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孔慶東談中國傳統的仁俠精神(下)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0-5 11: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孔慶東談中國傳統的仁俠精神(下)

 

    () 關於「普世價值」

() 中華民族固有的仁義道德,才是普世價值

() 俠義精神來源於人性

    () 儒家的「仁」講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 中國的「仁」和西方的「愛」

    () 「人民公僕」與「愛民如子」

() 仁是高層次的一種人性

    () 雷鋒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大的俠

() 美國對自己的危機是年年講、天天講

 

轉帖自《仁俠精神不能丟———與學者孔慶東對話》

【新浪-孔慶東】2009-9-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a3610100f2mm.html~type=v5_one&label=rela_articletagpub 

 

() 中國的「仁」和西方的「愛」

    《中國社會科學院報》:有人認為中國的「仁」和西方的「愛」是同一個意思。

孔:「仁」不是西方講的愛。中國八十年代有一首歌,叫做《讓世界充滿愛》。我們中國人多好啊,讓世界充滿愛。我們就這樣愛了30年,愛來愛去,愛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為什麼我們自從唱這個歌以後,就沒有仁了?仁和愛有相通之處,但是不等同。按照西方人的觀念,你愛一個人的前提,是你喜歡他。你喜歡的東西,你就對它好。你喜歡的人,你才對他好。在中國古人看來,這是低層次的。仁的起源比愛要博大得多。仁講的是,不管這個對象你是否喜歡,即使不喜歡他,也要幫助他、關心他。因為他是生命。所以孔子講仁者愛人,不是西方的喜歡了以後才愛。某個國家的制度,我們不贊同;他們的領導人,我們不喜歡;難道我們就整天罵人家是流氓國家,整天封鎖人家,污衊人家,尋機侵略霸佔人家嗎?中國古代兩個人談戀愛,不會說「我愛你」。因為愛在中國古代,可能不是一個正面的詞。愛一個東西,就好像是一種貪戀,是一種貪取,是一種私心的表現。而仁是博大、公正的。中國古代,夫妻之間不講愛,而是講「恩愛」。這個恩愛,是一種憐惜,其重點在於「恩」。所以,這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認為,人間必須要有這個仁。沒有這個仁,什麼都支撐不了。

 

() 「人民公僕」與「愛民如子」

由仁出發,孟子講政府要施仁政。你們被選為政府的官員了,或者自己爬上去的也行,在你們眼中,老百姓是生命,不要說什麼「我們是人民的公僕」這些玄妙的話。中國古人,從來不說政府是我們的僕人。這麼說反而會掩蓋很多問題。實際上,他還是管著你、控制著你。古人堂堂正正地講,政府是我們的父母官,我們就是你的子民。講得很直接,你們就是管我們的。我們就是聽你們的。統治者們聽著,現在我們給你當兒子了,你怎麼對待你的兒子?我們可能不願意接受這種說法。但古人是這麼講的。你對你的兒女不施行仁嗎?你要講成公僕,那就壞了。僕人是可以偷主人東西的。僕人有一天趁你不在家,還可能跟你老婆發生關係呢!僕人是什麼事都可以做的。所以古人講得很實在。這叫施仁政。儒家不講不切實際的東西。我們看古代的許多好官,在他的心裡,老百姓就是他的孩子。所以古代的好官,會得到一塊匾,叫「愛民如子」。我們現代,如果說愛民如子,很多朋友就會批判。說不對啊,怎麼能是父親和兒子的關係呢?但是這個封建思想是很切合實際的。你能夠愛民如子,就不錯了。而且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古代的大多數官員,並不能做到愛民如子。所以少數能夠做到愛民如子的官,老百姓都不讓他走。

 

() 仁是高層次的一種人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報》:您認為仁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還是人性本身。

孔:今天是一個大講人性論的時代。各種媒體上,充斥著「人性」。但是那些喧囂的「人性」是偏頗的、是片面的。往往是只強調人性的低層次的部分。人性是一個整體。如果咬文嚼字的話,人表現出來的所有的特性都是人性。所以人性就有高有低。貪生怕死、欺軟怕硬是人性,但是助人為樂、大義凜然就不是人性?我們近30年來,只把人的低層次的東西叫人性,把高層次的東西叫非人性。比如說革命烈士的表現,就不是人性嗎?那是高尚的人性。一個好的社會,是應該承認人的低層次需求的合理性,但是要鼓勵人往高層次去走。你不能說,這個人為了自己吃喝玩樂,就可以出賣祖國、出賣朋友,就可以不見義勇為。仁作為一種人性,是高層次的東西,人本來是有的。有了這個仁,把它發揮出來,就變成了義,就是俠義的義。這個義經常跟俠結合起來。為什麼呢?俠和義都是講為別人做事,為別人好。但是這個俠,側重在這樣一點,就是為別人作出犧牲。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惜犧牲,這是俠的特性。我想我們多數人,在不犧牲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可能都願意幫助別人。這是我們的本性。四川地震,我們都在單位捐了錢,這都是善舉。但這不是俠。俠是幫助別人做事,不惜犧牲自己。這個犧牲,包括犧牲時間、錢財、精力,最高的是犧牲生命,還有犧牲榮譽。所以最偉大的俠就是烈士,就是那些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犧牲的人。大俠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我們都可以做到犧牲自己的一點時間、精力去幫助別人。在今年的大地震中,中國就湧現出了為數眾多的「俠」。有的冒著生命危險,有的人為此失戀,有的人還受了傷。這些人是英雄。俠是講實踐的,所以跟儒互補。儒家思想到了晚期,不與俠結合了,它就僵化了。人們還是從小就讀孔孟之書,為什麼這個社會不行了?就是因為空讀。人能夠做到為了他人去行義、行俠,自然就可以生出禮智信。其他這幾個概念,都是為了仁義服務的。為了能夠更好的做仁義之事,所以待人要講禮,處世要講智,做事情要講誠信。我們這30年來片面強調個人主義,結果仁義禮智信都被破壞了。破壞了之後,再誣賴到集體主義頭上。這是雙重的誣賴。現在社會裡沒有,也沒有勇。我們就剩下一個赤裸裸的武,武俠裡邊脫離了俠的那個武。脫離俠的武是最危險的。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可以說就是一個有武無俠的世界。

