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中國影響世界的十件大事(下)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0-1 09: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新中國影響世界的十件大事

    【李西興按】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筆者特轉帖中國中央電視台於2009年9月21日報道《光明日報》的在新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的六十年偉大光榮的歷史進程中,對世界和平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並具有深遠影響的十件大事。以此與【貝殼村】網友一起回顧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輝煌成就,共同感受新中國成立60年來深刻影響世界的難忘時刻。
    祝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網友,在2009年中國國慶和傳統中秋的雙節期間愉快!


【經典中國•輝煌60年】新中國影響世界的十件大事
CCTV.com  2009年9月21日 來源:光明日報
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921/101368.shtml

新中國影響世界的十件大事

  【光明日報】編者按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在新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的60載偉大光榮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大局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影響深遠,中國對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所發揮的重大作用舉世公認。中國正在影響世界,展示出光明璀璨的發展前景。今天本報推出「新中國影響世界的十件大事」專題報道,與讀者一起回顧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輝煌成就,共同感受新中國成立60年來深刻影響世界的難忘時刻。
 
   
    市民在深圳市鄧小平畫像前的廣場上休閑。
    197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創辦經濟特區的決策。
    以創辦經濟特區為標誌,中國的對外開放邁出了重要步伐。

  六、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在各個領域影響了世界發展進程。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到2008年7月底,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逾8000億美元。30年來,中國GDP始終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增長。迄今,經濟總量躍至世界第四位,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從上世紀末起,一些中國企業紛紛在海外上市,一些中國企業在國外建廠、生產和銷售,一些中國企業兼并國外公司。這些都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在亞洲經濟危機中,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在時下的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投入4萬億元人民幣拉動內需,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這些都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稱讚,充分表明中國正在融入國際經濟,成為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國家。
 
   
    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
    自此,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基本方針在香港正式實施。
    歷經一百五十多年殖民統治的香港進入歷史新紀元。

    七、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香港和澳門回歸是對世界和平與進步事業的重要貢獻。
  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神聖領土,近代以來,相繼被英國和葡萄牙殖民者霸佔。
  1982年9月,鄧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國兩制」原則收回香港。我國政府於1984年12月、1987年4月分別與英國和葡萄牙政府就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簽署聯合聲明,為港、澳回歸祖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與此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莊嚴的儀式上宣誓就職。自此,「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在香港正式實施。歷經150多年殖民統治的香港進入歷史新紀元。 1999年12月20日,澳門也順利回歸中國。
 
   
    2007年12月20日,澳門特區政府在金蓮花廣場舉行隆重升旗儀式,慶祝澳門特區成立8周年。

  八、倡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關於國際政治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的倡議對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
  2000年9月召開的,由150多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是聯合國發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江澤民主席出席會議並在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倡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江澤民以「建立新秩序、開創新世紀」為主線,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關於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倡導國際政治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江澤民提出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強調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為此提出四點主張: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加強協調,密切配合; 挖掘潛力,取長補短;團結一致,共創未來。
  中國的積極努力,促進了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協作。在中方倡議下,安理會「五常」在千年首腦會議期間,舉行了歷史上的首次會晤。會上,江澤民提出了「五常」之間應遵循的四項原則,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擴大共識,求同存異;加強溝通,密切協調;顧全大局,促進合作。
 
    
     200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了由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江澤民主席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倡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九、全面闡述「和諧世界」理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正在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正確處理國際事務和國際關係的廣泛共識」。
  2005 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參加雅加達亞非峰會發表講話時提出,亞非國家應「推動不同文明友好相處、平等對話、發展繁榮,共同構建一個和諧世界」。同年7月,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在《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和諧世界」這一全新理念,第一次成為國與國之間的共識。同年9月,胡錦濤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的深刻內涵。
  2007年10月,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此,應該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 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20005年9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首腦會議,並發表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
 
  十、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中國人民履行了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極大地擴展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2008年8月8日至2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奮力拚搏,書寫傳奇,在全球矚目的奧運競技場上,實現自己的光榮與夢想,共同譜寫了一曲「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樂章,鑄造奧林匹克運動新的里程碑。
  北京奧運會開幕以來,中國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歡迎各方嘉賓。來自世界五大洲的近90位國際政要齊聚北京。各國各地區運動員牢記「更快、更高、更強」的格言,奮勇拼搏,公平競爭,挑戰自我,體現了高超的競技水準和良好的體育精神。北京奧運會弘揚了團結、友誼、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見證和參與的國際體育競賽和文化交流的盛會,廣泛地促進了中國同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交流合作與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責編:許桂梅)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盛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10-1 10:46
sf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3: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