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會成為下一個「倒霉蛋」嗎? (zt)

作者:路不平  於 2012-3-10 02: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英國《金融時報》:向中國學習宏觀調控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3月9日發表題為《向中國學習宏觀調控》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中國不會像許多人擔心的那樣很快迎來硬著陸,那些唱衰中國的人只會自討沒趣。中國在管理經濟方面的表現仍遠遠勝過多數人對它的肯定。中國甚至在宏觀政策戰略方面給世人上了一課,這一課是世界其他地區應該聆聽的。

沒有哪條戰線能比通脹戰線更能說明問題了。中國發動了一場成功的反通脹戰役,遏制住了長期以來破壞中國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headline CPI)同比漲幅在2011年7月觸及6.5%的峰值后,已於2012年初回落至4.5%,未來數月很可能還會進一步回落。

這說明,北京方面經過慎重考慮採取的三項政策行動發揮出了效力。

首先,採取行政措施解決農業領域的瓶頸——豬肉、食用油、新鮮蔬菜和化肥。2011年年中,食品價格(佔中國CPI的權重約為三分之一)同比漲幅達到15%的峰值,目前已回落至約10%。

其次,在2011年12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減緩信貸增長。此舉的結果令人鼓舞。2011年,銀行人民幣貸款增速由2010年的19.9%降至15.8%。人民幣存款增速的下降幅度更大,從2010年的20.2%降至2011年的13.5%。

第三,中國央行在2011年5次上調政策利率。鑒於非食品價格(即核心CPI)同比漲幅去年夏天曾升至3%的高點——這是十多年來最大的漲幅——中國央行的這一舉措就顯得尤為重要。假若它當時坐視不管,潛在通脹壓力可能已經加大。實際情況是,潛在通脹壓力已開始緩解,2012年1月的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至1.8%。

這種「三管齊下」的做法、加之人民幣升值步伐的適度加快,顯示出中國利用宏觀政策穩定經濟的本領已是越來越高超。

去年夏天,中國央行積極地將其政策利率(此處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利率——譯者注)一路上調至6.5%,達到與總體通脹率峰值持平的水平。如此一來,中國央行不僅終止了負實際利率造成的過量寬鬆,還得以安排了一輪「被動的」貨幣緊縮——2011年下半年,食品價格和總體通脹率在行政措施的干預下有所回落,短期實際利率因此升至2%。

這是經典的、最佳狀態的央行調控。中國的貨幣政策「武庫」中擁有充足的「彈藥」——即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和正短期實際利率——可根據不同的形勢來動用相應的「彈藥」。相比之下,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oE)已用光了傳統的「彈藥」。它們紛紛步日本央行(BoJ)後塵,將各自的短期政策性利率下調至近零水平。

結果,全球主要央行不得不依靠未經檢驗且毫無把握的注資操作,把它當作貨幣調控的主要手段。這種局面何時能畫上句號、以及它會對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導致通脹、是引爆又一輪資產和信貸泡沫,還是促成某種兼而有之的局面),誰也說不準。

倘若中國經濟出現滑坡風險,中國擁有充足的空間放鬆貨幣政策。

隨著經濟活動逐漸放緩,他們已開始適度放鬆銀根,將存款準備金率兩度下調50個基點。下調后的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20.5%。

與此同時,在實際政策利率為2%、且其隨著總體通脹壓力緩解很可能小幅升高的情況下,即使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採取傳統貨幣寬鬆政策的空間也依然存在。

而既無降息空間又背負龐大預算赤字的西方國家,則沒有這種選擇。

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人們對中國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種預感正變得越來越強烈。先是美國經濟出了問題,然後是歐洲。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經濟將成為下一個「倒霉蛋」。他們不僅僅是頭疼通脹問題,還擔心巨大的樓市泡沫、銀行業危機以及社會動蕩。

這些擔心有些過頭了。中國與西方發達經濟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中國長期致力於穩定。

通脹阻擊戰的勝利是中國對其戰術需求和總體戰略目標作出協調的一個範例。世界其他國家絕不應錯過這堂課。(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 史蒂芬 羅奇 著有《未來的亞洲》 一書 譯者/何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snakek 2012-3-10 04:24
沙發。問好樓主。周末愉快。
回復 路不平 2012-3-10 04:36
snakek: 沙發。問好樓主。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0: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