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於丹開始追問:孔子是誰?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1-1 07: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

 

從於丹開始追問:孔子是誰?

新浪-劉仰(2008-03-15)

 

    又是那本美國雜誌,搞了一個中國「名人榜」,我就不提它的名字了。近日這個中國「名人榜」上,于丹教授以1000多萬元的收入,名列作家之首。看樣子,美國人總是習慣用錢多錢少,來衡量人或事。不習慣用錢來衡量的人們,自然會對這種排名方式不以為然。因此,于丹教授再次成為議論的對象。

    于丹這幾年名氣挺大,她的幾本暢銷書,我只看過「說莊子」那一本。于丹說《論語》,說「孔子」的電視節目,斷斷續續地看過一些。因此,我沒本事像有些人那樣,給於丹教授一處處地挑硬傷、找毛病,只能很簡單地說,于丹說《論語》、說「孔子」、說「莊子」,確實只能像她自己定位的那樣:僅僅是一種個人心得。問題在於,有心得的人多極了。偏偏于丹的「心得」,近年來傳播最廣,賺錢最多,名氣最大。按照樹大招風的原理,于丹這棵突然躥高的大樹,便被東西南北風吹得東搖西擺,但就是不倒。
    針對於丹的意見、批評並不一樣。有的站在徹底否定孔子的立場,如某個「
哲學烏鴉」;有的站在堅決維護孔子的立場,如義憤填膺的「十博士」。這兩撥原本水火不容的人,針對於丹的態度倒是比較一致,痛罵、批判,置於死地而後快,火藥味都很足。尤其當于丹被外人稱為「女孔子」后,雙方也許都認為,于丹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但是,面對與丹教授最近再次高調登場亮相,貶孔、尊孔兩個陣營,似乎都已經沒有彈藥了。與以前相比,火力減少了些。也有可能是因為,雙方都對於丹失去了興趣。還有一種可能是,面對難以改變的現實,想批于丹的人都意識到,再怎麼批,都沒什麼用。而我一直認為,面對於丹,我們沒必要大動肝火。尤其當于丹教授以收入第一,而在中國作家中排名第一的時候,這種過激的火氣,會讓人懷疑,是否是因為于丹教授發財后引來的嫉妒。
    孔子是
2500多年前的人。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人們對於孔子的態度、評價、解讀各種各樣。孔子生前,處境好的時候,被奉為上賓;處境差的時候,累累如喪家之犬。孔子逝世以後,遭遇也差不多。從尊孔一方來說,有「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有奉若神明的宋明理學,還有要將儒教、孔教定為國教的康有為等。從貶孔一方來說,有出走的墨家,有冷言冷語的老莊,有焚書坑儒的秦始皇,有打倒孔家店的五四運動,還有砸爛孔老二的文革。可以說,從孔子開始收學生、設杏壇那天起,對於孔子及其學說的態度,就一直毀譽褒貶皆存,雲泥高下不同。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在乎,又多了一種于丹教授的「心得」?
    站在尊孔一方,真實的孔子,與漢代大儒眼中的孔子並不一樣;與宋代程朱的「孔孟」也不盡相同;即便是站成一圈、共同簽字畫押猛批于丹的「十博士」,對於孔子的認識,恐怕也不會一模一樣。現代大學者評註孔子的著作很多,即使統統尊孔、擁孔,觀點也是千差萬別。站在貶孔一方,秦始皇的對儒家的看法與五四健將們的看法,也大相徑庭。但是,孔子還是在那裡,人們還是不能忽視他。也許,正是這種對於孔子五花八門的評說,才使得孔子真正的價值得到了體現。
    有些人一直在做一件事情:試圖將孔子從中國人的腦海中抹去,甚至從歷史上抹去。雖然這個念頭註定不可能成功,但是,在歷史的某一階段,他們確實給孔子潑了大量污水。面對無法消除的孔子及其學說,他們眼看難以徹底抹殺,只好採用歪曲、詆毀的賤招。我們不得不承認,
經過文革時期大規模、有系統、別有用心地醜化,孔子及其學說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了罪惡的代名詞。以至於到了今天,還有人繼承著文革的衣缽,對孔子及其學說極盡歪曲、詆毀之能事。因此,他們才會對於丹深惡痛絕。因為,于丹讓人們再次想起了孔子的好。
    也許,于丹理解的孔子,于丹描繪的孔子,在尊孔的飽學之士看來,離真正的孔子及儒學,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于丹對於孔子至少是善意的,她所描繪的孔子,至少不是那個萬惡的形象,而是一個離人們很近的、親切的形象。她重新引起了人們對於孔子的良好興趣。當各種各樣批判于丹的聲音響起的時候,于丹的所作所為,完全有可能促使人們發自內心地問一下:孔子到底是誰?孔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僅僅這一個貢獻,就足以讓那些萬般詆毀孔子的人痛不欲生了。
    對於尊孔者來說,一個曾經被肆意顛倒、惡意污損的孔子,也沒能改變孔子的地位。那麼,一個被膚淺化、表面化的孔子,又有什麼可怕呢?可怕的只是再也沒有人提起孔子。可怕的不是孔子被罵、被歪曲、被膚淺化、電視化,而是被徹底遺忘。
2500多年來,對於孔子的評價林林總總,多了一個于丹的孔子,並不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少了一個于丹的孔子,也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好。雖然于丹的孔子不能盡如人意,但是,如果鋪天蓋地的于丹孔子,能讓更多的人有空突然問一下:孔子是誰?那麼,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有助於儘早洗去幾十年前被惡意塗抹在孔子身上的大量污穢。
    我從來不相信,單憑一個于丹,就能讓人們對於孔子的看法徹底定型。坐在電視機前看于丹的觀眾,看看于丹教授抑揚頓挫地講孔子,總比無所事事好。他們中一定會有很多人,發現於丹的孔子,與另一個孔子不太一樣;他們中一定有很多人,會第一次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那麼智慧的人,叫做孔子;然後,這些人中一定還會有人,離開于丹的「心得」,去尋找自己的孔子心得。因此,我們真的不必把于丹教授妖魔化,就好比我們不必強求中學老師具有博士學位一樣。
    在我開始逐步了解孔子及其學說后,我多次發現,孔子真正的精髓,就是我父親、母親曾經對我說過的某一句簡單的日常話語。我相信,真正的孔子,就存在於那些不起眼的地方。這也就是無論某些人如何瘋狂地詆毀孔子,最終都徒勞無功的原因。于丹也許不能讓人發現博大精深的孔子,但她會讓人們想起歷史記憶中的孔子。她已經告訴人們一個事實:還有那麼多中國人願意善意地了解孔子。這就夠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