 

() 雷鋒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大的俠

    《中國社會科學院報》:您說我們現在身處在一個有武無俠的世界。您能具體談談武與俠的關係嗎?

孔:我最近經常闡述一個觀點,武跟俠沒有必然聯繫。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俠。你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中都可以行俠仗義。司馬遷筆下的俠,並不是都有很高的武功。敢於捨身取義的,這就叫俠。後來,為什麼武跟俠能夠結合起來了呢?是因為武能夠提高行俠仗義的能力。所以武俠是「以武行俠」。行俠不一定要有武,有武更好。我有一個觀點,雷鋒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大的俠。今天,為什麼少年們喜歡讀武俠小說?因為從中能看到俠義精神。因為人本身需要精神力量。我們今天的世界,是一個不行仁義的世界。仁義寸步難行,完全靠暴力。美國今年的錢有點緊張。中國運去的商品,說不要就不要了。什麼合同法律都不顧。咱們中國能把人家怎麼樣?人家有暴力啊。人家是「槍杆子裡面出自由」啊!今天的世界,中國的這一套仁義道德行不通了。於是就有人宣揚基督教。伴隨著教堂的聳立,是世界各地戰火的紛爭。基督教可以救這個世界嗎?摩羅先生指出,基督教從來就是戰爭。基督教就是戰爭的罪魁禍首。它從來就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先手。當然,基督教本來不是這樣的。基督教本來挺不錯的。自從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後才這樣的。西方人的上帝已經死了,但教會還存在。那他們每天抬著上帝的屍體幹什麼呢?基督教和我們的佛教、道教根本就是兩回事。中國有很多社會問題,老百姓需要心理上的寄託,就糊裡糊塗的找到基督教了。基督教所作的工作,就相當於我們過去黨委書記、團委書記所作的工作。但是,我們現在的黨委書記都做別的去了,讀博士的讀博士,讀卧室的讀卧室。

 

() 美國對自己的危機是年年講、天天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報》:請您談談在今天如何發揚中國傳統的仁俠精神。

孔:中國從八國聯軍進北京,發展到今天,從命運的最低谷發展到今天,已經有點振興的希望了。這個希望是怎麼得到的呢?是因為中國有成千上萬的仁人志士犧牲了自我,才救了民、救了國。從早期的辛亥革命,到後來的共產黨革命,都是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中國人有個毛病,過上幾天好日子,就開始腐敗了。好了傷疤忘了疼。我覺得我們要向美國學習。美國是世界頭號大國,可美國一天也沒有忘記「毛澤東思想」。他們對自己的危機是年年講、天天講,從不放鬆,好像全世界都是它的敵人。而我們卻引刀自宮,大講普世價值。講著講著,周邊的油田都沒有了,民族企業都被人家購買了,最後連銀行也沒有了。我們要學習美國,要有危機感。他們講文明的衝突,哪裡講普世價值啊?他們的普世價值是講給別人聽的。其實今年中國的多災多難,西方人是想落井下石的。但是他們戰略失誤,把突破口選在民族矛盾上。這是他們最大的失策。他們的做法反而激勵了中國人。這是他們的愚蠢和失誤。中國應該趁此良機,好好反思。今年對於世界和中國而言,都是多事之秋。美國金融危機,暴露了很多問題。我們應該趁此機會,反思自身問題。要恢復俠義精神,恢復仁義道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空洞的,要落實到具體的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行為準則上來。今天中國社會一個明擺著的問題,就是兩極分化。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要建立和諧社會,政府就必須起到調和矛盾的功能。政府要告訴企業家,你少剝削點,多了擴大不了內需;也要告訴工人,經濟不景氣,你少要點,吃點虧。政府就是和稀泥的,但是用強制手段和稀泥。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科學地發展,中國才能繁榮興旺。

 

【注】標題和文中的彩色提示系轉帖者所加。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yuxin_9605 2009-10-5 12:02
好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09: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