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讀評《西遊記》
---讀《西遊記》,「要看到他們有個堅強的信仰」
(2) 你們連弼馬溫也不讓我們做,我們只好扛槍上山了
說到毛澤東在談話中引用孫悟空的事,王炳南在《陽光普照霧山城》一文中寫過這樣一段回憶:1945年10月,在山城重慶與國民黨蔣介石進行談判期間,毛澤東同國民黨的各種人物進行了接觸。毛澤東認為,國民黨是一個政治聯合體,有左中右之分,不能把他們看成是鐵板一塊。為了促進談判,也要找當權的右派。有一次,毛澤東去見陳立夫。他先從回憶大革命前國共合作的情景談起,然後以孫悟空自況,批評了國民黨十年內戰的反共政策。
毛澤東說:「我們上山打游擊,是國民黨剿共逼出來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不服氣,自己堅定是齊天大聖。可是你們連弼馬溫也不讓我們做,我們只好扛槍上山了。」這裡毛澤東把孫悟空又作為正面人物來宣揚了。
【李西興按:這段話很有文學色彩。最近我觀看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史詩大片---50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2009年6月開播)。這是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六十年而拍攝的,以黃埔三期生楊立青的一生,反映出中國現代史上,國共兩黨自1925年至1949年這段歷史恩怨。抗日戰爭勝利后,時為八路軍方代表的楊立青(孫紅雷飾演),在重慶談判期間和國民黨中央軍的兩個王牌師師長相逢。三人均為黃埔時的同班同學。編劇採用你們連弼馬溫也不讓我們做這段話,作為楊立青的台詞,以批評國民黨方對共產黨人的不公正對待】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在談到準備和南京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的問題時,毛澤東說:「我們希望四月或五月佔領南京,然後在北平召集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並定都北平。我們既然允許談判,就要準備在談判成功以後許多麻煩事情的到來,就要準備一副清醒的頭腦,去對付對方採用孫行者鑽進鐵扇公主肚子里興妖作怪的政策。只要我們精神上有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就可以戰勝任何興妖作怪的孫行者。不論是全面的和平談判,或者局部的和平談判,我們都應當這樣去準備。」(《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36頁)這裡,毛澤東兩次提到孫行者(即孫悟空),也都是作為反面形象來引用的。
《西遊記》第6回中有一個故事,說孫悟空有72變的法術,能夠隨意變為鳥獸蟲魚草木器物,還能變為各種各樣人。有一次,他和天上的皇帝——玉皇大帝的戰將楊二郎相遇。孫悟空變成一物,楊二郎即變降他的一物。雙方變來變去,最後孫悟空變成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成一根旗杆。結果還是被二郎神識破了:「我也曾見廟宇,更不曾見一個旗杆豎在後面的。斷是這畜生弄喧。」毛澤東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有好幾次在講話當中說到這個故事。
1953年9月16日至1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7次會議期間的講話中,在談到梁漱溟的問題時,毛澤東說:「冒充的事,實際上是有的,現在就碰到了。那些人有狐狸尾巴,大家會看得出來的。孫猴子七十二變,有一個困難,就是尾巴不好變。他變成一座廟,把尾巴變作旗杆,結果被楊二郎看出來了。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呢?就是從那個尾巴上看出來的。實際上有這樣一類人,不管他怎樣偽裝,他的尾巴是藏不住的。」(《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111頁)
到了60年代,隨著國際國內客觀情況的變化,毛澤東對孫悟空的「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形象和風采更是稱讚不已,激情「歡呼」。1961年11月17日,寫下的著名詩句:「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就是毛澤東這個時期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露。到了1964年1月,在同安娜·露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毛澤東又借孫悟空這個人物故事,對自己當時的心境和思考作了進一步的表露。他說,同修正主義鬥爭的轉折點,是1963年7月14日蘇共中央公開信對中國的攻擊。「從那時起,我們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我們丟掉了天條!記住,永遠不要把天條看得太重了,我們必須走自己的革命道路。」(安娜·露易斯·斯特朗:《必須走自己的革命道路——與毛澤東的一次談話》曹力鐵譯, 黨史文匯》198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