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成皋」不是「成臬」---鮑國安飾演雄才大略的曹操時念錯地名

作者:lixixing  於 2010-10-9 09: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史學與小說|通用分類:大話影視|已有3評論

關鍵詞:

 

成皋不是成臬

鮑國安飾演雄才大略的曹操時念錯地名

李西興

2010-10-9

 

    老版《三國》電視劇第六集「連環計」一開始,描述董卓因呂布失利於劉關張,決定把東漢的首都從洛陽遷到長安。曹操率軍追之,中伏敗歸。袁紹設宴為之壓驚。飲宴之間,曹操說:「……我之初衷,是想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臬,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制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衆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這裡,飾演曹操的鮑國安把「成皋」(cheng gao)誤讀為「成臬(cheng nie)

兩漢時的成皋(東漢時亦作成睾,睾是皋的同音假借字)治今河南省滎陽市西18公里汜水鎮虎牢關村西北故成皋城,是秦漢時期中原地區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公元前205至前203年,那場決定漢楚興亡的持久爭奪戰---成皋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另外,「駐丹析」指的是進駐當時南陽郡的丹水(今河南淅川縣荊關鎮一帶)(今河南西峽縣城東一帶)兩縣。老版《三國》劇的字幕里,二字未斷開,容易被觀眾誤解為一地。丹、析兩城位於丹江沿岸,背靠商洛險地,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佔據那裡北上可以震懾關中,如揮師東北,可直下宛、洛。

武關位於陝西省丹鳳縣城東35公里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三秦要塞之稱,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並稱為秦之四塞

 

上述劇中的情節源於《三國志·魏書·太祖紀》:

    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是時紹屯河內,邈、岱、瑁、遺屯酸棗,術屯南陽,伷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袁紹時為渤海太守)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袁術時為後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這段話反映了曹操在與各鎮諸侯並肩時,已具有常人不可及的雄才大略。

李西興案:酸棗即今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該地處豫、兗、冀三州交界,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張良攜刺客用大鐵椎刺殺秦始皇,即原陽縣;漢武帝聽說南進部隊抓住孟嘉,給當地起名獲嘉縣;趙匡胤黃袍加身於封邱縣;關羽誅文丑於延津縣。這些有名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酸棗附近。

 

    《三國演義》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將這段歷史演繹為:

次日,人報曹操追董卓,戰於滎陽,大敗而回。紹令人接至寨中,會眾置酒,與操解悶。飲宴間,操嘆曰: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制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演義》把曹操的這一敗仗的背景作了改變,把曹操的「將據成皋」之舉改為追擊西撤的董卓部。然而滎陽位於洛陽之東數百里。董卓大軍從洛陽撤退長安,怎能經過滎陽,而兵臨洛陽的盟軍之一曹操部,又怎能在追董卓時,「戰於滎陽,大敗而回」呢?這完全是生搬硬套《三國志》里曹操與董卓部將徐榮的滎陽之戰,因而導致地理位置上的錯位。同時把討董戰略原文中的酸棗上讀,也是一個誤失。《三國志》里所謂「酸棗諸將」,即指當時駐紮在酸棗的諸鎮諸侯,見上引《三國志·太祖紀》。又《資治通鑒》卷五十九亦云:「()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治所位於今河北臨漳縣西),給其軍糧,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治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后將軍袁術屯魯陽。」而《演義》把曹操說這段話的時間,改在董卓大軍西撤,諸侯軍已經佔領洛陽之後。所以儘管是照錄《三國志》原文,已失去曹操說這番話的地點(酸棗)背景了。

老版《三國》劇里這一故事情節延續了上述《演義》里的錯誤。

新版《三國》電視劇,把曹操這番話安排在第4集起兵討伐董卓的盟軍會商戰略之時,並作了新的演繹。劇中袁紹雖然是盟主,而曹操卻儼然以盟軍參謀長的地位自居,高談闊論如何討伐董卓。他說:「我十八鎮諸侯可分五路人馬進軍。袁盟主可引一路攻取孟津;孫文台將軍可引一路攻取,公孫()將軍可引一路攻取太谷……」然據史實,孫堅兵屯魯陽,不可能取成皋,公孫瓚則沒有參加討董盟軍。

不過,新版里提到「成皋」時,地名及讀音均不誤。並且修正了《演義》里「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文中的「酸棗」上讀之誤。

    新《三國》的編劇導演,是把曹操關於討伐董卓的戰略演講,與盟軍和西涼華雄軍的對陣穿插演述的。這樣一來,使得反映曹操雄才大略的真實史實,被關羽「杯酒斬華雄」的精彩小說情節所沖淡了。遺憾的是劇中曹操率兵追擊西撤的董卓軍失敗歸來之後,還是說:「我星夜追殺董卓,不料在滎陽遭遇呂布的伏擊……」一仍洛陽去長安須經滎陽的地理錯位之疏失。

    以下順便把上述曹操的討董戰略里涉及的其他幾個地名簡介如下:

    孟津是洛陽北面的門戶。上古時周武王伐紂,曾在這裡會盟諸侯。

敖倉是秦漢時期的重要糧倉,在今河南滎陽東北敖山。地當黃河和濟水分流處。中原漕糧由此輸往關中和北部地區。

    《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所轄有穀城(位於河南洛陽西北)和緱氏(治所在今河南偃師市東南);穀城瀍水出。有函谷關。緱氏有鄔聚。有轘轅關。

    轘轅關位於今河南偃師和登封交界處,在少室、太室兩山之間。具有趨東都、困陽城的重要戰略位置,歷來為兵家之必爭之所轘轅關地勢險峻,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曹操所說的太谷應該就是函谷,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兵家必爭的戰略要

曹操的討董戰略的原意,即由屯兵河內(治懷縣,位於今河南武陟縣西南)的袁紹和屯兵魯陽(今河南魯山縣)的袁術南北夾擊洛陽;駐紮在酸棗的其他各鎮之兵,承擔佔據漕運糧道,並設法控制洛陽西部及北部的戰略要塞,確實是具有深謀遠慮之戰略卓見。可惜的是當時的諸鎮諸侯多不圖進取,除了曹操進取成皋因兵少而失利外,只有以兵從袁術的孫堅部和董卓軍打了幾個硬仗,因而致使當時所謂的討董興漢之舉成為空言。最後,董卓遂得以保存軍事主力西撤關中,而關東各路諸侯也紛呈割據之局面。漢室將亡之趨勢已不可逆轉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ManCreatedGod 2010-10-9 12:08
學習
回復 chocopina 2010-10-11 15:43
學習了。。這個字我也不認識
回復 chocopina 2010-10-11 15:43
第幾聲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7: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