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 by 阿彭

作者:路不平  於 2011-3-8 23: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藥物能治病,但亦有毒付作用.這一點醫生清楚,許多病人也知道.但是,藥物對病人的危害倒底有多嚴重呢?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

       早在幾年前,有人這樣描述美國的醫療現狀:

       假設每天都發生兩架民航飛機墜毀,700名乘客全部遇難的事故.並且一年365天,每年每天都是如此,每天報紙頭條新聞就是飛機失事.那麼你肯定會重新考慮是否再乘坐飛機.因為365乘700=25萬人,每年有約25萬人死於飛機事故,這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現代醫學每年卻造成25萬人死亡,這決不是危言聳聽,這是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在醫學界引起極大震動的真實報導.在美國死亡原因排名中,藥物不良反應被名列為第四位.

      更有甚者,美國新擇西州醫科大學教授唐納德-萊特曾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文章說,美國製藥大公司對專利葯大肆吹噓,將大量資金投入到用於說服醫生開他們的葯,還刻意淡化藥物嚴重的付作用.(在中國也有類似情況).他說,當把這些處方葯的毒付作用和藥物使用不當考慮在內,這些藥物就成了"重大殺手".他認為這是製藥企業創造了一個"檸檬市場".所謂"檸檬市場"就是銷售方比購買方掌握的產品信息多得多,以不對稱的信息優勢獲利.而且醫生可能會得到誤導性的信息,然後再告訴患者有關新葯風險的錯誤信息,這又構成了一個"雙重檸檬市場".現代醫學採取高科技藥物處方,以控制癥狀為目的,製藥公司的MR(醫藥推銷者.在中國稱為醫藥代表)滔滔不絕地向醫生們說明最新開發藥物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以,美國發生的大量":醫原病"是高度發展的醫療體系造成的.很多美國入對此已有所查覺,很多人參加運動,練習瑜伽,服用營養品,草藥來增進自身健康就是證據.

      當前許多情況是過度用藥.可是,用藥的這個度,凡人的我們如何把握呢?對可吃可不吃又如何判斷呢?除了政府加強監督管理以及醫生的認真負責,個人增強自己的保健意識,提高自已的健康素養,學點營養醫學的知識,採取預防措施,儘可能不得病少得病得小病,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7 04: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