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抗戰時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1)

作者:lixixing  於 2009-8-31 10: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關鍵詞:

 

抗戰期間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前後變化及起因   
轉帖自【五星出東方】2009-8-20    


 

        【李西興提要】1942 1月,蔣介石出任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后。應蔣的要求,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史迪威中將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是個中國通,能講流利的中國話,對中國社會的實情十分了解。史迪威對蔣介石政府的腐敗非常不滿,常說:三億九千九百九十萬的中國人是好人,剩下十萬是貪官污吏。
 

(1)194112月美國和日本開戰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就開始為一個問題煩惱:從國力軍力上來看,美國打敗日本問題並不大。但問題在於,美國打敗日本要花多大的代價。美國畢竟是個民主主義國家,不能象獨裁國家那樣,要求人民為了領袖無限制地奉獻生命財產。如果在對日作戰中,美國人犧牲太多的話,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就會抬頭。政府就不得不順應民意,與日本中途停戰講和。 
    後來美國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也表現了美國人的這個特點。其實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也是把賭注放在美國經得起物的消耗,卻經不起人的消耗這個弱點上。日本軍部認為,如果日軍給美軍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美國人就有可能患得患失,中途與日本達成停戰協議,默認東亞和東南亞為日本的勢力範圍。
  羅斯福在太平洋戰爭一開始,就考慮開闢第二戰場,讓第三國參戰來分擔美軍的人員傷亡消耗。
1942 1 1日,在美國的牽頭下, 26個國家結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對德意日作戰。但這些國家,大多是弱小國。美國對他們並不抱多大指望。當時,羅斯福考慮到能夠有效幫助美國共同對日作戰,分擔美軍人員傷亡的國家只有三個:英國、中國和蘇聯。
  羅斯福首先考慮的是英國。英國人當然是美國最靠得住的盟友。可是英國當時正忙於歐洲和北非戰事,對在亞太地區開闢第二戰場,是心有餘力不足。駐香港和新加坡的英軍,在太平洋戰爭開戰後不久便戰敗,向日軍投降。不過駐紮印度的英印聯軍,還是一隻可以依靠的力量。
  羅斯福第二考慮的是中國。一來中國已經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軍發動反攻是中國人義不容辭的事;二來中國的人力資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彈藥。所以羅斯福設想了一個美國人出錢,中國人出力的方案。美國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由中國軍隊在中國戰區開闢第二戰場,聯手打擊日軍。但羅斯福對中國軍隊到底有多大戰鬥力心裡沒底。
  羅斯福第三考慮的是蘇聯。蘇軍的戰鬥力強,在戰術上是美軍的最好幫手。但羅斯福不敢肯定,斯大林是否願意對日作戰。因為蘇日兩國之間,
1941年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根據該條約,蘇聯有保持中立的義務。羅斯福不知道,斯大林是否願意撕毀條約,向日本開戰,或者斯大林會為向日本開戰而漫天要價。另外出於防共的考慮,羅斯福也不很情願蘇聯出兵中國和日本。因為這樣有可能使中國和日本赤化,成為美國日後的敵人。基於以上的考慮,羅斯福決定首先武裝中國,向中國提供物資武器裝備,試圖讓中國承擔起太平洋戰場的主要角色之一。如果中國實在不行的話,再考慮蘇聯的參戰。
  所謂蘇日中立條約是蘇聯在歐戰爆發后,為避免兩線作戰的困境,於
1941 4月和日本簽訂的有效期為 5 年的條約。該條約規定,蘇日兩國在條約簽署后的 5 年間,保持相互中立。蘇聯承認滿洲國,尊重滿洲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日本則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其實這是兩國對中國領土的瓜分。

    在向中國運送武器物資方面,美國又遇到了難題。因為當時中國的出海口均被日軍佔領,只有通過陸路向中國運送軍備物資。蘇德戰爭爆發后,經由蘇聯的新疆道路已不可用,由印度通往中國的印緬道路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出兵佔領英屬緬甸,切斷了印緬道路。所以美國希望英印聯軍和中國軍聯手打通緬甸道路,以便向中國運送軍火武裝中國。 1942 3 月,中國派出緬甸遠征軍,由美國中將史迪威任總指揮,在英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試圖奪回印緬通路。
  
