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讀了YULINW的日誌:「《蝸居》是一部真實的可怕的好片子」。YULINW的文章是篇好文章,只是本人想給此篇日誌的題目改一個字:「《蝸居》是一部真實的可怕的片子」。因為這種勸百諷一的狹邪體作品,你不能否認作品的真實性,只是這種內容的真實,其誨淫誨盜的作用永遠是大於教化作用的,故不敢叫好。 YULINW不厭其煩地引用了劇中正面人物孫書記教訓宋思明的長篇大論。說到底,這種議論只能引起像YULINW這樣具有相同理念的觀眾的共鳴,卻未必能喚醒沉溺於錢權春夢中的人。其實這種議論與歷任總書記的報告相比,警示作用多不到那裡去,甚至可能因為表演的誇張更顯得不耐聽。當權者所聽甚至平時台上所講大道理的機會,比一般草民多了去了,為何仍然前赴後繼、樂此不疲、不知死之將至地腐敗呢?總都逃不過一個「貪」字。貪是一種惡欲,是一種不治之症,「葯醫不死病,死病無葯醫」。苦口或不苦口,任何葯(包括早已被臨床實踐證明無效的「紅頭文件」、「上級批評」,甚至是「組織紀律」和「法規法律」)對於染上貪慾的人,都是無效的。
當年未開放前,文藝團體是生活問題相對多發區,有一對「腐化分子」被捉「現行」,特開大會命其作公開檢討,以示懲誡。犯事人檢討前,工宣隊長給大夥訓話,內容比如今的領導講話實在多了,特記錄如下:
「搞腐化那個不想搞啊!要緊的是要熬得住。今天,我們開個檢討會,就是要讓大家看看,為什麼人家能熬得住,你們為什麼就熬不住。」
(全場鬨堂,掌聲熱烈,氣氛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