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抗戰時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3)

作者:lixixing  於 2009-9-3 07: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抗戰期間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前後變化及起因(3)   
轉帖自【五星出東方】2009-8-20    

 
    (3)另外10億美元的貸款,也引起美國人的爭議。194227日,美國國會雖批准無條件貸款5億美元,到1943年底,中國政府提取了約一半的2.4億美元。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調查資料,中國政府提取的2.4億美元中有8000萬美元已經存入了孔祥熙等人的個人帳號上。中國政府後來雖然對此作出了一些解釋,但美國人對中國官員公私不分使用國家資金的方式非常惱火。結果蔣介石要求的10億美元貸款1分也沒有得到。而且羅斯福還決定,美國用於中國戰場的開支,每月將限制在2500萬美元以內。
  
1943年開羅會議后,蔣介石多次向羅斯福索要10億美元貸款,並聲稱如果美國不給貸款,中國就要停止對日作戰。蔣介石的作法,激怒了包括羅斯福在內的很多美國人。他們說:現在美國就象欠了中國的債一樣。中國軍隊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有解放被佔領國土的義務。好象中國軍隊是美國的雇傭軍,對日軍作戰純粹是為了幫助美國打仗,不給錢就不打。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並非真的沒有錢。據美國方面調查,當時中國富人在美國銀行的存款約有
33億美元。如把這些富人的存款,拿出來充作軍用,足夠再抗戰5年。支持重慶國府的富裕階層,自己不肯出錢打仗,卻利用戰爭向美國伸手要錢,這讓美國人十分反感。美國國會自19422月批准向中國無條件貸款5億美元后,再也沒有批准向中國貸款一美元。
  最初美國並沒有考慮向中國貸款,而是準備無償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讓中國軍隊承擔對日作戰的主要任務,就像美國無償提供蘇聯武器,讓蘇聯承擔對德作戰的主要任務一樣。而蔣介石政府卻提出,要美國提供美金形式的經濟援助。對美元的熱情,遠遠大於對武器裝備的熱情。美國人開始明白蔣介石的用心:試圖用美元來維持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蔣介石把維持自己的統治,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不願在對日作戰中,消耗他的嫡系部隊。因為在中國,誰有更多的槍,誰就有更大的發言權。
  
19426月美國與中國簽訂《租借協定》,向中國提供價值為35億美元的軍用物質。但這些援助物質,被腐敗的國民黨政府官員們視為唐僧肉,大家都試圖從這裡撈一把。裝滿戰略物質的卡車,從印緬公路開進中國后,有很大一部分便下落不明了。不久這些戰略物質就出現在黑市上。不少軍用物資還通過走私的方式賣給了日本人。美國駐中國戰區最高參謀史迪威,也向羅斯福密報,很多美援物質都流到了日本人手中,把國民黨政府對軍用物質的走私貪污,稱為二戰中最大的醜聞
  另外,掌握國民黨政府經濟運營大權的宋氏家族,更是藉機大發國難財。
50年後的1983年,美國公開了聯邦調查局1943年的調查報告,其中這樣寫道:宋氏家族對中國經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對金錢的慾望,更超過對政治的慾望。美國5億美元貸款,相當一部分已經裝入了宋氏家族的腰包。美國財政部甚至還有人把宋氏家族戲稱為宋氏賊團
  國民黨軍官也乘戰爭之機搜刮民財。管轄河南戰區的湯恩伯將軍,借戰爭之名向農民徵收特別稅,把農民的最後一點存糧也強行奪走。湯恩伯的苛稅加上天候不好,造成了
1942年到1943年的河南大飢荒。當時河南農民有這樣的口頭禪:河南兩大害,黃河和湯恩伯。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到河南採訪,報道了那裡餓殍遍地,人吃人的慘狀。河南大飢荒的報道,在《時代周刊》刊登后,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美國人很反感中國政府不顧民眾的需求,強征老百姓口糧的作法。宋美齡看到《時代周刊》的報道后大怒,認為有損於中國政府的形象。要求《時代周刊》解僱寫該報道的記者,但被《時代周刊》拒絕。
  
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向蔣介石問起河南大飢荒的情況。蔣介石卻對此話題表現的十分冷漠。羅斯福在開羅會議后說:對於中國民眾的悲慘狀況,中國政府明顯缺乏應有的同情心。另外蔣介石在1943年寫成了《中國之命運》一書,把中國貧窮落後的原因,歸因於外國人的侵略掠奪,推卸中國政府的責任,讓美國人讀後非常不快。當時美國輿論界,對蔣介石的評價是:頭腦頑固的冷酷獨裁者
  
19422月美國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貸款后,要求中國彙報資金的使用情況,但重慶政府卻在美元匯率上做文章。當時法幣和美元兌換的官價,是 20元法幣兌換1美元,而黑市價格卻是3000多元法幣兌換1美元。在重慶,一包香煙按照官價兌換的價格為5美元,而在黑市上1美元就可以買到160包香煙。重慶政府則按照官方兌換價,向美方彙報美元的使用情況,自然是數字水增。在重慶國府的報帳中,修建一個公共廁所的造價都要1萬美元,在美國傳為笑談。
  重慶國府由於經濟狀況惡化,不得不靠增發貨幣的方式來維持財政。據重慶國府公布的貨幣發行額:
193823億元、193943億元、194079億元、1941151億元、1942年底344億元、1943753億元、19441894億元、194510319億元,抗戰8年期間貨幣的發行量居然增加了738倍。大量增發貨幣的結果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在重慶,不僅一般民眾食不飽腹,連中流知識分子家庭的生活,都陷入苦境。而政府的各級官員卻乘機大發國難財,導致民怨載道。人們對蔣介石政府失去了信任,轉向支持共產黨的人越來越多。國民黨政權的傾覆已顯露端倪。
  按照開羅會議的商議,中國軍隊將在
1944年春季,向緬甸日軍發動進攻。可是屆時中國軍隊卻遲遲不動。羅斯福多次催促蔣介石出兵,蔣介石以美國不給10億美元貸款為由,要把第二次緬甸戰役推遲到1944年雨季以後。羅斯福被蔣介石的態度激怒,放出狠話:如果閣下再不出兵,美國將斷絕一切經濟軍事援助。在羅斯福的強壓下,蔣介石被迫出兵,19444月,何應欽率新軍進入緬甸,開始了第二次緬甸戰役。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9-9 03:09
很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