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貴族之色——紫色 程乃珊 (轉帖)

作者:rongrongrong  於 2010-10-28 21: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貴族之色——紫色 程乃珊 (2010-10-28 10:25:05) 

中國傳統,紫色為貴紆之色,只有貴族才能享用。

京中皇宮就稱為「紫禁城」,小時候我曾以為紫禁城真的是滿城紫色呢。原來,在中國,紫就是貴皇之色。不過不知為什麼到了近代,紫色往往又作為羅曼蒂克的象徵。不理貴氣也好浪漫也好,紫色,總是一道十分怡人悅目的色澤。我母親是1939級上海中西女中高中畢業生,她們的級色Class Colour,就是紫色。也因此,紫色成我媽媽一生最喜歡的顏色。同樣的,也是家中的主色調,一應窗帘、沙發套、床罩等都是以紫色調為主——上海家庭都是太太說了算的嘛。

紫色,老上海話稱「茄花色」,也稱「茄色」,因為與嫩茄子是同一色澤。但洋派點的如我父母一代的洋大學生們,則喜歡稱紫羅蘭色,一下子就那麼富有詩韻,令人浮想聯翩!難怪老上海有家著名美髮廳 「紫羅蘭」,就在舊法租界今武康大樓沿馬路底層。直到六十年代文革前,「紫羅蘭」從來就是海上著名工商界人士太太小姐及著名電影明星指定的美髮廳。號稱東方巴黎的上海,美髮廳可謂成街成市,何以「紫羅蘭」有如此強烈的吸引力?當然師傅技術高超是要素,但想來這個紆貴脫俗的店名,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那時上海女人淡淡一聲「我的頭髮從來就是『紫羅蘭』做的」,足以令人對她的時尚觀刮目相看。

或許就是因為「茄花色」,連帶最大路的蔬菜「茄子」,在一堆蔬菜中總是那麼奪人眼球——令一籃蔬菜一下子生動起來。所以,筆者認為蔬菜中的貴族,非茄子莫屬。當然若單以價格來論,茄子是十分平民的,但若論品相,那一抹或濃或淡的紫色,就令茄子頗有貴相。

南宋大臣鄭清子所作的《詠茄》中就有這樣描述:青紫皮膚類宰官,光園頭腦作僧看,如何緇俗偏同嗜,入口元來總一般。儘管如此,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層油光光的淺紫色,總覺得茄子雖然價錢便宜,卻總有股貴氣。恰如真正的貴族,往往不如暴發戶那樣身價豐厚,卻自骨子裡有股傲氣。

茄子廣東人稱矮瓜,江浙人稱「六蔬」。茄子的口感味從不被讚揚,但經精心烹飪,卻可做出道道可口的菜肴。為節約篇幅,這裡且不提《紅樓夢》中那道以無數只雞煨出的茄子,光我們家常菜中,茄子確是十分可口又經濟的。炎炎夏日,將茄子清蒸至酥爛但仍成型,吃時澆上蝦籽醬油與麻油,再用筷子劃成絲,下飯香口又清爽;此外,魚香茄子,也是大眾家常菜。還有,茄子也可以入西餐。東洋菜中我們知的天婦羅,就是以原只茄子切片塗以麵粉油炸而成,入口嫩腍。茄子入西洋菜同樣可口:先將茄子以鹽微腌一下(上海話稱「漬」),再沾上麵粉炸香后,拌以香料葉、番茄與芝士一起如焗面一樣焗香,出爐時芝士香濃郁四溢。當時我婆婆經常親自做此菜。便宜的茄子此時已「華麗轉身」,沒人能猜到它的前世。另外,將圓茄在橄欖油中稍浸漬,再配以檸檬汁、大蒜片、黑椒入烤爐烤也十分有風味。

茄子的貴族風範就在貌似矜貴,卻可以全身心服務社會,淡煮濃烤總相宜,真實地詮釋了何為貴族。

評論 (0 個評論)

rongrongrong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