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孝順媳婦為婆婆梳頭14年 落髮收集一大袋(圖) (轉載)

作者:rongrongrong  於 2011-2-17 10: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孝順媳婦為婆婆梳頭14年 落髮收集一大袋(圖)
2011年02月17日 燕趙都市報 
婆婆珍愛自己的頭髮,兒媳就天天把落髮收藏起來,14年竟收藏了一大袋。 婆婆珍愛自己的頭髮,兒媳就天天把落髮收藏起來,14年竟收藏了一大袋。

  本報記者 祁勝勇 文/圖

  在青縣,一位孝順兒媳,14年來每天給婆婆梳頭洗腳;婆婆珍愛自己的頭髮,兒媳就天天把落髮收藏起來,14年竟收藏了一大袋。姚淑華說,「我要給兒孫們做個榜樣,讓他們看看當年我是怎麼孝順老人的。」

  精心為婆婆梳頭14年

  姚淑華今年50歲,是青縣清州鎮西街村的一位普通家庭婦女,她上有84歲的婆婆,兒子已娶妻生子,她也是位婆婆。

  84歲的老太太一身整潔的唐裝,皮鞋被姚淑華擦得鋥亮。特別是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老人對記者說,「都虧了我這個媳婦,這樣的媳婦天底下難找,你們真得好好誇誇她。」老人很自豪,讓姚淑華拿出了一個大袋子,倒在桌子上,令人震驚的是,是一團團的頭髮,有黑色的、灰色的,還有白色的,「都是媳婦給我攢的。」

  姚淑華告訴記者,14年前,老人年紀大了,她就搬過來和老人同住,老人特別「稀罕」自己的頭髮,姚淑華就每天給她梳頭。14年堅持下來,婆婆儘管已經84歲,頭腦仍非常靈敏。

  婆媳24年未紅過一次臉

  姚淑華像伺候嬰兒一樣伺候婆婆,她說,人老了,就得像對嬰兒一樣精心照顧。

  每天早晨5時30分,姚淑華都到婆婆屋裡,幫著婆婆起床,洗臉、梳頭,然後做飯。老人現在只有一顆牙了,但她說媳婦做的什麼飯她都愛吃,姚淑華說,「這麼多年了,我熟悉老人的生活習慣了。」

  飯如果做得豐盛,姚淑華還會喊上其他兄弟姐妹、以及自己的兒子、媳婦一起陪老人吃,她說,人老了最怕孤單,人多了「搶食」,老人就可以多吃些。

  婆婆說,姚淑華進門24年,沒有和她紅過一次臉。婆媳倆在一起其樂融融。

  婆媳撐起一個大家

  婆媳深情的背後,是24年的互相溫暖的深情。

  24年前,姚淑華嫁到謝家來,家裡只有3間土房。但姚淑華沒有嫌棄婆家窮,她被婆婆的堅強和深厚的母愛所感動。婆婆對姚淑華很疼愛,姚淑華含著淚水對記者說,「我坐月子時,婆婆給我剝了一個月的雞蛋,我婆婆這一輩子非常不容易,她10歲沒了娘,拉著兩個弟弟長大,她這輩子受盡了苦累。」

  丈夫當時在外當兵,為了讓這個貧窮的家儘快走出困境,姚淑華和婆婆商量著,干起一點小買賣——— 打燒餅。姚淑華每天騎著自行車出去賣,婆婆在家裡打燒餅,有時候燒餅賣不動,姚淑華很晚才能回家,每次天黑了,婆婆都在巷子口來回守望她。

  就這樣,婆婆和姚淑華撐起了這個家。

  她是村裡婦女的榜樣

  姚淑華和婆婆一樣,也是個苦出身,一天學都沒有上過,不認識字,但她說,「我腦子裡有東西,明白一點人世間的道理。」比如,在自己的孩子小時,家裡就做兩樣飯,好的給婆婆吃,自己、丈夫、孩子吃差的,她說,「人得往上疼,就像給樹澆水,得往樹根上澆,孩子是樹梢,沒有樹根哪來的樹梢,你天天給樹梢澆水這樹能長得好?」

  除了把家打理得整齊,她還熱心地幫助別人,20多年來,她天天早晨義務清掃近200米的衚衕,還照顧著鄰居家的一位老人。

  西街村婦女主任對記者說,別看姚淑華不識字,但她是村裡婦女的榜樣。

評論 (0 個評論)

rongrongrong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5: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