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天淡雲咸(一)----記憶中的江蘇小吃

作者:hu18  於 2009-10-16 21: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0評論

關鍵詞:

    崑曲有出摺子戲[小宴],說得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吃頓便飯的事,一開口,唐明皇就說:「天淡雲咸」,那畢竟是皇上,氣派大,不僅敢對天地下口,還能品味鹹淡。咱們只能說點小吃。
  小吃之所以「小」,多半是因為地域範圍窄,麥當勞、肯德雞無論從品種、份量和價位上看都應屬小吃,但是一但全球建起了連鎖店,自然也沒人把它們當小吃看了。記得學生時代第一次到北京,那年全中國只開了前門一家肯德雞店,我在那裡大大地破費了一次,當時覺得其味道之特別,口感之香軟松嫩,前所未有。現在呢怎麼吃都沒有當年的感覺。「青燈有味是兒時」,人在海外,格外懷念黃天源的糕團和綠柳居蔬菜包之類江蘇的小吃。
  揚州「三把刀」,第一把便是菜刀,所以揚州小吃應該是江蘇的招牌。「綠楊村」那是揚州名菜館,秋風過處,便可以吃蟹粉獅子頭了,白瓷湯碗,載沉載浮地端上來,邊上綴著通青碧綠的小菜芯,如詩如畫。揚州除了綠楊村,富春、冶春也很有名,富春的開洋乾絲,絲細如髮,翡翠燒賣褶皺如綠羅裙,玲瓏剔透若綠珠耳墜,令人作衣香鬢影耳邊風想。「冶春」二字讀出來比寫出來感覺更好,只是現在包子已經做得和學生食堂里的一般大了,且店堂居然重樓高閣,雖猶在水濱,不復泉邊林下風致矣。揚州以北,洪澤湖畔的小魚鍋貼,徐州的「地鍋」,那些都是近年來流行的的。圍爐而坐,再有酒,不用吃便可令人發狂,不過,「喝不喝先倒上」,那已經和吃沒關係了。
  聽過蘇州人說話,對於蘇州的糕團為什麼有名就不奇怪,這種娘娘腔的東西我腸胃的接受能力一直不行,特別是黃天源的青團,糯勁太大,牽腸掛肚一如妻小,不用吃,想想也累。金秋時分,無錫王星記的蟹黃包趕上了時節,還是很好的,倒是不糯,不過油水太足了一些;與無錫隔江對岸靖江的蟹黃湯包,裡面的湯都是豬肉皮熬成的,水分大了去了,還是鎮江的餚肉好,一點沒有水分,上面點綴些許細細薑絲,真是 「黃」得令人身心俱動。再以地產有名的香醋佐之,令人駘蕩欲死。贊曰:「長羨鄉親有口福,美食多過香積廚,食罷山中蝴蝶酥,齊向市口切冷豬。」
  再說南京,綠柳居的蔬菜包除了麻油味還是麻油味,徒令人口爽。相比之下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六鳳居的豆腐澇、蔥油餅倒好些,蔣有記的牛肉鍋貼現在也沒有了,七家灣的那是大路貨,沒必要專門去上當。 「六鳳居」這招牌香艷得緊,且比「綠柳」上格調。豆腐澇蘇州人叫「豆腐花」,聽上去感覺更好.豆腐花水白粉嫩,不用吹彈也會破,更注一兩滴辣油,紅白相鬥若粉面施朱,饒你禪心堅如鐵,不由你不破戒。蔥油餅也不錯,至今搞不懂60年代國產老電影《滿意不滿意》里的小服務員,為什麼抵損小娘子說:「儂格只面孔像只蔥油餅。」當時心裡納悶:難道蘇州的蔥油餅面孔就一定比常州大麻糕的推扳?百思不得其解,遂自認想像比喻的功夫不及跑堂的,也就不作文學夢了。同部電影另有一經典台詞:「排骨也是肉」,這倒是於我心有戚戚焉,無怪乎骨感MM皆不失肉感。

4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笑談紅塵 2009-10-16 21:39
最怕看這種文章,看得我心頭癢呀,半邊的臉又開始癱瘓了。怕雖怕,但還是喜歡看這樣的好文章。用「娘娘腔的東西」來形容蘇州的糕團,更是一絕。
回復 yulinw 2009-10-16 21:43
過過眼癮哈。
回復 fanlaifuqu 2009-10-16 22:57
還記得滿意不滿意?有點來頭哦!
回復 SirCat 2009-10-16 23:12
漂亮散文!
「推扳」?
呵呵
回復 孤舟獨釣 2009-10-16 23:16
好文章!
不僅有味,而且有道~
回復 千里之外 2009-10-16 23:31
有趣
回復 xqw63 2009-10-17 09:51
雖然樓主寫的不是江蘇小吃的代表,但文章的「米道好極哉」
回復 leahzhang 2009-10-17 09:58
文章一絕,能將人看得流涎三尺,而且回味無窮
回復 hu18 2009-10-17 11:19
多謝賞光。
回復 心隨風舞 2011-7-30 02:00
看來胡老對吃很有研究。會生活的人。我去過南京,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冰冷潮,主要是因為天氣,大概是2-3月份的時候,中國舞協舉辦了一個國標舞學習班,請來了台灣著名的國標舞大師授課,覺得南方熱,也沒帶什麼厚的衣服,這還好說,跳舞的時候總是冒汗的。可是一回到旅店,那個慘呀,屋裡比屋外還冷,那年代沒有暖氣,被子冰冰冷冷還潮潮的,像是塊冰冷的鐵板,那個難受勁兒呀,到現在想起來都怕怕。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6: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