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讀評《西遊記》(9)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0-27 05: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

 

毛澤東讀評《西遊記》

---讀《西遊記》,「要看到他們有個堅強的信仰」

 

(9)孫悟空:該她(觀音)一世無夫

《西遊記研究論文集》中,還有童思高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試論<西遊記>的主題思想》。在這篇文章的篇首開頭處,毛澤東也寫了一行批註:「19562月,西南文藝」。「西南文藝」四個字下面還劃了一條浪線。他的意思是說這篇論文原載195622號《西南文藝》雜誌。文後的注「(原載『西南文藝』一九五六年二月號)」是用6號宋體字排印的,「西南文藝」四個字下面毛澤東也劃了一條浪線,「一九五六年」幾個字下面划兩條橫道,「二月號」三個字下面劃一條橫道。文前的批註與文尾划的浪線和道道,意思是一樣的。標題的左上方,毛澤東還用鉛筆劃了三個大圈。作者「童思高」名字下劃了粗粗的兩條橫道。非常醒目的三個大圈和兩條橫道,大概是表明毛澤東一定的心理意向。

這部《西遊記研究論文集》收入的17篇論文,毛澤東在篇前寫批註和在題目上划三個大圈的只有兩篇。一篇是前面說到的張天翼的文章,第二章就是童思高的第一篇。毛澤東在這裡划的三個大圈,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我們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們看到17篇中,只有兩篇題目劃了三個大圈。而這兩篇毛澤東看得最仔細,圈划的各種符號又最多。這不能不說明毛澤東對這兩篇論文的重視,也不能不說明毛澤東對這兩篇論文的喜愛和濃厚的興趣。

對這兩篇論文,毛澤東在閱讀中雖然沒有寫下什麼評價和稱道的話,但是閱讀圈划的具體情形,可以反映出這兩篇論文在這部論文集中的特殊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也反映出毛澤東稱道這兩篇論文的一種心理活動。

    閱讀圈划的實際表明,毛澤東很重視這兩篇論文,很愛讀這兩篇論文。毛澤東閱讀這兩篇論文思想上閃動的火花或受到的啟示、甚至產生的某種共鳴,都滲透或凝聚在他本人圈划的各種符號當中。毛澤東閱讀過程中圈划的種種符號,雖然現在我們還不能知道它所表明的明確涵義,但它是毛澤東在閱讀過程中劃下的,是毛澤東閱讀過程中思維活動的軌跡,是毛澤東讀書實踐的記錄和反映。它對我們研究毛澤東的讀書實踐一定是有幫助的。

下面我們還是來看一看毛澤東閱讀童思高這篇論文圈划的具體情形吧。文章一開頭,有毛澤東寫的「十六世紀」四個字。這是毛澤東對本文第一句「《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出生於明代中葉(約公元一五一○年——一五八○年)」的批註。接著本文作者寫道:「正是明成祖制定嚴刑峻法、殘酷迫害人民的時代」這一句話下面,毛澤東劃了兩條橫道,句末還連劃了兩個圈。

我們知道,毛澤東讀古典小說,不僅當作小說看,而且當作歷史看。他是很注意作品和作者的社會背景的。這裡的圈划,至少也表明了這一點。童思高的這篇論文共分六個部分,毛澤東圈划最多的是第一、二、五、六這四個部分。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引了原著第35回中孫悟空和李老君的一段對話:

    大聖道:「你這老官兒,著實無禮。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試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天去也。」大聖聞言,心中作念道:「這菩薩也老大憊懶!當時解逃老孫,教保唐僧西天取經。我說路途艱澀難行。他曾許我到急難處,親來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語言不的,該他一世無夫!——若不是老官兒親來,我決不與他。既是你這等說,拿去吧。」

   

這段對話,毛澤東在閱讀的時候,每一句下面都劃上了橫道,其中「該他一世無夫」一句,除了划橫道外,句末還連劃了三個圈。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10-27 05:05
謝謝介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9: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