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讀評《聊齋志異》(6)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2-6 19: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毛澤東讀評《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可以當作清朝的史料看

 

()毛澤東讀《聊齋》愛不釋手的原因(續)

 

     第二,《聊齋志異》形象地反映了清代初期的歷史,廣泛地描寫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如果說,毛澤東青少年時代愛讀《聊齋志異》,是因為該書中的一個個人鬼狐自由相戀、自由相愛以及他們熱烈追求幸福生活的愛情傳奇故事的吸引,那麼後來,特別是到了晚年,毛澤東對《聊齋志異》還難以釋手,一讀再讀,就不是因為一個個鬼狐傳奇故事的吸引了,而是因為小說深刻地反映了清代初期的歷史,形象地再現了清代初期的時代社會風貌。

    蒲松齡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 ),歿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是我國清代初期的一位傑出的作家。其代表作就是《聊齋志異》。蒲松齡長期生活在農村,與農民朝夕相處長達幾十年。他對勞動人民的疾苦有深刻的感受,他熟悉農民的心理、願望、風俗、信仰。他的思想感情有和農民相通之處。《聊齋志異》所描寫的有許多都是作者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過的事。

    一個個故事就是那個時代社會政治、生產和生活的一小片投影。蒲松齡構思和創作《聊齋志異》,是從社會基本結構——家庭寫起,從封建家庭內的夫婦妻妾、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公婆妯娌直到族中鄉里、朋友賓客等,甚至妻妾爭寵、兄弟友睦、姊妹易嫁、繼母虐子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描寫,歷史而具體地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內容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微妙的關係。如果說一個故事就是清代初期社會生活的一隅,那麼,全部的《聊齋志異》,就是再現清代初期生活的一幅汪洋恣肆、氣象萬千、世相紛呈、斑斕多彩的歷史畫卷。它非常清晰地向人們展現了當時社會的世態人情、社會習俗、道德風尚、宗教信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聊齋志異》還以鮮明的人民性和清醒的現實主義,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官與民、官與官、豪紳污吏之間的關係,活生生地描畫出平民被貪官虐吏勒索宰割、搜刮蹂躪的真實情景。《聊齋志異》中塑造了諸多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們一個個不同的命運和悲慘的遭遇從一個側面藝術地反映了清代初期的歷史。

縱觀《聊齋志異》全書,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書中大多數故事都體現出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基調。它們一方面把花妖狐鬼和幽冥世界等非現實的幻想事物組織到社會生活中來,又極力把花妖狐鬼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會化,通過人鬼相雜、幽冥相間的生活畫面深刻地反映了現實矛盾;一方面充分利用花妖狐鬼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現實力量,以懲惡揚善,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毛澤東與文藝傳統》,第181)正因為如此,毛澤東認為:「《聊齋》其實是一部社會小說。魯迅把它歸入『怪異小說』,是他在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說法,是搞錯了。」(《天涯萍蹤——記蕭三》,第257 )正因為《聊齋志異》是一部社會小說,形象地反映了清代初期社會的歷史,所以毛澤東一直把它當作清朝的史料來看,而且越看越愛看。

                                                   

    第三,《聊齋志異》的文學藝術價值在中國短篇小說發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毛澤東愛讀《聊齋志異》,除了作品具有的民主性和進步性的思想傾向之外,還與作品獨特的寫作藝術和語言藝術是分不開的。

