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讀評《水滸》
---「《水滸》要當作一部政治書看」
(10)從政策和策略視角閱讀《水滸》
政策和策略的視角。這是毛澤東閱讀《水滸》的又一個重要特點。《水滸》不是講政策和策略的專著。但是,《水滸》中描寫梁山農民的革命鬥爭,有的是很講政策,很注意鬥爭的政策和策略。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毛澤東在閱讀過程中,很注意從政策和策略這個視角,採擷《水滸》中的有關的描寫,融於我們的工作實際,啟發和教育我們的同志。
1942年11月12日,毛澤東在西北局高幹會上,逐條講解斯大林關於布爾什維克化的12條,其中的第七條主要是談講求革命性和靈活性的結合,他由此聯繫到我們黨的統一戰線,聯繫到要善於採取合法的秘密的鬥爭策略。毛澤東說:
《水滸傳》上的祝家莊,兩次都打不進去。第三次打進去了,因為搞了木馬計。有一批人假裝合作打宋江,祝家莊便歡迎得很,相信他們。這是合法的。但這批人暗中準備非法鬥爭。等到宋江打到面前,內部就起來暴動。革命沒有內部變化是不行的。中國的三打祝家莊,外國的新木馬計,都是這樣。單單採取合法鬥爭這一形式就不行。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打、二打,為什麼打不進去?《水滸傳》的作者寫得非常好,寫得完全符合事實。我們對敵人如此,敵人對我們也是如此。(《毛澤東與文藝傳統》,第161—162頁)
說到毛澤東從政策和策略的視角閱讀《水滸》,我們從1945年4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談話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城市工作與根據地工作同等重要時,就用《水滸》上的例子加以說明。他說:梁山泊也做城市工作,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做城市工作的。這裡毛澤東又一次提到「三打祝家莊」,他頗有感觸地說:祝家莊沒有城市工作就打不下來。在談到軍隊要儘可能擴大同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這一政策時,他又想到了《水滸》里梁山泊的例子。他說:我們有飯大家吃,有敵人大家打。發餉是沒有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還實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七搞八搞便成了「正果」。《水滸》里梁山泊就實行了這個政策。他們的內部政治工作相當好。但也有毛病,他們裡面有大地主大土豪,沒有整風。那個盧俊義是逼上去的,是命令主義強迫人家上梁山。因為他不是自願的,後來還是反革命了。
哲學的視角,政治的視角,工作方式、方法的視角,政策和策略的視角,這是毛澤東閱讀《水滸》的主要的視角。除這些視角外,還有社會歷史的視角,經濟的視角,人物塑造和語言運用的視角,等等,這裡不再贅述。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客觀環境,不同的革命鬥爭和不同的工作實際,毛澤東閱讀《水滸》的視角是不同的。《水滸》固然不是百科全書,但是,毛澤東能從不同的視角去閱讀、去研究,從不同的視角去解釋,去運用。因此,往往起到閱讀其他政治、理論讀物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閱讀其他政治、理論讀物收不到的效果。這是毛澤東閱讀《水滸》的最根本的特點,也是毛澤東晚年愛讀《水滸》的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