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人怎麼致富到今天 中國人怎樣發展到明天

作者:hysonchen  於 2009-2-9 09: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4評論

關鍵詞:

美國人怎麼致富到今天 中國人怎樣發展到明天

2009-02-06 17:19:23   作者: 馬里蘭州 陳旭  來源: 僑報

 

太久以前的事,咱沒經歷過,只有歷史記著,書上寫的,筆者就不談了。在美國生活了二十餘年,也算經歷了美國這一波是怎樣興盛,又怎麼步入危機。

 

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國的電腦業開始起飛,帶動了通信、網路的快速成長。隨著個人電腦、互聯網、手機的普及,IT業迅速膨脹,不但提高了生產率,也給人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和豐富的業餘生活。這些無疑給社會創造了新增財富,也使得美國更加民富國強。

 

隨著技術的傳播和推廣,新科技漸漸老去,做電腦與做襯衫沒有太大的利潤區別。美國人在這一波「暴富」之後,也留下一些核心技術與品牌,如微軟、谷歌、英特爾、蘋果等等,與那些耐克、可口可樂、麥當勞一起維持著相對高額的利潤。

 

中國人過去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基本上是在較低生產力水平下自力更生地發展,幾乎與外界隔絕。改革開放,中國成了世界的工廠,參與全球競爭。十幾億勤勞的人民,使「中國製造」從價廉到物美,不停地走向世界。在製造業市場,把美國人擠到有點擔驚受怕到無路可走的地步。從家電到汽車,美國人質量比不過日本,價格拼不過中國,正如美國的汽車業,再沒有創新,就可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樣,面臨著被市場殘酷淘汰的危險。也因此美國許多人向服務業轉型,美容、餐飲、旅遊、娛樂等行業,雖然不會創造新增價值,但可以提升生活的質量。賺到錢的美國人除了放手消費外,自然也要買房子,已有房子的人需要更大的房子,沒錢也要借錢買房子。

 

土地不會再生,房子人人要住,所以房地產的價值,總是隨著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而相應升值。於是,在IT業不再點石成金的時候,美國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業,迎來該領域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昔日的華爾街,為新興的高科技企業,評估技術,預測含金量,為企業融資上市,加速創新科技轉化成社會財富,華爾街也近水樓台致富不少。IT浪潮退去,華爾街的精英又為地產業推波助瀾,把地產、信貸、保險重新加以包裝,整合到讓人只見漂亮的外表,根本就看不懂內涵的境界。然而,蓋好的一幢房子,雖然房價一直上升,可房子依舊是原來的房子,並不會創造出什麼新價值出來,在社會財富總量增長放緩時,非理性的房價攀升,只會折騰出更多的泡沫。而泡沫破滅時,就造成今天美國的金融風暴、經濟危機。使得股市大跌,財富縮水,房價走低,失業率大增,百姓水深火熱。

 

對於中國而言,既然國門已開,美國的金融風暴難免要衝擊過來,使得出口放緩,GDP增長減速,人口眾多的大國,就業也更加艱難。

 

面對危機襲來,人們不再坐以待斃,世界各國都在出台振興計劃,以增長社會財富總量抵沖經濟泡沫。美國國庫早已因揮霍和伊拉克戰爭嚴重虧空,只能靠舉債刺激經濟。好在這些年中國積累了不少真金百銀,可以用大把外匯來投資和補貼基礎建設和刺激消費。落後了上百年的大地,還有大片山河等待開發,方可大興土木,擴大內需,又能增加就業機會。

 

不過,舉債終究要還上,補貼也可能把家底賠光,在筆者看來,政府救市僅是緩解危機深化,真正要走出困境,還須要創造出新的社會財富。美國有如此巨大的財政虧空,想真正復甦或許還得寄望於更多的創新產品,才有超額的利潤空間,否則也只會像過去的歐洲,漸漸沒落。雖然新總統奧巴馬上台帶給美國人一線希望,但近期還難見曙光。

 

科技總是在進步,如何轉化成財富也是關鍵,例如,這些年生化科技有些突破,由於大多應用在醫療製藥領域,除了倫理道德上受限,很難像當年IT業那火爆。你說電腦可以辦公室一台,家裡一台,甚至手提還要一台,工作增加效率,閑暇上網閱讀、遊戲;手機可以每人一部,隨時可以辦事、聯絡、聊天;可總不能沒事找點藥片當飯吃,或家裡買點抗癌藥存著以防萬一,即便是偉哥能提高生活質量,也得考慮其副作用,三思而後行。

 

中國的形勢,雖不像美國那麼慘,至少GDP還在增長。但同樣面臨經濟放緩和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筆者雖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但相信國家的興衰,絕不會無緣無故。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不僅僅在於勞動力有多廉價,更重要的是生產力的提高,創造力的領先。中國人不缺泛聰明和勤勞,只是僅靠吃苦耐勞或許可以脫貧,但想要致富到明天,或整體富裕水平趕上和超過世界富裕國家的水準,還需要更大的戰略和智慧,以及更多的自主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否則,只能賺到低於平均數利潤,又怎麼可能擠進人均富裕國家的行列?

