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名單出爐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0-8 21: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3評論

關鍵詞:

 

新中國60年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


名單出爐


2009年9月29日 中國圖書商報


    由中國圖書商報和中國出版科研所聯合主辦的「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評選活動,於今年10月啟動以來,經過專家學者、出版人、讀者和網友的共同推選和反覆推敲,「600本書」入選名單終於揭曉。這600本書,都以不同姿態影響和改變了幾代中國人,在中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程。活動總策劃人,中國圖書商報社社長、總編輯孫月沐表示:這將是一份難得的留名存照,也可以視作是一份60年來家庭理想藏書書目,為我國國民閱讀推展和海外讀者提供權威的閱讀指南。
    從2007年年底起,中國圖書商報就著手策劃「新中國60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系列推展活動。2008年,中國圖書商報成功策劃並舉辦了「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系列推介活動,並推出「聚焦書業30年」書系--《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30年中國人閱讀心靈史》和《30年中國暢銷書史》。為了充分體現1949~1978年間中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和觀念的時代特色,組委會從浩瀚書海中選出了該時段政治理論讀物類、文學類、哲學政治經濟學類、文史類、科技類、生活文教類、少兒讀物類、連環畫漫畫類等各個類別的經典作品近300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鑒於其在我國及全球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組委會評出《毛澤東選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作為「特別推薦」提供給廣大讀者。另外,為了照應新近出版的好書,組委會還特別從2008~2009年度出版的新書中,精挑細選了部分優秀作品,如《暮光之城》等,補充入選其中。敬請讀者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在10月推出《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60年中國人的閱讀心靈史》(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二書時,予以考慮收錄。
中國圖書商報社社長、總編輯孫月沐感慨萬端:「整個推選活動背後,充滿的是對推選標準激烈爭辯、爭議乃至爭吵的氛圍,還有回顧歷史,觸摸歷史的萬千思緒。當然更有為我國國民閱讀推展和海外讀者提供一份權威閱讀指南書目的成就與自豪感。」