1942 1月,蔣介石出任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后。蔣要求美國派一個高級軍官,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1942 3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史迪威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原是駐中國使館的武官,是個中國通,能講流利的中國話。史迪威對中國社會的實情十分了解。他對中國政府的腐敗非常不滿。他常說:三億九千九百九十萬的中國人是好人,剩下十萬是貪官污吏。史迪威是理想主義者,對中國的期望很大。他剛上任不久,就提出中國軍東進奪還武漢,南進奪取河內的作戰計劃。但蔣介石對他的計劃毫無興趣。不過在史迪威的多次要求下,蔣介石委任史迪威出任緬甸遠征軍全權總指揮。羅卓英、杜聿明任正副司令長官。
  史迪威上任不久,就發現中國軍隊的指揮系統存在嚴重問題。歐美國家軍隊的軍官,對上級的命令絕對服從。不管是誰,只要有指揮權,就能指揮調動軍隊。中國則不然。中國軍隊的上下級關係,由個人恩惠關係決定。軍官只聽從某個人的命令,其它人即使有指揮權,也指揮不動軍隊,是典型的私家軍。雖然蔣介石明言緬甸遠征軍的指揮權歸史迪威,但事實上,緬甸遠征軍只聽從蔣介石的命令。史迪威並不能有效指揮軍隊。
  英印聯軍和中國遠征軍的這次作戰,被日軍打敗。英印軍退回印度。由於中國遠征軍退回中國的退路被日軍切斷,史迪威命令中國軍隊撤往印度。但蔣介石越權指揮,命令中國軍隊撤回雲南(蔣介石經常越權直接指揮,對此李宗仁等人也多有批評)。最高指揮部的不統一,使遠征軍的軍官們十分為難。結果有兩個師聽從史迪威的命令,撤往印度;其他則聽從蔣介石的命令,撤回雲南。在退回雲南途中,遠征軍迂迴穿越人跡未至的原始森林。結果飢餓和疾病,導致士兵大量死亡。
10余萬人的部隊,最後回到雲南的只有4萬人。撤往印度的兩個師,改稱中國駐印度軍,駐紮在印度的蘭姆咖。駐印度軍在印度接受了美式訓練,並採用了全式美式裝備,後來成為中國最精銳的部隊。
  史迪威從印度回到重慶后,要求處分那些不聽從他命令的中國將軍。根據歐美國家的軍法,軍官不服從上級命令要受到最嚴厲的懲處。史迪威稱他作為遠征軍全權總指揮,部下不聽他的命令理應受到懲罰。提出要槍斃四個不聽命令的師長。但歐美的一套,在中國行不通。蔣介石採取了寧人息事的方法,將第五軍軍長杜聿明調任,五十五師師長陳吾勉處分了事。史迪威對此非常不滿。認為必須對中國軍隊進行結構上的改造。由於他對蔣介石的部隊無法插手,史迪威提出他到印度親自訓練一隻
10萬人中國軍隊的計劃。史迪威說:如果給予正確的指導,中國軍隊不遜於任何國家的軍隊。當時退到印度的中國軍隊,約有1萬餘人。史迪威要求蔣介石向印度空運人員,把駐印度軍補充到10萬人。但蔣介石對此十分冷淡。因為蔣介石不希望看到,中國出現一隻不聽他指揮的強大軍隊。在史迪威的再三催促下,蔣介石前後只向印度空運了 1萬多人,使史迪威的10萬人訓練計劃,受到很大挫折。(待續)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homepeace 2009-8-31 10:50
聽故事
回復 普通一丁 2009-9-1 01:51
有關美國共產黨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文章不多見,但不要忽視了美共的影響,尤其是抗戰勝利之後要求國民黨政府裁軍,以至後來對華禁運軍事器材,扯老蔣後退,加速中共坐大。
不過這還是第一篇,期望以後各篇大概會提及美共的影響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1: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