存、發展以及崛起都離不開軟實力的支撐。作者的這一分析視角,既有新意,又遵循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則。

■作者用「合力論+重點論=內外遠近因+黨與體制問題」這個公式來解讀蘇聯解體,更讓人信服

該書第二篇「本質與根源:如何看蘇共變質蘇聯解體」,可謂是全書的核心部分,作者探本求源,對蘇聯解體做了令人信服的解讀。對同一個歷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除立場、觀點、利益不同外,很多時候是由錯誤的思想方法造成的。作者在本篇一開頭就提出「如何看:先要把思想方法搞對頭」。他所提出的四條:堅持「合力論」與「重點論」相統一;一切從事實出發,堅持論從史出;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沒有完結,認識永無止境,都是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思想方法所要求的。

作者運用上述方法,在深入分析蘇聯解體客觀情況的基礎上,認為蘇聯的解體和崩潰「直接毀於」其執政黨蘇共的變質和危機,而蘇共的蛻變雖有「長期性」,但其整體質變卻具有「快捷性」,最關鍵的幾步都發生在戈氏後期,垮起來快得很。蘇聯的崩潰雖然看似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從歷史根源看,問題不在這個或那個具體問題上,而在總的指導思想上,這就是:「看近了共產主義,長期存在超越發展階段傾向;高估了社會主義,不自覺地重新陷入烏托邦;低估了資本主義,總的指導思想上急於求成;忽視了封建主義,使社會主義發生嚴重曲折。」正是這種長期「左」的指導思想,使蘇聯的整個政治經濟體制長期僵化而得不到改革,導致斯大林時期形成的體制,直到戈爾巴喬夫時期仍基本沒有大的改變。這是蘇聯崩潰的制度上的根源。所以作者認為,「黨」和「制度」是造成蘇聯解體的相互聯繫而又不可分割的兩大問題。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作者主張堅持「合力論」與「重點論」相統一,外因、內因、遠因、近因相結合,緊緊抓住「黨與體制」這個根本點,最後得出「合力論+重點論=內外遠近因+黨與體制問題」這個解讀公式。用這個公式來解讀蘇聯解體,更讓人信服。

■作者著眼於中國自身,從蘇聯解體中發掘出十筆「財富」

中國關注蘇聯興亡史,除了在地緣政治上蘇聯曾是中國北方的最重要鄰居、國際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道路和制度上曾經是中國的「老大哥」和學習樣板。解讀蘇聯解體,主要在於吸取蘇共變質的沉痛教訓,即「變人之教訓為我之財富」。作者專門用一篇「警惕與借鑒:中國怎麼辦」來總結教訓,從蘇聯解體中理出了十筆「財富」:一是「丟了政權」為最大教訓,搞社會主義不能不要「政治前提」;二是必須把握改革的「主導權」,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之間的辯證關係;三是應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大,絕不可違背客觀經濟規律;四是蘇共對外教訓:走樣的「國際主義」與地道的「霸權主義」;五是民主自由要發揚,但集中和權威絕不可全盤否定;六是資本主義不可不借鑒,但頂禮膜拜要不得;七是人類優秀政治文明成果要借鑒,但照搬西方體制不是出路;八是對西方的西化、分化和演變要高度警惕,但從本質看這是國家軟實力競爭問題;九是黨離不開人民,歸根結底「最終選擇權」在人民;十是搞「中國特色」就要去「蘇聯特色」,既同蘇聯「切割」,又不「照抄」西方,這就是中國自己選擇道路。

同蘇聯相比,中國恰恰是因為有了這些「財富」,不僅社會主義旗幟未倒,而且還不斷創造輝煌成果,國家崛起進程讓世人刮目相看,中國模式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知。當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能否繼續再創輝煌,還要看這十筆「財富」是否守得住,並且是否繼續升值,是否根據新的形勢繼續發展和創新。胡錦濤同志在2011年「七·一」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四個「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考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更加尖銳」的四個危險(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這些考驗和危險,基本都是當年蘇共所面對的。只是當年蘇共在這些考驗和危險面前,沒有經得住考驗而鑄下了歷史悲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

回復 往事並不如煙 2012-3-17 02:30
挺深奧的---水平有限,莫敢妄憑. 支持一下!
回復 路不平 2012-3-17 03:08
往事並不如煙: 挺深奧的---水平有限,莫敢妄憑. 支持一下!
感謝往事的支持
回復 sousuo 2012-3-17 03:21
  
回復 路不平 2012-3-17 03:28
sousuo:   
周末愉快!
回復 往事並不如煙 2012-3-17 04:15
路不平: 感謝往事的支持
觀點基本相同! 不必言謝!
握手!
回復 torpedo1 2012-3-17 05:15
普京這次上台,有一個振奮民心的口號就是,要把前蘇維埃的領土盡最大可能的再統一起來。但談何容易。
回復 John121 2012-3-17 06:08
這十筆中共的「財富」還是------,十年左右見分曉!
回復 路不平 2012-3-17 09:11
John121: 這十筆中共的「財富」還是------,十年左右見分曉!
我們都可看到
回復 路不平 2012-3-17 09:21
torpedo1: 普京這次上台,有一個振奮民心的口號就是,要把前蘇維埃的領土盡最大可能的再統一起來。但談何容易。
不容易。他也算是個民族英雄了。
回復 路不平 2012-3-17 09:23
往事並不如煙: 觀點基本相同! 不必言謝!
握手!
握手!
回復 麥燕萍 2012-3-17 22:58
多謝介紹
回復 路不平 2012-3-20 01:30
麥燕萍: 多謝介紹
警惕中國走向權貴資本主義
回復 566 2012-3-20 16:01
好文章!
回復 路不平 2012-3-21 19:03
566: 好文章!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5: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