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語錄
我是農民的兒子,知道農民掙錢有多麼難。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怎麼能收人家「紅包」呢?就該這麼做,沒什麼可說的。
看到患者戰勝病魔后的幸福笑臉,我心中的喜悅無法形容……我覺得這是對我最高的獎賞,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這就是醫生這個職業給我的幸福。
白血病,又被稱為「血癌」。這個無情而兇殘的病魔,奪走了多少鮮活的生命?給多少家庭造成悲劇……以致人們談「血癌」而色變。
早就聽說咱天津醫學界有一項驕傲——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及其他難治性血液病方面,不僅國內領先,而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馮四洲就是這個傑出醫療
團隊的代表之一,他們的研究成果多次獲本市及衛生部科技進步獎。由他參與或治療的900多例白血病患者中,有近600人獲得治癒而重獲新生。
深圳男孩兒小張,初三時患白血病……去年他考上英國牛津大學,特意來津看望馮教授。他說,您是我永遠的恩人和榜樣,我要做像您這樣的好人、能人!
9月9日,記者來到位於南京路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身為移植中心副主任、移植二病區主任的馮四洲太忙了。他剛從武漢飛回來,就到了
辦公室。趕巧,幾個年輕學子簇擁著一個花籃,歡聲笑語表達著「祝恩師教師節快樂」的心情。他是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生獻上的賀卡與鮮
花,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
血癌軍嫂重上講台
吉林省臨江市建國小學29歲的女教師張琳,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是解放軍某部連長。怎奈,天有不測風雲,不幸接二連三。母親患乳腺癌后,張琳感覺自己骨頭生疼,連續發燒,竟然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當地醫生對家屬說,沒治了,到天津試試看吧。
2008年1月11日,陰冷的寒風中,姐姐、姐夫攙扶著瘦弱的她來到醫院。病房裡,她淚流滿面,不吃不喝……姐姐在馮四洲的辦公室里哭成了淚人兒,說一個幸福的家不能就這麼完了,求他隱瞞病情,別告訴妹妹得了血癌。
他說,張琳的不幸讓我心痛,這麼年輕的老師、這麼慈愛的母親,學生離不開她、兒子離不開她、在部隊服役的丈夫更不能沒有她……我要儘力挽救她!
他先穩定了姐姐的情緒,然後告訴他們,根據他的經驗,還是向患者講明病情更有利於治療,因為患者的配合至關重要。
他向張琳如實以告,說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請你相信我!只要咱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戰勝疾病!
她的眼神依然絕望,搖著頭說,您別寬慰我,可能嗎?
他笑著說,你先吃飯吧,明天有個病友來看你。聽聽她怎麼說。
第二天,一個治癒的病友來了,說我跟你病情一樣,看看我現在有多好!早就上班了,跟健康人一樣!請你相信馮主任……
榜樣是最有說服力的。他治癒的許多患者都願意做說服的「義工」。後來張琳也成了「義工」,雖然遠在吉林,需要時她就打電話給患者,以親身經歷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絕望中張琳燃起求生的火炬,表現得非常堅強……
白血病治療,有一個越治越重的過程,放化療,好壞細胞一塊殺,血小板減少、白細胞降低,發燒、厭食、口腔潰瘍,使她進食困難。好不容易吃下去,又吐出
來。吐了,她就再吃!如果患者不明白這個治療過程,就會心生恐懼,喪失信心。張琳說,多咽下一口飯,就多一發戰勝病魔的炮彈!
放療初步成功。姐姐願意捐獻骨髓救妹妹。姐夫卻悄悄找到馮主任,擔心因此影響了妻子健康。馮主任又耐心地解釋說,放心吧,我們不會把一個健康人變成患者,去救一個癌症病人。
移植手術很成功。恢復中,張琳又出現消沉絕望的情緒,原來有一位病友術後排異失敗而去世,她非常擔憂。馮四洲又耐心解釋不同患者病情有所不同……
張琳贏得了第二次生命,出院回家休息康復。幾個月後,他在半夜裡被電話驚醒,張琳哭訴著說,我眼睛壞了,看不清東西,沒法再上講台了……
他安慰說,你別害怕,可能是白內障,當地不行,就來天津治吧。
大劑量放療對淋巴細胞白血病提高移植效果有好處,但後期可能出現白內障。張琳的病情果然如此。在他的幫助下,她在天津眼科醫院做了白內障手術。
2010年新學期,張琳重新走上了講台。她在電話里高興地說,我又能和孩子們在一起了!
