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不被重視--但還是難以釋懷

作者:mzou  於 2010-3-12 10: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9評論

關鍵詞:

難以釋懷的幾件關於中小學教育的事
   

    這也許是個大題目。想了很多,寫了很久,一直很難表達現象後面的深層思索。

 

    一、太多的班幹部

    兒子的小學、中學是在國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三地交叉度過的。在學校的班級學習中,一個較大的差異是在國外的學校里班上沒有班幹部。你可以是身體殘疾級或有缺陷、你可以不愛學習、你可以是來自單親家庭,但重要的是你仍然是學校里平等、正常的孩子,你也許還被認為是具有其他同學所沒有的天賦。

    在國內的小學班上,我們每班有一批班幹部:正副班長、學習委員、文體委員、勞動委員、各小組長、各科代表,還有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林林總總,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爸媽心中的小太陽們,從小就灌輸上了要「當官」才被說好、當了官才是好樣的不全面的人生目標,學生之間有職位高低之別、管理者和被管理的很大區別,以至於有些人在以後的仕途路上不擇手段去當官。而普通學生中健康的思想、美好的愛心等不被看重而放在了不重要的地位上。

 

二、 頻繁而廣泛的先進評選

    我們的評先進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從小學起,一年當中要經歷幾十次的、各種各樣的先進評比,對有些人來說,一次先進評比是一次學習和進步,可是對於大部分年少的學生來說,每一次評先進都是一次內心的掙扎、一次家長之間的攀比。小小的學生為了爭先進編出謊話,以至於到了社會上「為爭當先進給別人穿小鞋、找麻煩,練就了不少『人事爭鬥』的高手」。

結果是:沒有先進評比,集體衛生、共同衛生、甚至個人衛生、就會出現癱瘓,出現臟、亂、差。在國內和國外看到太多我們這樣的、具體的因果相報的例子了。

 

三.校園下課的鈴聲

    去兒子的小學學校辦理轉學手續,正趕上下課的鈴聲想起,校園裡立刻一片聲高浪起,同學們壓抑不住下課的興奮,爭先恐後的大聲叫喊,幾千人的小學校園被一種無法描述的超級嘈雜聲煙沒了,你大聲,我得更大聲,她得超大聲,否則彼此之間都聽不見說話。如此一來,老師和學生們都習慣了說話要大聲說,甚至要高聲說話,小聲的話不會被聽到和注意到。聽到一聲上課的鈴聲響起,整個校園又是一陣集體性的、絕望似的的大喊大叫,然後,又回到正常狀態。

現在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歷:在火車上、公共汽車上、大飯店裡等公共場所里,甚至在圖書館里、在國外非常安靜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忽視了他人的存在而大聲地與自己認識的人打招呼、打手機,對於來自周圍人抱怨的白眼也熟視無睹,還會白眼回回去、白眼答覆:怎麼啦,我不就接個手機嗎,聲音大有什麼了不起!

我們真的太需要從中小學起,就按下這種「浮躁」和喧嘩、培養社會群體的理性和安靜。

 

四、引導學生們自己做項目

由於太多的考試和競爭,老師們沒時間也沒法引導學生去做他們在思維和想象力極為豐富時期時想做的一些個性化設計、分析、調查、研究。我們要做研究就得等到拿到各種文憑,到了不得不做研究時才開始,這樣一來不知晚了多少年,那種年少創新的激情減少了很多。時間緊,考試急,上課中啟髮式提問少了很多很多,分組和相互討論機會不夠,主動思維、積極思維的練習明顯不足。 

在國外的孩子們,從上小學起,就學習以小組為單位,發下一個題目,分頭上網找資料、做調查、寫報告、做演講、作評論。紐西蘭的小學和中學生分析市場上的果汁Vc 含量,發現商標與成分不符而迫使商家做出反應;設計環保項目得獎的國際大獎;網頁設計,為學校拉贊助、做宣傳;各種探險(如,南極考察)的講演和辯論周會;做木工、手工、烹飪、網上買賣的課程聯繫,等等,獨立思考、獨立動手能力練就了不少。

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研究和發明,在科學、音樂、文學等等領域裡。

 

 

    曾經想寫信給教委提提這事,說說這種令人擔憂的因報結果,有人會說,中國和外國不要比。現在看來,果然,小學生爭當班幹部都開始走後門、拉關係了;在安靜的公共場合下,目中無人的大聲說話、接聽手機成為公認一害;為了評比,弄虛作假都做到了大型建築上了,新建的高樓倒塌時有發生;還有……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真切盼望我們每年從中小學教育中抓好幾件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0-3-12 10:28
你真是認真想過,謝謝寫出來。我看到這邊學校確實相對平等,每月一個先進(他們不叫先進,每年級還會有不一樣的名字),到學期結束每個人都當過一次,而且挺隆重的,每個孩子都有個小本讓大家朝上寫啊畫啊的。
回復 mzou 2010-3-12 10:34
人間的盒子: 你真是認真想過,謝謝寫出來。我看到這邊學校確實相對平等,每月一個先進(他們不叫先進,每年級還會有不一樣的名字),到學期結束每個人都當過一次,而且挺隆重
謝謝盒子。其實想了很久,貼到新浪上,引起人們對教育的很多不滿,但都無能為力解決。
國外的孩子不像國內孩子除了學習壓力大外,還要學會應付「扭曲」的事,但這麼直接的問題不敢提。
問好!
回復 yulinw 2010-3-12 11:24
假大空等等的問題是積重難返,而且是利益之爭,提了也沒有用~~。
很快國內就會組織大批的教育界人士出來「考察」,除了了花錢和作假以外,有多少是有用功呢?我接待過我的同學,她都說:7~~·!沒用!
回復 mzou 2010-3-12 11:41
yulinw: 假大空等等的問題是積重難返,而且是利益之爭,提了也沒有用~~。
很快國內就會組織大批的教育界人士出來「考察」,除了了花錢和作假以外,有多少是有用功
很無奈。連老師都說,我知道每天自欺欺人,也沒辦法。
周末好!
回復 yulinw 2010-3-12 11:42
mzou: 很無奈。連老師都說,我知道每天自欺欺人,也沒辦法。
周末好!
周末愉快
回復 caro 2010-3-12 13:34
(我們每班有一批班幹部:正副班長、學習委員、文體委員、勞動委員、各小組長、各科代表,還有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
現在的小學還搞這一套嗎
回復 mzou 2010-3-12 15:31
caro: (我們每班有一批班幹部:正副班長、學習委員、文體委員、勞動委員、各小組長、各科代表,還有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
現在的小學還搞這一套嗎
也許班級太大了,幹部只多不少。
太多了。
回復 JoanneJyy 2010-3-20 19:07
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個大問題。
回復 mzou 2010-3-21 06:26
JoanneJyy: 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個大問題。
急呀,就是難改。
周末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8: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