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時候免不了給姐姐家打個電話。放下電話后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善良是不是天生的?好人是不是一定有好報?
姐姐已經照顧了癱瘓在床的婆婆是十二年了。
姐姐是我老公同父異母的大姐,今年50多歲了。姐姐三歲時親生母親就死了,那時爸爸在城裡當工人,她就跟著姥姥住在農村。姐姐的姥爺是個南洋華僑,她姥姥家在村子里是個大地主。姐姐的姥爺早就死了,七十年代初,她姥姥臨死時曾給她留下幾個戒指,後來還被爸爸相應黨的號召繳到國有銀行去了。姥娘家的老屋被買了以後,拆屋的時候從牆裡還拆出了半口袋「北海票子」(可能是1949年以前的錢,)。姥姥家過好日子的時候,姐姐還沒有出生,後來就只剩她和她的「地主婆」姥姥相依為命了。六十年代,爸爸重新結婚以後曾想把她的戶口遷到城裡,可是她姥姥死活不放,她怕自己老了沒人送終。姐姐就這樣留在了農村照顧她的姥姥,她姥姥去世的時候,她已經二十一歲,超過了進城的年齡,於是就在我們縣城的紡織廠就了工,然後嫁人、生了一個兒子,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姐姐是個很善良的人,她孝敬公婆、待人誠懇,而且脾氣特別好。我們村離姐姐的村子不遠,有許多人跟姐姐在同一個工廠上班、也有的人從她的村子里嫁到我們村,不管是誰—親戚、鄰居、同事等等只要認識她的人沒有不誇她的。她也和住在城裡的父母、弟弟妹妹都保持者很好的關係。只要有機會,她就把農村的土特產捎給城裡父母。從談戀愛開始,我和老公每年寒假和暑假只要回老家就一定去姐姐家住上一天,每次都要在她家吃兩頓飯她才放我們走。
本來,姐姐在紡織廠上班,姐夫在鄉鎮企業工作,婆婆也是個勤快人把家裡理得井井有條,她的兒子也很聰明,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我們都為姐姐高興。但天有不測風雲,十二年前,姐姐的婆婆七十九歲那年摔了一跤,摔斷了大腿骨,從此癱瘓在床,因為沒有人照顧,姐姐只好辭掉了幹了十七年的工作,回家照顧婆婆。後來等婆婆恢復了一點,生活能自理后,姐姐又去了鄉鎮的紡織廠上班,姐姐經常晚上上班,白天有更多時間照顧婆婆、到責任田裡幹活。那段時間,姐夫在與朋友合夥辦廠的過程中,被朋友坑了一大筆錢,好長時間裡情緒非常低落。姐姐默默地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去年我回國的時候,去看望姐姐,見到了她的婆婆,她婆婆穿戴的乾乾淨淨,住在陽光明媚的房間里、房間里沒有任何的味道,為了取暖方便,在新裝修的房子里姐姐、姐夫為母親保留了一個炕,每天為母親把炕燒得暖暖的。我跟姐姐談了整整一天,沒聽到姐姐一句怨言。相反,當縣裡的報紙、電台到家裡採訪時,姐姐硬是不接受任何採訪,姐姐說;「我照顧老人又不是為了出名,被他們寫來寫去,好像我是為了出名似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姐姐這一照顧就是十二年,她的婆婆今年91歲了。
姐姐不是一般的善良,我婆婆(姐姐的后媽)退休后,喜歡在住的小區里打撲克,姐姐怕天冷了以後外面冷,凍著老人家,就用新棉花縫了一套棉襖、棉褲給自己的繼母捎去。我和姐姐談起我婆婆的時候,姐姐說:「我三歲親娘就死了,對於親娘我沒有任何印象,媽對我像親閨女一樣,我也一直把媽當成自己的親娘。」
姐姐一生默默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姐姐以前上班的紡織廠根據政策,同意為姐姐發放退休金,在姐姐補繳了三年的勞動保險金后,現在每月可以領到1000塊錢的退休金,姐姐的兒子大學畢業后也結婚了,而且兒媳婦也很孝順老人,姐夫也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姐姐知足了。
姐姐是我們家的榜樣,無論是誰,無論我們怎樣做,跟姐姐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補記:2010年12月初姐姐的婆婆去世,享年93歲,姐姐伺候癱瘓的婆婆整整14年。姐夫在電話里不住地說:「老人走的很安詳,你姐姐真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