救死扶傷醫生天職
張琳只是他成功救治的患者之一,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馮四洲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就該這麼做,沒什麼可說的。從我考入同濟醫科大學開始,老師們就
是這樣教導我的。我的碩士導師嚴文偉、博士生導師卞壽庚,還有我們移植中心主任韓明哲等,都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人,我所做的都是老師們言傳身教的結果
——做一名合格的醫生。
說起老師和同事,他滔滔不絕,唯獨不肯多談自己。他說,時勢造人,環境也造人,我學習工作的環境太好了。環境對人的素質養成太重要了……
其實,他對患者的感情,他為患者所做的事情,早已超出了一個醫生盡職盡責的範疇。他把患者當成親人,患者也把他當成值得信賴和依靠的親人。
江西省新余縣女青工小廖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姐姐獻的幹細胞,治癒后重返工作崗位。後來,姐姐打電話,問天津有沒有好的肝病專家?原來是哥哥患嚴重肝功
能衰竭,不做肝臟移植便性命難保。馮四洲積極幫助與一中心醫院聯繫,最終手術成功。姐妹倆感動得熱淚流淌,說您救了我家兩條人命,是我們的親人呀!
小賈是河北外語學院的大學生,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重獲新生后把馮主任當做最信賴的親人。她患血癌,男友依然不離不棄地追求她,女孩兒被感動,請他幫著
拿主意。然後又問,能不能結婚?他說,你可以結婚,但是,有可能影響生育,一定要把這個情況告訴男友。她如實相告,男友痴心不改。2011年春節,這一對
年輕人喜結良緣,特意跑到天津拜謝恩人。姑娘說,您救了我的命,還幫助我獲得愛情!不知道怎麼報答您。他說,看到你們這麼幸福,比什麼都好!
小李是山東濱州醫學院的學生,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移植后獲得新生,但找工作遇到大難題,雖然考試成績第一,但人家擔心癌症無法治癒,接收后給單位增加
麻煩。馮四洲主動給有關負責人寫信,打消了顧慮。小李對他無限感激。他說,不僅要治好你的病,更希望你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馮四洲是
個孝子,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年春節都回湖北天門老家看望已經89歲高齡的老母親。他家世代務農,出了一位大醫生,在當地是名人了。馮四洲為家鄉醫療事業
和鄉親們的健康貢獻多多。今年春節回家,他聽說鄰村一位中年婦女患多發性骨髓瘤,卧床不起,放棄治療,只等著……女人病倒,家就塌了呀。於是,馮四洲幫助
鄉村診所制定了一個治療方案,幾個月以後接到電話,病情明顯見好!
今年高考,他的一對雙胞胎女兒金榜題名,日前送女兒上大學,順路回老
家看望老母親。那位中年婦女抱著孩子走到他家,進門就說,看看,我是抱著20多斤重的小孩兒走來的!她還硬塞給1000元表示感謝,不要就跪下不起來。第
二天,離開時,他讓外甥把那錢送還她家裡,並轉告說,別說是鄉親,每個患者的紅包都一概不可以收。
他說,不只是我,是我們大家都這麼
做。一些患者家屬有「花錢買平安」的心理,講通了,他不送,最好。有的人受社會風氣影響不相信醫生拒收紅包。他非給不可,你堅決不收,他就嘀咕手術……我
們的辦法是暫且收下,然後交給財務處,轉到患者住院的賬戶上作醫療費。把單據交給家屬,讓他們知道出院結賬時有這麼一筆錢。他們說以前不信,這回信了!我
是農民的兒子,知道農民掙錢有多麼難。每個勞動者掙錢都不容易。更何況,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怎麼能收人家的紅包呢?咱良心上受不了啊!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為什麼,他對醫術這麼精益求精?為什麼,他對患者像親人般的溫暖?
水有源,樹有根,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47歲的馮四洲,給人最突出的感覺就是和善,開口就笑,笑聲朗朗,既有學者的睿智,又有農民的質樸。他的血
管里流著農民的血。兄妹8人,他排行最小,是家裡唯一的大學生。他說他很幸運,趕上了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的好時代。他的三姐,10歲時,連續拉了幾天肚
子,人就不行了……三姐少年夭折,成為母親一生的心痛,總是念叨,如果咱家有錢看病,如果咱家有個大夫,你三姐就不會死了。這也成為他發奮苦讀的動力。
1983年,他如願以償,考上同濟醫科大學,實現了當醫生救死扶傷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