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讀評《水滸》
---「《水滸》要當作一部政治書看」
(4)毛澤東最愛看《金聖嘆批改水滸傳》
1964年8月3日,逄先知送給毛澤東的那部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影印貫華堂原本《金聖嘆批改水滸傳》,是毛澤東最喜愛看的版本之一。70年代,他還先後兩次看過這部《水滸傳》。一次是1971年8月3日,這天上午大約10點多鐘,高碧岑告訴筆者,說首長要看《水滸》,要筆者趕快找出一部送去。高碧岑是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的一般幹部。徐業夫生病後,組織上調他來接替徐秘書的工作。因為高秘書來到主席身邊工作時間也不長,對主席讀書的具體情況知道得也不細。所以這次主席要看《水滸》,他也不太清楚主席要看什麼版本的《水滸》。我們給主席管理圖書的時間也不太長。對主席讀書的習慣和要求等我們更是知之甚少。不過《水滸》這部書筆者還是知道的,在學校里也讀過。接了高秘書的電話后,我們很快在主席圖書中找出一部平裝本《水滸》。當時筆者頭腦里想的,只是「主席要看《水滸》,趕快找出一部送去」。所以我們就毫不猶豫地很快送到了游泳池毛澤東住地,交給了高秘書。從游泳池回到筆者的辦公室后,屁股在椅子上還沒有坐穩,電話鈴聲又急促地響起來了。筆者一拿起電話,高秘書倉促的聲音就傳進了耳朵:「首長說他不是要這種版本的《水滸》。他要的是他幾年前看過的線裝本金聖嘆批改的《水滸》。」當時,筆者只知道有《水滸》這部小說,不知道還有金聖嘆批改的《水滸》。既然幾年前看過,說明這部書可能還在他的書房裡。放下電話,急忙到主席書庫。因為主席要的是線裝本的《水滸》,所以,筆者就徑直來到放線裝書的屋內。當時,主席的圖書平裝和線裝是分開存放的。線裝部分是按照經、史、子、集四大部分類,一類的圖書大多放在一起。管理圖書的同志都知道這一點。這主要是為查找使用方便。《水滸》和《紅樓夢》等這些歷史小說,我們記得當時一共放了滿滿的兩個書櫃。為了查找方便,書櫃外面我們分別都貼有標籤,一看標鑒就知道櫃內放的是什麼書。來到放線裝書的屋內,我們很快找到了放小說的書櫃,打開書櫃,從上往下一層一層查看。不一會就在這個書櫃的底下兩層,看到了好幾種版本的《水滸》。仔細一翻,還真有一種叫《金聖嘆批改水滸傳》。找到了主席要看的書,心中是很高興的。在「毛主席用書登記本」上登記后,我們將它急忙送交高秘書。心想:「這下不會錯了!」高秘書說:「你們送來正好。首長在等著看呢。」
第二次,是1972年2月1日,主席又要看《金聖嘆批改水滸傳》。因為有了上一次的實踐,所以這一次就比較熟悉了。但是這一次又不同於上次。上一次主席指名要看的是這部書,看后也沒再要看別的版本的《水滸》。這一次,筆者把這部書送給他之後,第二天晚上,徐秘書就告訴我們:「首長還要看別的版本的《水滸》,要找線裝本,字大一些的。」毛澤東自己的存書中,還有幾種版本的《水滸》,是線裝本,但字都比較小。此情況向主席彙報之後,主席讓我們再到北京圖書館或者其他的圖書館去找一找。第二天,即2月3日,我們到北京琉璃廠中國書店,找了一部線裝本《第五才子書水滸傳》(70回本,上海同文書局版,16冊)字也比較大。巧得很,這部《水滸》也是金聖嘆評點過的。我們又到首都圖書館借來一部《全像繪
圖評註水滸全傳》(上海掃葉山房1924年版,12冊)。后一種,主席翻看后第二天即2月4日就退回來了。前一種《第五才子書水滸傳》,主席一直留在身邊,默默伴隨著他度過終身。我們知道,毛澤東晚年看過不少版本的《水滸傳》。但是,他最愛看的版本,就要數金聖嘆批改的《水滸》了。不過,主席對金聖嘆「腰斬」《水滸》是不滿意的。他說,金聖嘆砍掉《水滸傳》的後半部分「不真實」。對於這一點,後面還將較詳細地介紹。
1972年1月6日,陳毅元帥因病逝世。1月8日,毛澤東親筆簽發了陳毅的悼詞。1月10日下午,大病初癒身體還很虛弱的毛澤東,穿著睡衣突然來到八寶山,參加陳毅的追悼會。從參加陳毅追悼會回來后,毛澤東又大病了一場。2月初,他身體還未康復,就要看《水滸》。看了《金聖嘆批改水滸傳》,還要看《第五才子書水滸傳》。是受「武松打虎」、「柴進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三打祝家莊」和「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等許多英雄的故事的吸引呢?還是對這位英勇善戰、功績卓著、大度豁達、爽直忠誠的詩友,遭林彪一夥的迫害之死而心中不平、不安、不忍,同時又對陳毅深情地思念呢?是要看小說、讀故事,重溫歷史呢?還是要藉此消除心中的不安,調節一下大腦呢?這裡筆者也是難於說清的。反正,毛澤東當時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矛盾的,也是非常寂寞、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