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教育:替美國打工,為中國消費

作者:hysonchen  於 2008-11-22 09: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5評論

關鍵詞:

中國教育:替美國打工,為中國消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中國30年的教育也是功不可沒。然而,想用這樣一個似乎有些貶義的標題,無非是想放大一些筆者覺得不足之處。

 

替美國打工

在美國許多人所稱的「中國知識精英」,得益於中美兩國的教育,經歷過求學的艱辛,某種意義上說是教育改變了命運。或許有風光的學歷,蠻不錯的收入,在美國生根、開花、結果。不過許多人並沒有當家作主的感覺,於是我推論是在為美國打工。

 

與那些土生土長、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許多美國人相比,雖然他們有更好的先天教育環境和資源,在號稱教育體系發達的美利堅合眾國,卻沒有造就過剩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這說明美國教育也不完美。才使得訓練有素、數理基礎紮實的中國學生,不論從學術科研、高新科技到華爾街金融都有一席之地,這應是中國教育的成功之處,至少精英們在美國就業市場是合格的工作者,為社會創造財富,也讓自己豐衣足食。

 

不過,作為人口眾多、重視教育的民族,總覺的中國人近代對世界的貢獻很有限,講來講去還是古代的四大發明,再說好像就只有麻將、火鍋之類比較出名。其實也不用算13億人口,就拿在美國的華人,與同是重視教育的猶太民族相比,在政治、經濟、學術上的成就還是差距不小;與相對教育比較後進的非洲裔相比,民族團結意識又有點欠缺,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或許說明了什麼。

 

為中國消費

 

再看國內的情況,30年前恢復高考,似乎是全社會都關注的焦點,時至今日,每年高考依然是家有考生家庭的頭等大事。雖然大學已不在是高不可攀的高等學府,中國也已經是每年培養最多博士的世界大國。不過數量增長之快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有人將教授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比喻為茶壺和茶杯,一把茶壺配四個茶杯算是常規配置的話,那麼當30個茶杯圍繞著1把茶壺的時候,每個茶杯能灌上多少水?就不用說那些老舊漏水的茶壺了,不是專註學問,而是熱衷於鑽營炒股之類的教授還大有人在。

 

儘管這些年中國GDP都在以高速成長,但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一直暗淡無光,上大學好像是成了一種消費。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一定多,但老百姓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可不是小數,也因此使教育成為一種產業。推動GDP的成長也有教育的一份。

 

30年的改革開放,靠資本主義的資本開路,農民工兄弟廉價的勞力為後盾,締造了欣欣向榮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輝煌,並積累了世界No.1的外匯存底,美帝國主義都垂涎三尺。並非中國科技不在進步,教育被俺歪曲得那麼不值錢,其實我們在引進、跟蹤、吸收、消化、改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上,到處可見知識的力量,教育的功勞。這裡不過是想討論如何才能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更合理,能為國家從近期到長遠都能受益更多,發展更快。

 

社會是多元化的,既需要頂尖人才去發明創造,也需要 「螺絲釘」默默無聞的奉獻。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勞心者、勞力者都應該得到尊重,才能使社會更加和諧。

 

教育思路的探討

 

我們很多人相信,不能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小開始灌輸知識,背誦聖賢。我們或許也羨慕那些有能力讓小孩上貴族學校的家長,感謝那些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老師,「而教育更重要的是點燃孩子心中的火種。」這是兩年前我在美國《僑報》的《中國多" 天才" ,美國多大師》的文章里就想強調的觀點。讓小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或許也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否在扼殺觀察、質疑、批判、創造的才能?今天我們看北京的新建築,首都「鳥巢」體育館,國家大劇院「水煮蛋」,央視「大褲衩」,雖然少不了中國工程人員和工人階級的智慧和汗水,但設計卻都出於洋人之筆。

 

今年6月初,我採訪榮獲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HHMI)六億美元科研經費的56位研究人員之一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潘多加博士時,他也談到中國學者能站到金字塔尖上的人物還是太少,我們許多人有很高的學位、堅實的基礎,但都在做錦上添花的事,換句話說是在沿著別人的思路上開疆耕耘,卻少有自己的獨創理論和發現。

 

年初,我採訪過馬里蘭州哈維郡2008年公立小學資優(GT)教育計劃展示會,資優教育的學生要經過考試和老師及家長的推薦,但展示會上展示的不是他們的分數,而是他們各種各樣的研究成果和作品。小學生就在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創造能力特別受到吹捧。

 

我回國時也關注過國內的一些中學生科技課題競賽,發現含有更多的是老師和家長指導的成分,因為學生根本就沒有,也不允許花太多的時間在研究課題上。不用說平時,就連假期也都有做不完的習題,上不完的補習班。高考的分數還是硬道理,考試分數是人們所能接受的最公平的評價手段;而競賽得獎,學校和老師都能沾光,中考、高考有加分、保送的機會,這時家長能有所貢獻也就義不容辭,然而犧牲的可能又是下一代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科舉」是中國對世界教育的貢獻,當西方還在世襲制度的年代,美國還不知道國號在哪裡的時候,中國人就知道用科舉來選拔人材,擇優錄取,無疑當時是先進。只是成百上千年之後,靠單一的一卷定終身的科舉模式是否還能適應現代的社會要求?考試狀元不該是教育的崇高目標,難道我們就找不出能在中國切實可行更好的評價方法?

