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維亞托斯拉夫·特奧菲洛維奇·里赫特(俄語:Святослав Теофилович Рихтер,英語:Sviatoslav Teofilovich Richter,又譯里希特或李希特,1915年3月20日-1997年8月1日),德國血統(父親)的烏克蘭鋼琴家,里赫特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也有人說他是最好的[1]。他以極廣的演奏範圍,舉重若輕的技術以及富有詩意的分句聞名。
里赫特生於烏克蘭的日托米爾,在敖德薩長大。不同於一般的鋼琴家,雖然他的父親-一位管風琴家-教了他一些音樂的入門知識,但他基本上是自學成才。在還是少年時,里赫特就有了出眾的視奏能力並經常參與當地的歌劇和芭蕾團體的活動。在法國梅斯萊莊園音樂節上,他發現並迷上了歌劇,人聲和室內樂,這激情持續了他一生。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敖德薩音樂學院為歌劇排練伴奏。1934年在敖德薩的一個技師俱樂部,里赫特開了他的第一場獨奏音樂會,在三年之後他進入了莫斯科音樂學院開始正式學琴,學校沒有讓這位神童參加入學考試,因為他不可能通過。他與艾米爾·吉列爾斯一道師從海因里希·涅高茲,涅高茲說里赫特是他「盼了一輩子才盼來的天才學生」。1940年,當他還是一名學生時,便世界首演了普羅柯菲耶夫的第6號奏鳴曲-從此以後他的名字便與這位作曲家聯繫了起來。另一件在音樂學院時期著名的事是他不上政治必修課,結果在第一學期便被開除了兩次。里赫特一直是蘇聯的政治局外人,也從來沒有加入過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