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習近平到底要幹什麼?
第一.目前主要有五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習近平要重返毛澤東時代
該觀點認為,習近平是毛澤東培養的紅衛兵,他要讓中國重返文化大革命時代。的確,習近平的治國理政充滿了毛澤東的元素。但難以解釋的是:習近平並未關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沒有搞計劃經濟,也沒有鼓動群眾造反奪權。習近平儘管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但烏托邦成分並不多,一直在將中共的合法性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行嫁接。
第二種觀點:鄧小平路線的延續
該觀點認為,習近平與江澤民、胡錦濤並無本質區別,仍然是沿著鄧小平的路子,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政治理論家胡平認為,從本質上講,習近平路線和鄧小平路線沒有區別。習近平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鄧小平路線的延伸,但是又有所偏離,是把鄧小平路線中固有的惡性因素推向極端。時評人士查建國認為,習近平聲稱不走毛舊路,也不走西方民主「邪路」 ,是政更左經更右,兩手都更硬,是鄧的「兩個堅持」 理論、 模式、道路的加強版、平衡版,這是認識中國當前時代、當前時局的核心理念。但難以解釋的是,鄧小平取消終身制建立任期制,反對個人崇拜;江澤民主張「悶聲發大財」和胡錦濤主張「不折騰」,但習近平政策恰恰與他們背道而馳。他廢除了國家主席、副主席任期制,大力推行個人崇拜,崇尚鬥爭哲學,高調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折騰不止。
第三種觀點:紅色帝國之路
時政分析人士李偉東認為:習近平不是要返迴文革,而是建立代表中共權貴資本集團利益的納粹化紅色帝國。習近平有一套成熟的戰略思維,並非盲目胡鬧;他要避免蘇聯亡黨教訓,就要繼續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堅持在宏觀可控和國有主體前提下的市場化改革。習近平的中國夢就是要保持中共一黨長期執政的前提下,實現國家富強。為實現他的夢想,必須掃除一切雜音,重占思想陣地,大力宣揚反憲政反普世價值,重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主旋律」。習近平不是要返迴文革,而是強調「國家社會主義」。習近平的道路就是要建立代表中共權貴資本集團利益的納粹化紅色帝國。
第四種觀點:新極權主義
最早提出新極權主義觀點的是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徐賁教授。2005年,徐賁在文章《中國的「新極權主義」及其末世景象》中認為,中國文革結束到1989年六四大屠殺為後極權主義時代,之後中國進入新極權主義時代。前中央黨校退休教授蔡霞則認為,習近平實施的是高度精緻的新極權主義。她指出:習近平上台後, 他努力利用高科技從而獲得超級強大的監控能力,超過了希特勒和前蘇聯。在布熱津斯基概括的基礎上, 也許我們現在可以定義中共在中國的統治為: 恐懼 +意識形態+數字技術控制系統 (利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 =重新定義為高度精緻的新極權。說習近平政權為極權主義, 因為他同樣實行 「一個主義, 一個領袖, 一個黨」 和 「大一統 (漢族一統國家)。」希特勒控制下的納粹黨是 「國家社會主義」 基於種族主義;習近平的極端民族主義也是與種族主義相關聯。長期以來, 中共持續不斷強化大漢族主義優越感, 對新疆, 西藏, 內蒙等少數民族實行變相的文化種族滅絕。
第五種觀點:后極權主義向極權主義回歸
澳洲悉尼科技大學馮崇義教授認為,習近平的路線就是中國的極權主義回潮。他指出:當下中共政權或中國社會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並沒有超出極權或后極權的範疇,沒有資格構成一種新的政權類型,沒有必要使用「新極權」這一模糊概念來描述。而且,將當前中國政權定義為「新極權」,誇大了它的創新能力和穩定性。即便是一黨專政與半市場經濟相結合,義大利和德國的法西斯政權都實行過,儘管原蘇聯東歐的共產黨政權沒有採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習近平時代的「極權主義回潮的主要表現,至少有如下三個方面,其一,從「集體領導」體制回歸領袖體制。其二,重建黨國意識形態的一統江湖。其三,重建黨的「一元化領導」,也就是重建專政黨凌駕於法律之上、任意干預社會一切領域的政治體制。習近平和紅二代帶著對「失樂園」的傷痛、對憲政轉型的恐懼、對永久掌握和壟斷權力的迷夢,倒行逆施,試圖阻斷中國走向憲政的歷史進程、將中國從后極權社會重新拉回到極權社會中去。
第二.什麼是極權主義?