 

 

在紀念改革開放、恢復高考30年之際,筆者雖用這種有點危言聳聽的筆調,但絕無否定之意。美國許多人也在為美國學生成績不如歐洲和亞洲很多國家大傷腦筋,如何平衡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課題,更何況中國教育改革也需要時間和過程,而進步是主流筆者也堅信不移。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恢復高考,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只會更遠,我想這是毫無疑義的。否則,作為當年的下鄉知青,或許今天還在賺工分為溫飽操勞。

 

沒有人懷疑中國人的智商,不過,僅靠小聰明,是玩不出大智慧。也許我們的一些社會體制,傳統觀念阻礙了我們進一步的發展,而進步總是離不開教育,我們的教育又該擔當什麼角色?所以,探討我們教育的不足之處,無非是想能有更大的進步。(陳旭《美華商報》20081121)

 

6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5 個評論)

回復 ww_719 2008-11-22 10:20
教育改革真的很難,太難了..現在改的還不如以前呢...亂!
So change we need...但是還不知道change成什麼樣呢...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2 10:24
ww_719: 教育改革真的很難,太難了..現在改的還不如以前呢...亂!    So change we need...但是還不知道change成什麼樣呢...
其實這麼大的國家,多元化一點。
回復 野木耳 2008-11-22 10:34
發人深省。急功近利是華人教育的硬傷。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2 10:49
野木耳: 發人深省。急功近利是華人教育的硬傷。
對啊,有時是太聰明,反而玩不出大智慧。
回復 水影兒 2008-11-22 10:51
拜讀了,反正哈佛爸爸特有發言權:)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2 11:18
水影兒: 拜讀了,反正哈佛爸爸特有發言權:)
說三道四而以啊。
回復 艾德 2008-11-22 11:55
好文,頂一個.
比起三十年前的工農兵大學自然好多了,比起二十年前做導彈的不如做茶葉蛋的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再看十年前的教育與現在比,很多新型學科蓬勃興起,包括MBA,中歐商學院(CEIBS)已在幾年內世界排名11(見http://rankings.ft.com/exportranking/global-mba-rankings/pdf ).作者提及小小聰明與大智慧的問題確實是現實,值得深思.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2 12:08
進步誰都看得見,也得晒晒不足才會進步更大。
回復 艾德 2008-11-22 12:46
hysonchen: 進步誰都看得見,也得晒晒不足才會進步更大。
教育體制肯定是個問題,社會環境也造就了一些弊端,包括社會上前一陣流行的三大害口頭談(教師、醫生、公務員,分別指教育成本高學校亂收費現象、醫療成本高沒有很好醫保,醫生收紅包現象、以及貪污腐化現象)。儘管本人不贊成這種說法,但亦可反映社會的一個側面。儘管博士出了那麼多,科研總體水準遠趕不上一流(美、日、德、英、法 - 憑几個月前的閱讀記憶,一時找不到出去)。

亂世出英雄,盛世出才俊。期望中國能有接下來的幾十年盛世,造就一批有開創力的大智慧才俊。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2 22:11
艾德: 教育體制肯定是個問題,社會環境也造就了一些弊端,包括社會上前一陣流行的三大害口頭談(教師、醫生、公務員)。儘管本人不贊成這種說法,但亦可反映社會的一
此話有理,期望要有,路還是要踏踏實實地走。
回復 baby_____ 2008-11-22 22:48
中西結合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3 00:15
baby_____: 中西結合
中西結合肯定是對的,只是又有人會說不土不洋,哈哈
回復 baby_____ 2008-11-23 00:18
hysonchen: 中西結合肯定是對的,只是又有人會說不土不洋,哈哈
為什麼不是土樣結合,搞搞新花樣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3 00:26
baby_____: 為什麼不是土樣結合,搞搞新花樣
問題在許多的心中,美國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是一踏糊塗,美國只會一天天爛下去。
回復 純子的世界 2008-11-23 12:56
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目前困惑我們的就是如何在西方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問題.中西結合,到最後,孩子們又能認識幾個字,簡單的交流還可以.但是要深到講之乎者也.太難了.哈佛爸爸有高招嗎?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3 23:15
純子的世界: 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目前困惑我們的就是如何在西方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問題.中西結合,到最後,孩子們又能認識幾個字,簡單的交流還可以.但是要深到講之乎者也.太
教育小孩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我總以為中國傳統的教育過於偏重在記憶,記憶是很重要,尤其對應試,但畢竟其他的東西如觀察、思維、創造,有些是考試目前還考不出來的東東。
回復 純子的世界 2008-11-24 01:22
這就是北美為何讓你從小就上生物,生理課,科學.而且還要寫論文.動手要從小抓起.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回復 媽媽咪 2008-11-24 01:37
好文!
為什麼我們只停留在四大發明之上呢。。。。。。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4 07:51
純子的世界: 這就是北美為何讓你從小就上生物,生理課,科學.而且還要寫論文.動手要從小抓起.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我們很多人的教育也都是從娃娃抓起,有時覺得咋抓到大就越不聰明了?哈哈!
回復 hysonchen 2008-11-24 07:54
媽媽咪: 好文! 為什麼我們只停留在四大發明之上呢。。。。。。
問題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俺總以為我們的教育有問題。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1: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