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不可取
紀洞天
一個人最先引起別人注意的身體部位首先就是臉,臉是每個人不寫字的名片。
在中國古代將人的臉分為七種類型:田、國、甲、由、申、風、福。「田」字臉,就是方臉;「國」字臉,俗稱馬臉;「甲」字臉,又叫鵝蛋臉;「由 」字臉,近似三角形;「申」字臉,也叫橄欖臉;「風」字臉,是梯形臉;「福」字臉,實際上是多角臉。
現代人類學家將人的臉型分為十種:橢圓形、卵圓形、倒卵圓形、方形、長方形、倒三角形、菱形、梯形、倒梯形和五角形。
據說根據臉型就能判斷人的性格、地位、運氣等等,所以許多人往往喜歡以貌取人,其實這是很不可取的。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以貌取人往往是會出大錯的。
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有一回到某寺遊覽,住持看他衣著平常,招待甚為簡慢,就在前堂設座,愛理不理地說:坐,茶。幾句聊過,住持才發覺來客識見談吐不凡,遂起敬意,讓至后廳雅座,客客氣氣地說:請坐,上茶。再繼續深聊,住持才知道此人竟然就是名滿天下的蘇大學士,驚惶難當,請進方丈精舍,必恭必敬地說:請上坐,上好茶。告辭之際,住持一再求蘇學士留下墨寶,蘇東坡莞爾一笑,揮毫寫下一副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上茶上好茶。住持羞愧得滿臉通紅。
住持以貌取人不過是一時尷尬而已,而有些人也許就會因此而丟了飯碗。
魯迅先生在北京時,曾到一家大飯店拜訪一位外國友人,飯店看門人見魯迅先生身穿粗布長衫,土裡土氣的模樣,便不屑一顧地說:走後門去!魯迅先生也不與他爭辯,從後門繞到電梯跟前,開電梯的又把魯迅打量了一番,腦袋朝樓梯一擺,說:走樓梯去 !魯迅先生二話不說,一層一層地徒步上樓。等到魯迅先生返回時,外國朋友把魯迅先生恭恭敬敬地送上電梯,又一直送到正門口,還親切地與魯迅先生握別。看門人和開電梯的都看傻了眼。魯迅當時在教育部任職,也算是個京官。要是外國朋友和魯迅先生都找飯店經理告狀的話,看門人和開電梯的恐怕就要吃不民兜著走了。
當然,要論以貌取人,這樣的事還不算是最嚴重的。
有一回,亞歷山大大帝騎馬旅行到俄國西部。當時他穿著一身沒有任何官銜標誌的平紋布衣。他向一個站在旅館門口的軍人問路。軍人的態度相當傲慢。大帝問他:請問你的軍銜是什麼? 軍人說:我有必要告訴你嗎?大帝風趣地說:你也許是中尉吧?軍人說:哼,狗眼看人低。大帝說:那麼你是上尉?
軍人說:上尉算老幾!大帝說:不得了,那你是上校?軍人說:這回還差不多。大帝恭敬地向軍人行了軍禮。於是,少校擺出上級對下級說話的神氣說:你混了個什麼官銜? 大帝樂呵呵地說:你猜!上校說:我看撐死不過是個中尉罷了。大帝搖頭說:太小了。上校吃驚了:你是上尉?大帝說:繼續猜!上校大叫:天啊,難道你和我一樣也是上校?大帝說:你就不能猜得大膽一些?少校那不可一世的神氣煙消雲散了,他低聲下氣地問:你不會是將軍吧?大帝說:快猜到了。少校哭喪著臉說:殿……殿下是陸軍元帥嗎? 大帝說:我的少校,再努力猜一次吧!少校嚇得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皇帝陛下,饒恕我吧!皇帝陛下,饒恕我吧!我罪該萬死!要知道,亞歷山大大帝可是殺人如麻的暴君,叫你一個上校掉腦袋比踩死一隻螞蟻還要容易。
以貌取人要想不出差錯是很難的事,就連孔聖人也犯過這樣的錯誤。
有一次,有個人叫子於的青年人聲言要做孔子的弟子。孔子見他外貌醜陋,衣冠不整,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讓他坐在最後一排很不顯眼兒的地方。後來,子於學成,回到家鄉辦了一所學堂,把孔子的理論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名聲大振。孔子知道后,反省道:以貌取人,幾失子於!
孔聖人都會一時糊塗犯了以貌取人的錯誤,有了前車之鑒,難道我們還要重蹈覆轍嗎?
03/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