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會贊同比肩魯迅嗎?
紀洞天
顯然,這是個偽命題。宋代詩人陸遊云:「死去原知萬事空」,謝晉已逝世了,他怎能表態贊成或是反對呢?話又說回來,筆者的標題也是被余秋雨先生逼出來的。最近,余秋雨借《謝晉畫傳》首發式上稱,「即便魯迅在世也一定會承認,謝晉足以與之比肩。」魯迅逝世於1936年,至今已是七十二周年了。余秋雨明知魯迅不可能站出來承認,可他偏要這麼說,你真拿他沒辦法。
謝晉足以與魯迅比肩嗎?無疑的,這是個嚴肅的問題。謝晉的一生從1957年導演了《女籃5號》開場,到2001年導演《女足9號》收場,共導演了十八部影片,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稱他為中國電影界的大師應當是沒有疑義的。魯迅是中國文化的巨匠,七十多年來對中國人民對魯迅的成就已有定論。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愛國作家、民主戰士。魯迅的精神被後人稱為中華民族魂,文學研究專家也將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的作品也被多次選入中小學課本。魯迅的一生為中國革命的發展,中國青年一代人才的培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謝晉如果真要同魯迅比肩,怎麼比呢?魯迅的一生寫了1000萬字的作品,其中著述600萬字,輯校和書信400萬字。謝晉導演了十八部影片,難道按一部影片抵50萬字作品進行「比肩」嗎?這豈不是太可笑了嗎?胡適一生出版全集44卷,字數達2000萬字,那麼說胡適比魯迅二倍的偉大?
筆者實在不明白余秋雨說謝晉足以與魯迅比肩的理論依據何在?如果說謝晉是位大師,那麼魯迅則是位巨匠,兩人相差整整一個等級,怎麼比肩?魯迅的偉大不僅在於毛澤東曾用「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中國文化革命的幹將」等詞語來高度評價魯迅;而且還在於,毛澤東曾說過:「以我的估計,(魯迅)要麼是關在牢里還要寫,要麼是識大體不做聲。」
1957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羅稷南先生抽個空隙,向毛主席提一個大膽的設想疑問: 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毛澤東是這樣回答的。可見魯迅的思想是何其深刻!(見魯迅之子周海嬰著:《魯迅與我七十年》)
據余秋雨(註:有人稱余為文學大師)稱,謝晉早幾年曾有過這樣一個願望,就是他的墓一定要讓韓美林(註:美術大師)設計,墓碑就一定要他來題寫。幾年前謝晉還讓余秋雨為他老家的宅院寫字———「東山謝宅」。可見,在余秋雨看來,他是位與謝晉平起平坐,足以比肩謝晉的著名大師級人物。其實,何止是比肩,完全是更上一層樓。何以見得?舉個例子,謝晉健在時,他老家的宅院不過是余秋雨題匾的「東山謝宅」而已,而余秋雨位於浙江慈溪市橋頭鎮的老宅正經有關部門上報申請成為慈溪市文物保護單位。謝晉是電影大師,余秋雨則是文學大師,而且余秋雨還有一番關於大師的高論:「聽到成立工作室這個消息后我曾作過幾次努力,希望刪去『大師』這兩個字,但沒有成功。這是(上海市)教委的一種架構性的設
計,要改動有一定的難度。後來我想,比『大』字等級更高的是『老』字,一個人先成『大人』才能成為『老人』,那麼,既然我已經做了大半輩子的『老師』,那就後退一步叫叫『大師』也可以吧。」余秋雨是在今年9月10日上午,由上海市教委設立在上海戲劇學院的「余秋雨大師工作室」舉行揭牌儀式時說這番話的。謝晉健在時就沒有人為他建什麼「謝晉大師工作室」吧?你看,謝晉與余秋雨相比又輸了一籌。
筆者揣測余秋雨之所以要說謝晉足以比肩魯迅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在為自已的將來埋下伏筆。如今已是62歲的余秋雨百年之後也許會有人站出來說,既然謝晉可以比肩魯迅,余秋雨就更有資格了,理由則是現成的,比如文物保護單位、余秋雨大師工作室等等。也許是筆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在此特別聲明,余秋雨先生不要告筆者誹謗罪,否則要隔洋打官司也是件挺麻煩的事。
11/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