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強誤讀諸葛亮《出師表》
李西興
在中國古籍文獻里,罷有兩個不同的讀音和意思。一是讀為「罷官」之「罷」,二是讀為「疲敝」之「疲」。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說到諸葛亮採納馬謖之言,施行反間計,使得魏帝曹叡將司馬懿削職回鄉,命曹休總督雍、涼軍馬。孔明聞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馬懿總雍、涼之兵。今既中計遭貶,吾有何憂!」次日,後主早朝,大會官僚,孔明出班,上《出師表》一道。表曰:「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罷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筆者案:「益州罷敝」之「罷」,就應該讀作「疲敝」之「疲」。 《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正作「益州疲弊」。
然而在電視劇《老三國》第68集「出師北伐」里,飾演諸葛亮的唐國強,竟把「益州疲弊」誤讀為「罷敝(ba bi)」,聽起來讓有識之士感到有點兒滑稽。
電視劇《新三國》第84集里,飾演諸葛亮的陸毅,沒有再犯「前車之鑑」,而是把「益州罷敝」正確地讀為「疲敝(pi bi)」。
其實,「罷」在古代漢語里常常用為「疲敝」之「疲」。《左傳•僖公十九年》:「民罷而弗堪。」陸德明《經典釋文》云:「罷音皮。」其他的古籍文獻如《呂氏春秋•適威》:「驟戰則民罷。」《戰國策•秦策二》:「夫齊,罷國也。」二例句裡的「罷」,均讀為「疲」。
「罷」下加四點為「熊羆」之「羆」,也讀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