由於上述觀點涉及極權主義、后極權主義和新極權主義概念,所以,我們有必要簡要地對極權主義理論進行了一個梳理。極權主義在人類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按照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說法,柏拉圖的學說就是鼓吹極權主義的學說,而古希臘的斯巴達也具有極權主義的主要特徵。但美國政治哲學家阿倫特和以色列哲學家塔爾蒙則認為,極權主義出現在18世紀,產生於人類現代化的過程中,現代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制的發展,為它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極權主義的意識形態也是以自由民主的觀念為構成要素。
極權主義秉承了法國大革命的傳統,但在19世紀上半葉逐漸分道揚鑣,形成了以列寧、斯大林主義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左翼極權主義和以希特勒納粹主義為代表的右翼極權主義。塔爾蒙在《民族的神話及革命的意向》一書中指出:列寧闡釋了無產階級的普遍意志;而希特勒則強調了國家和種族。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成為了極權主義的左右手臂,宛如兩翼,但卻有著相同的特質並相互融合,最終演繹了二十世紀可怕的一幕。
極權主義也被稱為「全權主義」,本意是指一個全能政府對全體個人進行全面管制的政體形式。美國歷史學家康奎斯特對此定義為:「在極權主義政體,國家不承認任何限制,並盡其所能力求控制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阿倫特指出,極權主義是一種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的統治形態。因為極權主義不是為了人類中某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徹底地反對整個人類,反對一切人性,反對所有的文明。 「極權主義是人類歷史上一場最深刻的政治革命,其原始目的是以國家機器來改造人性。在此之前,任何政府——不論是民主還是專制——都只是專註於管制人民的行為,極權主義還要管束人民的思想和信仰。一般的威權統治只是治『行』,極權政治則要治『心』。」「極權主義是一種現代現象,它不同於帝國時期、王朝的統治;同時強調其現代性也是強調它力量的強大,不受限制,是理性的僭越和哈耶克所說的致命的自負。表現為權力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從物質到精神,從身體到心靈。我們從歷史上的極權主義國家可以看到納粹德國所謂的意志的勝利,納粹德國、前蘇聯、中國都有過的改造人的精神、靈魂、造新人運動。這種烏托邦的理想設計基於人的德性:無私、忘我、利他,奉獻和犧牲,我們可以感到這已經帶有宗教性質,其與自由主義基於個人主義完全相悖。」
極權主義與威權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蔡霞指出:儘管極權主義與威權主義都是專制獨裁製度, 但兩者有著明顯的差異。政治學家喬萬尼·薩托利區分不同類型的專制獨裁製度。對照薩托利理論, 分析不同類型專制制度的核心特徵, 就很清楚地表明中共政權是極權而不是威權。
布熱津斯基的著作, 一位研究共產主義制度的傑出學者也指出相似的結論。他寫道:「極權主義的兩個決定性維度是恐懼+意識形態。正是二者的極度結合造就了這一體制的其他特點。極權主義的極端性, 僵硬性以及控制的嚴密程度, 決定了極權主義不可能直接推進到自由民主制度,必須先有極權主義向威權主義的鬆動。」
第三.習近平到底要幹什麼?
習近平要將鄧小平(包括江澤民、胡錦濤)后極權主義復闢為極權主義,目的是建立一個與西方世界抗衡的法西斯紅色帝國。具體而言,毛澤東時代是中國版極權主義,它隸屬於蘇聯左翼極權主義,但它們之間也存在很多不同。鄧小平時代是后極權主義。習近平要走的路,就是從鄧小平后極權主義時代向毛澤東極權主義回歸。
習近平時代並未告別鄧小平時代,它繼續對外開放,繼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它們之間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路線帶有毛鄧的色彩,但似毛不是毛,似鄧不是鄧,毛的色彩重於鄧。習近平時代還在演進之中,他的紅色帝國沒有建成,也不可能建成。
綜上,毛澤東極權主義時代結束后,中國進入了鄧小平后極權主義時代。習近平時代是后極權主義時代向極權主義時代的回歸,它期待完成中國極權主義的歷史輪迴,畫上一個極權主義的圈:它始於毛澤東終於習近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