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謠言共和國?(ZT)

作者:路不平  於 2012-1-10 03: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7評論

[劉仰]
 

核心提示:中國絕不能成為「謠言共和國」,中國社會和輿論,絕不是謠言的樂土。尊重事實,這一點很難嗎?西曆2012年,杜絕造謠,要從媒體開始,從網路開始。

盤點西曆2011年的中國,謠言無疑是最耀眼的角色之一。整整一年間,謠言不管春夏秋冬的變化,始終大面積地瘋長。在這一年間,謠言或者無中生有,或者寄生於真實事件,添油加醋、誇大其辭、斷章取義。古今中外所有製造、傳播謠言的手段,都在西曆2011年的中國得到了呈現。遍覽這一年的中國媒體,尤其是網路媒體,幾乎可以將其稱為最豐富的謠言博覽會。

西曆2011年中國謠言泛濫成災,這一說法並不過分。自中東地區開始「顏色革命」后,謠言立即帶著明顯的政治意圖在中國大規模出現。謠言成為一種武器,具有或隱或現的計劃性和整體協作性。謠言不僅搭乘社會負面新聞的翅膀,同樣伴隨於號稱公益的社會活動。每一則謠言都在強化同一個觀點:中國社會已經糟到了極點。年初2月,國內某媒體援引英國媒體的報道指出,美國當年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故意編造謠言就是手段之一。這一報道雖然以較為曲折的方式指出了謠言的政治意圖,但是,並沒有擋住洶洶而來的群體性謠言。

然而,謠言中的社會與現實有很大的差別。面對層出不窮的謠言,早有網民以調侃的口氣說:「上網看萬惡社會,下網過幸福生活」。同時,還有一些人像我一樣,以一己之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點闢謠的事情。然而,效果有限。「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成為無奈的現實。因為,西曆2011年最初的幾個月里,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瘋狂造謠,不用承擔任何責任。直到上半年快過去的時候,一些人自發組成了網上民間組織「闢謠聯盟」,西曆2011年的中國,終於展開了一場謠言與闢謠的全面輿論戰爭。

在維護造謠權利方面,我從來沒有見到像西曆2011年中國網際網路上那麼振振有詞、那麼理直氣壯、那麼「正義感」十足的狀況。「造謠倒逼真相」、「造謠倒逼改革」等等言論公開傳播。造謠者面對民間闢謠如此雄赳赳、氣昂昂,如此威武雄壯,如此具有道德優勢,如此恬不知恥,也許可以列為人類歷史上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觀。這場造謠與闢謠的輿論大戰,從網路一直延伸到平面和電視媒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當網路媒體已被謠言攻佔的時候,平面和電視媒體加入戰團。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針對闢謠的有效成果播出了電視節目,肯定了網路闢謠;《羊城晚報》等平面媒體基本持中立立場;而《法制晚報》、《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道》、《青年時報》等平面媒體則對網路闢謠提出程度不同的質疑,其中「網路有自清能力」、「微博有自我修復能力」等說法,成為質疑闢謠的主要說辭。一部分媒體以貌似客觀的方式展覽造謠與闢謠互相傷亡的戰果,還有一些則公開譴責闢謠。在旁觀者看來「網路有自清能力、自我修復能力」說起來看似有理,實質目的恰恰是要排除「闢謠聯盟」這個網路自清、自我修復的細胞。與此同時,對於闢謠者的謾罵和人身攻擊,乃至於超出網路、進入現實的直接暴力威脅,甚至延續到西曆2012年,其肆無忌憚的猖獗程度,人類歷史上找不到出其右者。

西曆2011年下半年剛過不久,7月,美國一份雜誌發表文章,將中國的微博稱為「謠言製造機器」,甚至將中國稱為「謠言共和國」。不管這篇文章的發表有何玄機,縱觀西曆2011年,這篇在美國發表的文章,對於造謠者的挫敗,成為造謠與闢謠輿論大戰的重要轉折。這一轉折的滑稽在於:中國民眾譴責造謠的時候,打著民主旗號的造謠者可以全然不把中國民眾的聲音放在眼裡;而當美國媒體批評中國網路謠言泛濫的時候,造謠者居然動用了學問工夫,死摳英語字眼,想方設法地論證美國媒體的英語表述實際上不是「造謠機器」,以至於一流翻譯家都被拉入英語翻譯的權威競賽。但是,造謠者的基本功還是很差勁。一些看不慣造謠的網民編造了「已故教授張拾邁」這一專家身份,並杜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開始「釣魚」,居然被《第一財經日報》當作專家意見引用。如此丟臉的媒體,也屬曠世罕見。《第一財經日報》不得不為此而道歉。在經歷了造謠和闢謠的大規模輿論戰後,那個緊密合作的造謠群體多少也減弱了勢頭。

