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主禱文十四講之第十講

作者:zhenguang  於 2009-2-25 02: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好文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因為國度全是你的

 

我們看馬太福音第六章所記載的主禱文,就知道有的古卷裡面,主禱文到上句就完畢。下面這些「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都沒有,在主后第二世紀的時候,有人覺得既然有的古卷有,有的古卷沒有,這一句頌讚詞應該正式加上去,這篇禱文才顯得完整,我們完全同意這種看法,不僅是因為禱文中必得有讚美的活,也是因為這些讚美的話富有屬靈的意義與教訓。

 

一、主在寶座上治理他的國

    世界上萬國的歷史有如一條奔流的江河,隨著不同的地勢與時間,作不同的改變。有時興風作浪,有時潮漲汐退;有的地方細小曲折,有的地方洪流浩蕩。氣候、節令、時辰,與地形都影響著一條江河的奔流,而神掌管著這一切。同樣,神也掌管世上的萬國。君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廿一:一)。水再湍急,也不能越出隴溝一步,因為國度全是神的。

    但統治國家的君王,很少有明白這道理的。或者他們故意抹殺良知,一旦得勢,即喪心病狂,為所欲為。有的拼吞鄰國,侵犯強界,盡量想擴充自己的版圖,作全世界的王。我們看歷史上自古羅馬的拼吞小國到今日的中印邊界問題,都屬此類。有的刮盡民脂民膏來滿足自己的貪慾,享盡榮華富貴,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與我國的秦始皇皆屬此類。這些君王的結局是什麼呢?總括一句:他們的結局比平民更慘。因為神不容許自高自大的人,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

    聖經中尼布甲尼撒王的故事,給我們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證明神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尼布甲尼撒是巴比倫王,是一個外邦人的王。他國家的強盛全出於神藉但以理與三個朋友的智慧相輔而成。但以理替他講解第一夢,已經使他認識了耶和華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然而他不以神的恩典為滿足,神使他成為金頭,他卻要成為整個金像,就是說,他企望他自己的國度存到永遠。他隨而立了一個金像,叫全國人敬拜。神沒有責罰他,反而顯大神跡!從火窖中救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來給他再一次悔改的機會。當時他因親眼看見神子在火窖里遊行,驚奇得承認在真神以外,不應該敬拜別神;但不久他又犯罪作惡,自高自大起來。神的恩惠真浩大,用一個夢來警告他。但以理在替他解夢后,曾說:『王阿,求你悅納我的諫言,以施行公義斷絕罪過,以憐憫窮人除掉罪孽,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長。』但尼布甲尼撒王執迷不悟。神再等待了十二個月,看見他仍然自以為有大能大力,就把他趕出王宮,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成為一個怪物。七年以後,他醒悟過來,不敢再有絲毫的自誇了。他說:「我的聰明復歸於我,我便稱頌至高者,讚美尊敬活到永遠的神;他的權柄是永有的,他的國存到萬代。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為虛無,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憑自己的旨意行事;無人能攔住他手。」

    當我們知道世上的國度全是神的以後,對目前世界的局勢就有一個新的看法、新的希望。一方面:我們既然知道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那麼,在上有權柄的,我們就當順服他。當納的稅納給他,當恭敬的,恭敬他,作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國民(羅十三章)。另一方面:時局動蕩,在位者暴虐,我們並不懼伯,也不失望。因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廿九:十)。

 

二、主召我們進入他的國

    生活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公民.你感到滿足了嗎?可是神並不滿足,他還要把你遷入他愛子的國里,享受心靈自由的生活。

    從前以色列人在埃及法老王手下受苦,神聽聞他們的苦情,便差摩西去拯救他們。神並不是差摩西去跟法老王談判,如提高以色列民的工資,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等等;乃是差摩西去領他們出來,連家眷牲畜,全部離開埃及,過紅海,到應許地去。今天神打發他愛子到世間來,也同樣地要救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里去(西一:十三)從靈性方面來說:全世界都卧在那惡者手下。在那惡者手下大談改革人心、修善積德,豈不笑話!先決的條件是脫離那惡者的手,進入救主的國度里才能談別的。

    主既然召我們進入他的國,我們當如何應召呢?第一要謙卑。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三)。第二要悔改。稅吏娼妓倒比長老和祭司先進神的國(太廿一:卅一)。第三要重生。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約三:三)這三件其實是一個動作:當我們謙卑在主面前,悔改認罪的時候,聖靈就重生了我們,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里了。

    主耶穌在世的時候,許多人誤會他是要到世上來作猶太人的王;甚至施洗約翰都有所疑惑。但耶穌明明回答彼拉多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十八:三十六)意思就是說,他並不是要作我們肉身的王,他的國度也不是世上屬物質的國度;因此我們肉身雖然是某一國家的國民,在靈性上,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三:廿)。

    親愛的讀者,你進入了神國沒有?你願意像路得對拿俄米那樣對主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嗎?巴不得我們都轉回,像小孩的樣式,謙卑順服在我們的王之腳前。

 

三、主樂意將國賜給我們

    古時的國王在歡喜一個人的時候,常說:「你向我求什麼,我都賜給你,就是國的一半,我也必賜給你。」如亞哈隨魯王兩次對以斯帖這樣說,希律王也對希羅底的女兒說過。這也許是當時君王習慣用語氣,來表達心中的喜悅。真的有人向他求一半統治權,利益均沾的時候,他也許會翻臉,喝令推出斬首呢!可是我們的主不像世上的王,他多次應許將國賜給我們,而且他的應許不是似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也都是實在的(林后一:廿-廿一)。

    主在世時對門徒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十二:三二)又說:「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叫你們在我國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並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路廿二:廿九-三一)

    他又藉著使徒約翰對老底嘉的教會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生一般。」(啟三:二一)使徒約翰也親自看見這樣的異象,他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它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廿:四)。

    這是多虛榮耀的盼望!想到將來要顯給我們的榮耀,我們現在的苦楚就不足介意了。有一位主的僕人從歐洲佈道回來。在紐約碼頭登岸時,看見千萬群眾來碼頭歡迎一位同船的魔術家,自己卻無一人來接。當他感到灰心的時候.主對他說:「你還沒有到家呢!」是的,我們的榮耀不是這世上的虛榮,而是永世里的榮耀。

   「因為國度,全是你的」,本是一句頌讚的話,神卻將之成為應許,成為我們的盼望。神的恩典是何等大呢!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9: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