    推選:一場跨越時空的接力賽跑
    2008年,改革開放30周年的紀念;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大慶。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系列推展活動組委會主任,中國出版集團總裁聶震寧認為,通過推選,回顧和梳理60年閱讀,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線始終貫穿其中,一條文化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新中國成立后,文化參與者們以一種開闊的視野和與時俱進的態度,取得了很大成就。儘管「文革」10年,文化建設受到嚴重影響,但一進入新時期,重新回到文化建設繼承和創新的主線,又迸發出強勁的文化創造力和生長力。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改革開放首先有撥亂反正的作用,又有改革創新和開放搞活的歷史性意義。因此記住60年歷史,明白改革開放不是憑空而來,按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線發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梳理新中國60年經歷的重大變遷,重溫我們的精神歷程和文化歷程。」中國圖書商報社社長、總編輯孫月沐說,中國圖書商報立足書業,站在媒體的角度,記錄出版業和閱讀界的60年,意義毋庸置疑:「由於改革開放30年紀念在前,新中國60年大慶在後,因此推選分為兩個階段。以1978年作為分水嶺,2008年推選的是1979~2008年上半年最具影響力的圖書,2009年推選的是1949~1978年最具影響力的圖書,然後適當補充近1年發行量大影響力強的書籍。」
    2008年1月,中國圖書商報啟動系列專題報道,圍繞30年中國出版發行業改革發展以及閱讀文化流變,推出「改革開放激蕩書業30年歷史煙雲」專題報道。這是中央和各部委報紙中首家如此大規模反映改革開放30年主題的專題策劃,在業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2008年9月8日,「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系列推介活動在北京正式對外發布。消息一公布,不僅在出版界文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受到了全國以及海外華文媒體的高度關注。
    12月8日,「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入選書目揭曉,《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上百家全國媒體,以及海外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等數千家網站,進行了轉載。媒體轉載率高達上千家。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推選結果,並沒有引起讀者較大的反彈與非議,認為推選實現了學術思想與大眾閱讀的契合,推選標準嚴密,既兼顧到了學術影響力又考慮到大眾暢銷。
    2009年1月6日,在北京圖書大廈,「聚焦30年書系」--《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30年中國人的閱讀心靈史》、《30年中國暢銷書史》(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定價依次為32.00元、42.00元、45.00元)吸引了到場的出版界人士和普通讀者。同時,中國圖書商報社還為推選出的十大年度閱讀推廣人/機構頒發「公共閱讀推廣獎」,並舉行首屆中國公共閱讀文化論壇,政府官員、出版人、民間閱讀推廣人,對於中國國民閱讀以及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都談了自己的感受與困惑。大家獻計獻策。
    時至今日,關於推選活動和這3本書的出版消息的網路轉載已逾百萬,並且還在不斷攀升,以致新浪網等門戶網站,要求將有關內容再予發布和連載。許多網友都以「30年最具影響力的書,你讀過多少」的自我追問,來審視與檢查自己的閱讀。許多網友都紛紛留言,稱入選書目甚至提名書目「星光燦爛」。
    「這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對於新中國成立60年最好的紀念,還是喚起人們心靈的追憶。」孫月沐表示:「正是因為書業、因為出版、因為閱讀所具有的獨特的心靈史意義,我們自然有了將『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系列推展活動向前30年上溯,串聯『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系列推展活動完整鏈條的動議,並作為姊妹篇繼續編輯出版《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60年中國人的閱讀心靈史》。此舉既滿足讀者的強烈要求,也是向新中國成立60年的獻禮,更是一個媒體的責任所在。」
    推選1949~1978年和近1年來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無疑,這是一場更艱巨的任務。因為時代風雲變幻,許多曾經風靡一時引起過閱讀風潮的書籍,都已經淹沒在故紙堆或歷史的塵埃中,使得搜索和考證工作變得異常艱巨。
    2009年5月中旬,「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系列推展活動組委會成立,聶震寧擔任組委會主任。為了真實反映新中國前30年出版與閱讀的真實情況,他提出了許多具體指導意見。譬如版本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中最先出版的。《人民日報》還為此發表社論。因此《水滸傳》版本先後的選擇就有特殊意義。《莎士比亞全集》在前30年裡已經出版,這表明新中國剛成立之初,在文化上的開放姿態。
    2009年8月25日,經過專家評委、出版人、讀者、藏書家投票,由中國圖書商報社和中國出版科研所聯合推出「『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首批推薦備選書目」(詳見2009年8月25日第1582期《中國圖書商報•中國閱讀周刊》第1、4版),並在新浪網、中國圖書商報網、中國出版網等網站公布,正式啟動「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種書」推選活動,接受網友投票評議。同時,接受手機、電子郵件和來信投票。再根據網路和報紙、手機等投票情況,由專家委員會和組委會最終決定前30年和近一年來的入圍名單(詳見2009年9月15日第1588期《中國圖書商報•中國閱讀周刊》第2版)。
    「『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首批推薦備選書目」發布之後,又在出版界和閱讀界引起了很大反響。中國國家圖書館專門打電話,表達了對這一活動的高度讚許之意,並表示要高度關注活動進展。看到書目的讀者、專家、出版社和藏書家在紛紛投票之餘,又提供了一些資訊,拾遺補憾。2009年9月15日,中國圖書商報發布了「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第二批推薦備選書目。
    2009年9月29日,「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書目出爐。此次入選書目,除反映前30年和近1年來出版的政治理論讀物類、文學類、哲學政治經濟類、文史類、科技類、少年讀物類、生活文教類圖書外,還特意把2008年12月公布的「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入選書目一併呈現,由此充分體現了前後30年中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和觀念的時代特色。組委會並對一些專門的細分出版現象,如連環畫出版、樣板戲、俄蘇文學等閱讀風潮,加以審視與反思。此外,對「文革」10年期間出版的具有廣泛社會政治影響的出版物也擬加以研究。

    遴選標準:意識形態、時間跨度、時代思潮等因素成為推選最大考驗
    2009年推選稟承了2008年「客觀、公正」的宗旨,孫月沐也坦承:「由於2008年推選的巨大成功,因此今年的推選,想進入入選書目的出版社、作家更加積極。但我們希望推選能達到公平、公正、公開,推選出來的書能充分反映出版界、閱讀界的風貌。大浪淘沙,在海量的書目里把真正值得閱讀的好書推介給大家。」
與2008年「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書」的推選相比,推選1949~1978年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專家評委們經受的「為難」和「痛苦」顯然要稍輕一些。由於改革開放30年出版文化空前繁榮,因此關於「怎麼界定有影響力的書」的標準問題讓專家評委備受困擾。今年這個問題也同樣存在。此外,關於「同一個作家是否只能選一本、要持續多長時間才能算有影響力、叢書如何推選、相同性質相同地位的書究竟選哪一本」等問題,與2008年推選標準一致,原則上一個作者只能入選一本;對人們當時的價值觀或者思想產生了巨大衝擊的作品應當入選;相同性質相同地位的書沒有入選的在提名書目里推薦。當然,推選前30年的書,對於評委和組委會來說,更多的考驗還來自於時間跨度、政治因素與時代思潮,因此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作特別說明:

