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
紀洞天
毛澤東在1925年12月1日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他將中國社會的各階級分為: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此外,還有數量不小的遊民無產者。八十多年過去了,用毛澤東他老人家的話來說就是「彈指一揮間」。如今的中國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中國人也學乖了,不說毛澤東的論述過時了,而是不講階級只講階層。2002年,中科院寫了據說是自建國以來的第一份比較科學、權威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的研究報告》。
報告將今天的中國人劃分為了十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階層,主要指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包括民主黨派、工商聯等)的負責人。這是最有話語權的職業。
第二個階層,是經理人員階層。這是最能悶聲發財的職業。
第三個階層,是私營企業主階層。這是最暴利的職業。
第四個階層,是專業技術人員階層。這是最靠技術吃飯的職業。
第五個階層,是辦事人員階層。這是最具灰色收入的職業。
第六個階層,是個體工商階層。這是最具潛力的職業。
第七個階層,是商業服務人員階層。這是最巧嘴利齒的職業。
第八個階層,是產業工人階層。這是最擁有光榮回憶的職業。
第九個階層,是農業勞動者階層。這是最天人合一的職業。
第十個階層,是城鄉失業者和半失業者階層。這是最可以信天游的職業。
海歸屬於於哪個階層只好請你對號入座了。
這樣的劃分畢竟會把人給分暈了,我想舉個例子來說明,也許會清楚些。人人都要住房子,假設你住進某小區的一幢高樓。也許有哪一天,市委書記、甚至省委書記乃至中央首長「訪貧問苦」到你的小區探望來了。他們就是第一個階層的人。當然,他們不可能同你住在一起。如果朝夕相處,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那樣的話拍拍你的肩膀,握握你的手,你也就不會熱淚盈眶了。
雖說你是小區的業主之一,但你的小區開發商才是屬於第二個、第三個階層的人。描繪建樓藍圖的工程師們屬於第四個階層的人。幫你辦理按揭的銀行業務員屬於第五個階層的人。賣給你裝修材料的個體工商者屬於第六個階層的人。上門推銷這種那種產品的屬於第七個階層的人。為你建成高樓的屬於第八個階層的人。在小區菜場外設攤賣自家種的蔬菜的菜農屬於第九個階層的人。在小區大門外遊盪,時常遭到小區保安驅趕的撿破爛的屬於第十個階層的人。至於海歸屬於哪個階層只好請他們自已對號入座了。
不知如此分析是否將當代中國社會的各階層大致說清楚了沒有?
0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