 

  (編輯:蘇一鳴)

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4 個評論)

回復 宜修 2009-2-9 10:04
惜昨天沒買報紙。
回復 hysonchen 2009-2-9 10:16
宜修: 惜昨天沒買報紙。
你讀《僑報》嗎?
回復 宜修 2009-2-9 11:10
hysonchen: 你讀《僑報》嗎?
讀。偶爾也投稿。
回復 hysonchen 2009-2-9 20:42
宜修: 讀。偶爾也投稿。
《僑報》畢竟是大陸的媒體,它很多文章會被中新網、新華網轉載,傳播很快。俺這篇貧下中農的文章,被中新社改名為《中國想要致富還需更大智慧》,google,百度一下,還不少媒體轉載。
回復 宜修 2009-2-9 22:38
hysonchen: 《僑報》畢竟是大陸的媒體,它很多文章會被中新網、新華網轉載,傳播很快。俺這篇貧下中農的文章,被中新社改名為《中國想要致富還需更大智慧》,google,百度
恭喜旭兄!愚妹拜讀並引為同喜。
回復 水影兒 2009-2-10 05:34
偉大的命題,偉大的文字。哈哈,使勁忽悠你:)
回復 hysonchen 2009-2-10 09:12
水影兒: 偉大的命題,偉大的文字。哈哈,使勁忽悠你:)
主要是咱自已沒文化,所以讀專家的文章讀不懂,所以才想自已也來忽悠。
回復 葫蘆 2009-2-11 04:44
這文章沒看全,看到第四段,中國的計劃經濟生產力低嗎?我個人認為,國家底子薄弱採用計劃經濟是比較有效的分配方式,還有作者沒有分析一下當時的中國當時所處的國際形式以及國內形式嗎?個人認為這文章是憑空想象的文章
回復 路不平 2009-2-11 04:53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誰掌握新科技,誰就掌握了明天。
回復 hysonchen 2009-2-11 04:58
葫蘆: 這文章沒看全,看到第四段,中國的計劃經濟生產力低嗎?我個人認為,國家底子薄弱採用計劃經濟是比較有效的分配方式,還有作者沒有分析一下當時的中國當時所處
當時中國靠肩挑人拉是高生產力?
回復 hysonchen 2009-2-11 05:04
路不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誰掌握新科技,誰就掌握了明天。
對啊,有領先的科技,戲就好唱了。
回復 羽化成蝶 2009-2-11 05:31
宜修: 讀。偶爾也投稿。
俺只要上班,每天都看僑報(辦公室有人送來).什麼時候宜修再投了稿,告訴一聲,咱把它剪下來保留^_^.
回復 宜修 2009-2-11 05:35
羽化成蝶: 俺只要上班,每天都看僑報(辦公室有人送來).什麼時候宜修再投了稿,告訴一聲,咱把它剪下來保留^_^.
謝蝶兒捧場!那咱不光得加倍努力,更得到《僑報》編輯部認識個張三、李四的。:)
回復 羽化成蝶 2009-2-11 05:38
hysonchen: 當時中國靠肩挑人拉是高生產力?
現在不也靠人拉肩扛?我前2天看圖片新聞,解放軍戰士幫助抗旱救災,每人手裡拿個小黃盆排隊接水.雖說是要體現軍民魚水情,養兵千日用一時,這一盆一盆的潑,什麼時候旱情才能緩解?就不能像消防車洒水車那樣普灑?我不明白.看到這樣的圖片我覺得有點悲哀.
回復 羽化成蝶 2009-2-11 06:01
宜修: 謝蝶兒捧場!那咱不光得加倍努力,更得到《僑報》編輯部認識個張三、李四的。:)
我認識他們送報紙的,算不算啊?^_^
回復 宜修 2009-2-11 06:09
羽化成蝶: 我認識他們送報紙的,算不算啊?^_^
好歹也沾邊兒啊!:)
回復 hysonchen 2009-2-11 06:57
羽化成蝶: 現在不也靠人拉肩扛?我前2天看圖片新聞,解放軍戰士幫助抗旱救災,每人手裡拿個小黃盆排隊接水.雖說是要體現軍民魚水情,養兵千日用一時,這一盆一盆的潑,什麼時候
俺當年下鄉都是用鋤頭、籮筐平整土地啊,一天賺幾毛錢人民幣的工分。
回復 羽化成蝶 2009-2-11 07:04
宜修: 好歹也沾邊兒啊!:)
這就給您推薦一下^_^.
回復 宜修 2009-2-11 07:24
羽化成蝶: 這就給您推薦一下^_^.
謝蝶兒!沒翅膀咱也撲騰兩下地說。
回復 xiaojeiji 2009-2-11 07:44
制度問題沒人提起,貪的越貪,窮的越窮,科技只是一方面而已.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9: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