繼民間闢謠之後,網站官方開始成為闢謠的重要力量,並且由於網站的力量,產生了對於造謠的懲罰措施。雖然這一懲罰措施只是「暫停發博」、「暫停關注」、「徹底封號」等網路虛擬空間的手段,但確實對造謠起到了有效的打擊,也使得「網路自清」的囈語徹底破產。如果說一個社會需要法制,那麼,網站官方的闢謠和懲罰,實際上就是網路世界的法制雛形。沒有法制,所有言之鑿鑿的自由、民主,都是無法無天的禍害。當言論自由成為造謠的理由,當民主的表達被造謠者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標準歸類時,網路法制的懲罰措施,毫無疑問是保障言論自由和民主表達的必要前提。言論自由不包含造謠的自由,這也許是這一年中國最大的收穫之一。

西曆2011年底,北京率先制定了網路實名制的規則。隨後,其他幾個城市也相繼制定了類似的措施。西曆2012年,網路實名制將成為一個基本生態。雖然實名制早在議論之中,但千呼萬喚始出來,實在是造謠泛濫而導致慘痛教訓的必然結果。實名制的意義在於,權利和義務終於在網路世界相伴而生。任何社會都不能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也不能只有義務而沒有權利,網路社會也不例外。雖然網路上依然有不少人對實名製冷嘲熱諷,然而,從個人的角度說,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難道不該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嗎?偷偷摸摸地射出口舌冷箭,難道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嗎?不管造謠者的目的是否崇高偉大,卑劣的手段即便是為了實現所謂高尚的目的,也會因為手段卑劣而嚴重損害所謂高尚。

西曆2011年,有無數的民眾因為厭惡肆無忌憚的造謠而明確地站隊。雖然勢同水火的社會對立並不是令人欣慰的狀態,但是,造謠者惡意挑撥社會對立是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我相信,西曆2012年謠言還會出現,但是,民眾已經練就了火眼金睛,加上網站的官方管理,加上網路實名制,加上虛擬懲罰與現實懲罰的結合,謠言必將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些知名人物已經因為個人原因而在微博上消失了;在新的一年剛開始時,另有一些知名人物揚言要離開揭露謠言相對最認真的新浪,到其他網站去。這一動向既與所謂網路言論自由有關,也與各網站的商業利益有關。但是,這一動向不會影響新的一年裡中國對於謠言的態度。中國絕不能成為「謠言共和國」,中國社會和輿論,絕不是謠言的樂土。尊重事實,這一點很難嗎?西曆2012年,杜絕造謠,要從媒體開始,從網路開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8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hu18 2012-1-10 05:03
「先入為主」,造謠者深諳此道,故先以謠言聳動天下,闢謠者則被動出擊,事倍功半。這也是搗鬼有術,也有效,雖難成大事,卻也日見謠言盛行的原因之一。
回復 Cristal 2012-1-10 10:39
說到了俺的心坎里。
回復 路不平 2012-1-10 22:07
Cristal: 說到了俺的心坎里。
新年好!
回復 路不平 2012-1-10 22:08
hu18: 「先入為主」,造謠者深諳此道,故先以謠言聳動天下,闢謠者則被動出擊,事倍功半。這也是搗鬼有術,也有效,雖難成大事,卻也日見謠言盛行的原因之一。
有四兩撥千斤效應
回復 Cristal 2012-1-10 22:15
路不平: 新年好!
   你也新年快樂。
回復 路不平 2012-1-10 23:00
Cristal:    你也新年快樂。
同樂,同樂
回復 Cristal 2012-1-10 23:24
路不平: 同樂,同樂
     ……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7: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