    對《聊齋志異》的寫作藝術,1939 年在延安時,毛澤東與他的同鄉同學蕭三的一次談話中就作過評說。他說作者主張自由戀愛,在封建社會裡不能明講,乃借鬼狐說教。作者寫戀愛又都是很藝術的,鬼狐都會作詩。(蕭三:《窯洞城》)《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作者筆下的花妖狐魅多具人情。作者的本意不在寫鬼狐,而是借談鬼抒發孤憤之情,通過擬人化的鬼狐社會活動以及它們的言談話語來闡發自己的主張和人生理想。因此,作者描寫的「鬼」、「狐」有的比人還可愛,而且很通人情,很會講道理,對於這一點,研究《聊齋志異》的專家孫一珍寫過這樣一段評述:「蒲松齡在這些花妖狐魅身上,並不突出其物的屬性待證,而是把它們作為社會關係總和的人來描寫。作者將這些幻化的形象,置於人類社會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中,寓意深遠地摹寫了各種人物的人性和人情。它們不僅具有普遍人的形體、外貌和生活經歷,而且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鮮明的個性特證。如《狐諧》中人稱『狐娘子』的女主人公,一直沒有露面,當然談不到什麼肖像描寫,但是她那嚦

嚦的嬌音,詼諧的談吐,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談笑風生,若不經意,把那幾個輕狂的客人,奚落得目瞪口呆。從而使一個爽朗、幽默、才華洋溢的女性形象脫穎而出。《青鳳》中的青鳳,儘管點出她是個怕犬的狐狸,終歸還是把她當作大家閨秀來寫的。她美麗、聰明,對愛情有著嚮往和追求。然而她又顯得那麼拘謹、矜持、溫情脈脈。」(孫一珍:《聊齋志異》,齊魯書社1984 年版,第83 )

    對《聊齋志異》的寫作藝術,清人馮鎮巒在《讀聊齋雜說》一文中也有評說:「人各面目,每篇各具局面,排場不一,意境翻新,令讀者每至一篇,另長一番精神。如福地洞天,別開世界;如太池未央,萬戶千門;如武陵桃源,自辟村落。不似他手,黃茅白葦,令人一覽而盡。」

    《聊齋志異》中,人物形象眾多,但作者對每個人物的掌握和描寫,做到篇篇有新意,人人有特點,個個有個性。描寫的青年婦女達幾十名之多,不僅個個都是那麼漂亮、聰明、熱情、可愛,而且性格彼此各不相同。對人物的描寫,文字也都十分簡練,往往只用幾個字就把少女的美麗、伶俐等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語言藝術方面,《聊齋志異》在我國古典短篇小說集中,也以簡潔、精練著稱。有的學者說,蒲松齡在語言上錘鍊得具有千金不易一字的功力。例如《紅玉》這一篇,作者只用了32 個字,就把馮相如和紅玉月夜初逢,一見鍾情,彼此默默無言而又心心相印的內心活動描寫得維妙維肖!《羅剎海市》的開篇,作者只用了39 個字,就把人物的姓氏、身世、外貌、衣著打扮、性格和愛好等刻畫得栩栩如生。《聊齋志異》在語言藝術方面,除了以簡潔精練、形象生動著稱之外,同時還極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作者凝練的文字,卓越的語言技巧,篤厚的文字功底,使得《聊齋志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更放異彩!

    創作藝術的獨特,語言藝術的高超,使毛澤東對《聊齋志異》一直青睞之至,暇不釋卷。

毛澤東最愛讀《聊齋志異》,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以上列舉的三個方面,只是從作者和作品的方面來分析的,就是這方面的分析,筆者自知也是非常淺薄的。實際上與毛澤東本人的因素如理想追求、文化素養、性格愛好等也是密切相關的。大家都知道的,毛澤東非常愛讀中國歷史,把閱讀中國歷史作為認識和了解中國過去的一條重要的途徑。毛澤東也很愛讀中國古典文學,例如唐詩、宋詞和中國古典小說,這是他認識和了解中國歷史的又一個重要的途徑。《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名著,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清代初期社會的歷史。因此,它博得毛澤東的喜愛,這是很合邏輯的。如果毛澤東主觀上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客觀上的東西再好,也是很難引起他的興趣的。對毛澤東主觀上的原因,筆者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大西洋人 2009-12-6 20:48
創作藝術的獨特,語言藝術的高超,讀聊齋也是我們學習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活動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6: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