    專家評委陣容為何發生變化?
與2008年以文學評論家和學者為主組成的專家評委陣容不同,2009年推選的專家評委,有不少老一輩的出版人和學者。如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吳道弘、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陸本瑞、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原常務副所長方厚樞、中國青年出版社原副總編輯鄭一奇、中國科學院系統研究所研究員胡作玄。他們都親歷和見證過1949年到1978年的出版與閱讀風貌。幾位專家評委特別認真,在組委會提供的初選書目的基礎上,他們憑著自己的記憶或者查閱資料,又做了許多補充。方厚樞告訴記者,他提供的都是出版年鑒記錄的發行量過50萬冊的書目,「當然,發行50萬冊以下,也有好書。但發行量大小,至少說明了其影響。」而陸本瑞表示出了遺珠之憾。從60年浩如煙海的圖書里選幾百本書,不得不忍痛割愛:「其實還有好多書值得推薦。」為了盡量真實地還原當時的閱讀狀況,吳道弘與鄭一奇兩位老出版家,反覆討論和琢磨。胡作玄是數學家,他提供的哲學、社會科學類書單摒棄了專業偏見,顯得更加客觀。

    普遍性、經典性和時代性如何統一?
    文學評論家謝有順認為,既然是一份提供給大眾的推薦書單,應考慮所推薦的圖書,具有普遍性、經典性和時代性。所謂普遍性,是指語言要朴白、有韻味,話題或形象要吸引人;所謂經典性,是指經過了一定的時間選擇之後,依然還能被人記起的那部分;所謂時代性,是指價值觀到現在還新鮮、還有魅力。
但普遍性、經典性和時代性,又該如何統一呢?任何一個時代的閱讀,都有其特定的語境。既然社會、政治和文化的語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當然很難認同在30年前的語境下出現的圖書,甚至有的將之忘卻。因此出現了前30年非常有影響力的圖書,在後30年卻不怎麼暢銷的現象。那麼這些書是否應該入選?這難住了組委會成員。譬如1960年代轟動一時的《三探紅魚洞》最後落選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在時間的流逝中沉澱下來。在近30年來,基本無人提及。

    后30年入選的是否還能在前30年入選?
在進行「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1949~1978年)」推選之初,組委會討論推選標準的時候,就規定入選「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書」的書目,不能再次入選。但在後來的推選過程中,發現有些書在新中國成立60年當中,自始至終都受到讀者的歡迎,顯示出了經典的生命力。譬如魯迅,作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化巨人,直面人生的勇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考慮到《魯迅全集》產生的啟示與鼓舞作用,不能迴避其在前30年的影響力;《紅岩》自1961年出版,再版了20多次,發行量高達800多萬冊。在1990年代末舉辦的「渣滓洞」革命烈士事迹全國巡展中,《紅岩》跨越時空的精神魅力再次感動了讀者。至今,成為經久不衰的暢銷書。鑒於以上種種因素,最後組委會決定把《魯迅全集》、《紅岩》、《中國建築史》、《工程式控制制論》、《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十萬個為什麼》、《西方美學史》等幾十種書,作為新中國60年生命力長久的書籍,再次入選,以客觀反映前後30年社會閱讀的真實圖景。

