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1世紀人民幣將取代美元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BBC)

作者:路不平  於 2012-1-25 00: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泰晤士報》周二(1月24日)刊登金融業巨頭滙豐銀行首席經濟師史蒂芬·金的評論文章「人民幣崛起折射西方實力衰退」。

 

文章認為,20世紀國際儲備曾經從黃金轉向美元,21世紀人民幣將取代美元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美元或許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的最佳選擇,但不會維持很久。21世紀金融界的最大變革之一將是人民幣的崛起。人民幣正在成為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

「印證一個國家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最明顯信號,不是舉辦奧運會或贏得世界盃,也不是擁有核能力或公海上的航空母艦數量,而是這個國家的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文章回顧歷史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國際間最通用的三種貨幣是英鎊、法郎和德國馬克。但是三足鼎立的貨幣王國沒有延續多久:20世紀美元佔據主導,歐洲貨幣退位。1940年代後期,1英鎊曾經面值超過4美元。

開放金融

「人民幣的崛起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同義詞,正如美元反應出美國的經濟成就。由於人口眾多和超常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很有可能在2040年前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大,並不意謂著就有影響力,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中國在1820年前後,同樣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卻成為工業化程度更高,金融體系更成熟的歐洲強國的攻擊目標。「

文章認為,中國人對這一段歷史深有研究。「中國知道,必須放棄在金融領域的單純。而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我們所有其他人都將越來越依賴北京所制定的政策、廣東製造的產品和上海以及香港的金融服務。」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大國,不必太久,中國就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金輸出國。」

國際化

文章列舉聯合國的統計數字: 中國加上香港在2010年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直接投資國。 而美國受困於龐大的債務問題,政府卻束手無策,除了大量印鈔票別無其他更好辦法,導致美元不斷貶值。

這將使中國擁有的龐大美元資產從人民幣角度來衡量大幅貶值。雖沒有拖欠債務之名,卻有其實。美國正在走過去60多年來英國的老路。

目前,中國正在全世界大規模購買海外資產,其中越來越多的收購是用人民幣交易,而不是美元。

「中國正在繞過美國和歐洲建造貿易和金融交往的又一條絲綢之路。」

不過,文章最後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仍然漫長,現在仍處在襁褓狀態。但中國最終將如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一樣,重新塑造21世紀的國際金融體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2-1-25 02:35
話是這麼說,可是實施就難啦。一是中國經濟要大於美國才行。二是中國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措施來保證政府交替時不會影響經濟和貨幣政策。三是這些措施不能是紙上談兵。監法機構要有獨立權。
回復 路不平 2012-1-25 21:32
meistersinger: 話是這麼說,可是實施就難啦。一是中國經濟要大於美國才行。二是中國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措施來保證政府交替時不會影響經濟和貨幣政策。三是這些措施不能是紙上談兵 ...
talk is easy. We care more about reality.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6: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