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午(三百漢字話養生之八)

作者:紀洞天  於 2009-7-11 06: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午(三百漢字話養生之八)


    紀洞天

   看過《水滸傳》的讀者,都會覺得梁山好漢劫法場的情節,作者施耐庵寫得十分生動、精彩。你看,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漢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場,「報道一聲:『午時三刻!』監斬官便道:『斬訖報來!』」正在此時,梁山好漢一齊發作,「十字路口茶坊樓上一個虎形黑大漢,脫得赤條條的,兩隻手握兩把板斧,大吼一聲,卻似半天起個霹靂,從半空中跳將下來」。又如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場石秀跳樓」,盧俊義要被處斬,也是在十字街頭法場上,也是「午時三刻到了」一聲喊,劊子手就要動手。等在酒樓上的石秀吼一聲「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拔刀跳下去,拖起盧俊義就走。 午時三刻是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呢?

我們知道,古人將一晝夜劃為十二個時辰,又劃為一百刻。十二個時辰是用日晷計時,一百刻是用漏刻計時,「刻」原來指的就是計時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晝夜滴完一桶,劃分為一百刻。「時」和「刻」實際上是兩套計時系統單位,換算比較麻煩,平均每個時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午時三刻應該在十一點44分左右。

為什麼古代犯人斬首,時間都會定在午時三刻呢?有一種說法,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有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罪大惡極之犯就不讓其做鬼。而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更是連鬼都做不成了。當然,這是迷信,毫無根據。

另一種說法,倒是有些科學道理。午時三刻,人的精力最為蕭索,處於「伏枕」的邊緣,所以此刻處決犯人,犯人也大都是昏昏欲睡的,連腦袋何時落地都懞懞懂懂。此時來處決犯人,痛苦就會減少很多,有體諒犯人的考慮。

漢字「午」,可以有三種解釋:一是,表示搗臼之杵的象形。搗臼之「杵」的意思。木的偏旁是後世人加上去的。二是,御馬索。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認為,甲骨文「午」字疑當是索形,殆馭馬之轡也。三是,交。據《玉篇 午部》:「午,交也。」十二時辰中的午時,正是一個前後相交的時段,在此之前稱上午,在此之後稱下午,12時左右便稱中午、正午。這「中」「正 」二字,正說明了其時是一個 中點。同樣,半夜也是一個中點,由此分出了上半夜和下半夜,所以半夜又可稱為「午夜」。我很欣賞御馬索的解釋。午時屬相是馬,馬屬火,馬的性子非常剛烈,人忙忙碌碌了一個上午,在這陰陽交替的時辰,就應當像馬那樣放鬆韁繩,處於休息的狀態。

午時(11"00—13:00),中醫認為一上午都是陽氣運化,此時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心氣推動血液運行,所以要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致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西醫也認為到了13時,肝臟進入休息階段,有部分糖原進入血液,會感到疲倦,需要小休息。可為什麼中國人主張午時要午睡片刻,而洋人卻照常工作呢?雙方對午時的處理卻大相庭徑呢?

中國人習慣午睡,自古有之,諸葛亮就做過午睡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醒,窗外日遲遲。《紅 樓夢》里,描述在榮國府有午睡的規矩,賈母和各房夫人、老爺、公子、小姐均有午睡的習慣。就連嬤嬤、丫環、小廝們的午睡也是合法的。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五千年的文明積澱,許多瑰寶,洋人至今還不知其中的奧妙。中醫中藥不是西洋人至今還不肯接受嗎?不怕,我們可以慢慢等。和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目前正掀起一場午睡革命,許多銀行家和政府官員在午休時間都會小睡片刻,他們希望藉此提振精神,好應付下午的工作。在美國,「學習午睡」也已成為最新時尚,很多公司都明文規定,鼓勵員工在午間打個盹,藉此振奮精神,應付下午更多的工作。在國際養生界已規定,有關午睡不午睡不用爭論了。我相信,全世界人接受午睡的這一天終究會到來的。因為午睡是符合養生科學的。              

                             07/10/09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戶人 2009-7-11 12:11
sf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4 16: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