    政治理論讀物、樣板戲、灰皮書、連環畫等獨特閱讀現象如何呈現?
    此次推選,有一個鮮明的特色是,把政治理論讀物、灰皮書、樣板戲、小人書等這些當代不常見的書重新分門別類地呈現出來。
小人書是深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產物,在其最為鼎盛的年代,一年最高發行總量超過8億冊。當曾經影響億萬讀者的小人書,僅僅變成了收藏家眼中的藏品時,重新回顧一下入選連環畫書目,一定能找回童年的美好時光。鄭一奇介紹,1967年五六月間《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海港》、《龍江頌》等8個樣板戲在北京公演。毛澤東提出了「樣板戲要提高,也要普及」的任務。這樣出版樣板戲劇本、畫冊成為緊急任務,由此產生了閱讀「樣板戲」的風潮。10年「文革」,出版生產力受到極其嚴重的摧殘與破壞,出版的真實狀況又是怎樣的呢?為了客觀反映歷史,同時,也為歷史多角度研究提供反面鏡子,組委會還就「文革」10年期間出版的具有廣泛社會政治影響的出版物,作為專題加以研究。這些特殊時期的特殊出版物,當然不宜作為大眾閱讀推廣的書目。但為了體現歷史的真實烙印,組委會列出相關書目,以便大家研究批判,了解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

    個人體驗與個人記憶如何與大眾閱讀結合起來?
正如胡作玄強調的那樣,評委的閱讀取向,要與個體的閱讀取向,天衣無縫地對接起來,似乎難度很大。一本書在一個人的心目中存在,但不代表能在一個集體的心目中存在。鄭一奇也有同感。由於每個人的經歷和學術研究的方向不一樣,使得閱讀取向各有千秋。「我推薦了吳晗主編的《外國歷史小叢書》和《中國歷史小叢書》,但最後並沒有入選。」

    近幾年的好書還來不及等待時間檢驗怎麼辦?
    既然是推選新中國成立60年的好書,那麼近幾年出版的新作肯定要照顧到。這讓評委們犯難。有些書還來不及等待時間檢驗,怎麼辦呢?組委會最後決定,對發行量、影響力比較大又有潛力的作品,適當入選。譬如《暮光之城》、《朗讀者》、《冒險小王子》等新近出版的書。他們或者引起了閱讀風潮,或者以其本土原創的潛力而入選。
    值得指出的是,60年來意識形態方面的巨大變化、時間跨度,以及對當年具體出版物政治傾向的把握尺度和版本釐清等問題,肯定避免不了掛一漏萬的遺憾。因此有些讀者可能會質疑,認為還有一些曾經風靡一時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書沒有進入入選書目。因此組委會在600種入選書目之外,另附錄了提名書目,讀者可以重點關注。但需要說明的是,畢竟60年的時空跨度較大,何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閱讀風尚。有些圖書是屬於一個時代或一個時段的,有些圖書是可以一代一代接著去讀的。組委會強調,梳理出6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書,是希望引領讀者重溫過去。入選、提名書目都僅限於中國大陸出版。
    意義:推展國民閱讀提供權威閱讀指南
    600本入選書目與提名書目的公布,為波瀾壯闊的60年出版界、閱讀界呈現了一個全維概覽的書海景觀。而中國圖書商報作為享譽中國書業的權威媒體,與作為國家級出版科研機構的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強強聯手,確保了此一盛舉具有更厚重的理性和科研色彩。
    孫月沐介紹,推選「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的初衷,是因為中國圖書商報作為中國書業權威媒體,多年來不遺餘力地關注書業,推進閱讀,給讀者介紹了各種書籍,有效地引導大家讀好書,是權威書業媒體的天職與責任;其次,借60年重溫中國書業和中國國民閱讀重大變遷之際,為廣大讀者提供一份充實、可讀、權威的書單,本身就是一件意義重大且沒有人嘗試過的舉動。「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歷史存照,也可以視作是一份60年來家庭理想藏書書目,為我國國民閱讀推展和海外讀者提供權威的閱讀指南。」
    中國出版科研所所長郝振省認為,這一活動,在廣度、深度、權威性、專業性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不僅對出版業自身具有成果總結性的意味,而且,將引發社會性的關注,直接有利於當下讀者對60年以及今後中國公共閱讀文化的意識培育與行為養成。
    據悉,「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推選公布之後,組委會還將推出「聚焦書業60年」書系,《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60年中國人的閱讀心靈史》即將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與此同時,中國圖書商報社將在2008年舉辦首屆中國公共閱讀文化論壇引起巨大反響的基礎上,與中國出版科研所一起舉辦「60年中國公共閱讀文化論壇」,將在論壇上推出一批閱讀研究專題成果,並推進學術界、出版界和社會各界對中國公共閱讀文化建設的重視。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10-8 21:55
謝謝
回復 薩滿 2009-10-8 22:02
sf
回復 buweizhai 2009-10-9 03:42
哇。六百本!

還好有不少專業書,不用看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13: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