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北大 ,你愧對司徒雷登!

作者:紀洞天  於 2008-11-20 08: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0評論

關鍵詞:

北大 ,你愧對司徒雷登!       

                

紀洞天

 

司徒雷登,這是一個十三億中國人不應當忘記的名字,尤其是北大的學子更不應當忘記的名字。

五十九年前,毛澤東的一篇文章《別了,司徒雷登!》發表了,中國人與司徒雷登拜拜了!但是,歷史是不會磨滅的,司徒雷登在中國的一言一行都已載入了史冊。

1919年司徒雷登創辦了燕京大學,他將美國教會在北京一帶辦的三所教會學校(即:匯文大學 、華北協和女子大學、通州協和大學 )合併成一所大學,燕大下有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又稱醫預院,學製為三年預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關專業學系。1952年,燕大與北大合併。

為了籌措燕大的辦學經費,司徒雷登四處奔走,歷盡艱辛。燕大屬私人教會大學,從建校起就沒接收政府的資助,除小部分學費外,全部資金來自私人捐助。司徒雷登不得不放棄自己就任校長時立下的不負責學校經費的條件,專程返美化緣十多次,為燕大從不同渠道募集經費。僅在1922至1936年間,司徒雷登就在美國為燕大募得2000萬元(基金和建設費用約各佔一半),在七八十年以前,這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資金使用規範,沒有一起貪污經費的現象。司徒雷登回憶起那些艱難的「化緣」時光時,曾感慨地說:「我每次見到乞丐就感到我屬於他們這一類。」

為了改善辦學環境,替燕大找到一個好校址,司徒雷登可謂嘔心瀝血,他費盡了千辛萬苦才在北京西郊購買了數處前清親王賜園,聘請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墨菲進行總體規劃,全校共佔地七百七十餘畝,建成六十六幢建築物。一時燕大校舍、協和醫院、北平圖書館先後建成,成為鼎足而三的宮殿式建築群的樣版,成為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環境最優美的一所校園,1926年,正式遷址,即今日的北大校園。

為了加強燕大的師資力量,司徒雷登大量延聘著名學者來講學,燕大教授中不少既是著名學者,又是教會裡的名人;中國名教授自然更多,如劉廷芳、洪煨蓮、李榮芳、趙紫宸、簡又文、 許地山、陳垣、吳雷川等位。北伐之後,燕大又來了不少名家:如顧頡剛、鄧之誠、容庚、錢穆、郭紹虞、吳其昌、吳文藻等位,都是名實兼備、又肯實幹的專家。

為了使燕大能與國際接軌,司徒雷登積極地穿針引線,燕大與美國學術界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1927年,燕大與哈佛大學合作組成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學社。燕京法學院和普林斯登大學有協作關係,得到經濟援助,可以互換教師。以文學院為主與哈佛大學有協約,得到經濟上的大力支持。其它如和紐約協和神學院、哥侖比亞大學等美國名大學都有關係。因而它的學術交流、人材交流都是多方面的,世界性的。到1930年代,燕大已發展成為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教會大學。司徒雷登提倡學術自由,要求燕大的學生既中國化,又國際化,司徒雷登還注意與學生、員工互動交流,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對待教職員工熱情溫暖,給許多學生和員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九一八事變后,司徒雷登同情學生運動,他甚至親自帶領學生上街遊行,高呼抗日口號。1941年太平洋戰爆發后,他和華北地區英美人士一同被日軍關押在山東濰縣集中營(長老會樂道院),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獲釋。獲釋后的司徒雷登繼任燕大校長(後為校務長),直到離開中國。

司徒雷登在美國的晚年是寂寞而悲傷的,腦血栓造成了半身不遂與失語症,使他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他在美國沒有住房,他的秘書傅涇波以自己不多的積蓄買了一棟小樓,讓司徒雷登與自己和家人住在一起,安度晚年。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因心臟病而去世,終年86歲。

司徒雷登就是這麼一位對中國如此友好而又蒙受不白之冤的美國人,中國人民愧對他啊!如果說,五十九年還不夠的話,那就期以六十年、七十年,仍至一百年,中國人遲早是要給司徒雷登徹底平反的。令人高興的是杭州市政府過去做了現在還在做一些有情有義的工作。1985年,司徒雷登故居就被列為杭州市文物保護點。2001年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向有關單位購得產權,並按原樣進行了維修。2002年4月起,杭州名人紀念館開始著手恢復故居陳列,這使得座落在天水橋耶穌堂弄的具有百年歷史的司徒雷登故居終於能正式對外開放。11月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葬於杭州半山安賢園,司徒雷登不能魂歸北大的燕園但能夠落戶在杭州城,也算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靈吧?

筆者想來說說北大。曾經作為司徒雷登住宅的北大燕園臨湖軒,一度是由校長陸志韋居住。燕大、北大合併后,馬寅初擔任校長,有時為了工作方便也在這裡住過,直到他因「新人口論」而遭到批判后,這裡便不再是住宅,多作為校方接待貴賓或召開會議的地方了,至今仍然如此。北大始終沒有在燕園臨湖軒為司徒雷登開闢紀念館或紀念室。更令人痛心的是,1954年,司徒雷登知道自已大限已到,寫下了遺囑,他生前最大的二個心愿是:將自己的骨灰送回中國安葬在未名湖畔他妻子陸愛琳的墓穴旁。另一個心愿是:將一九四六年周恩來在重慶時送給他的那隻明代彩繪花瓶送還給中國,如今明代彩花瓶已經送回南京「物歸原主」了,但司徒雷登「魂返燕園」的遺願卻仍未實現。

為司徒雷登在政治上平反是黨中央的事,北大確實做不了主,不能強人所難,但是北大為什麼不能學一學杭州市政府避開尚有爭議的政治問題,僅以歷史名人的身份將司徒雷登的骨灰與他的妻子葬在一起呢?讓司徒雷登老人家入土為安嘛。中國人歷來是重情義的,古人云: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司徒雷登對北大可謂是恩重如山,為何北大之大,卻容不下司徒雷登的一丁點骨灰呢?同樣是在中國的大地上,同樣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杭州市政府能做到的事,北大為何就做不到呢?北大,你捫心自問,不感到愧對司徒雷登嗎?

                            11/19/08

            

6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

回復 goodoctor 2008-11-20 08:33
北大 ,你愧對司徒雷登!

DING!!!!
回復 賭博客 2008-11-20 10:32
別了,司徒雷登!其實這裡是含有情誼的。體會一下,中國人一般對什麼人才說「別了」。當然是朋友,戰友,親人,毛澤東用詞是準的!
回復 水影兒 2008-11-20 12:13
骨灰回到杭州了,也算是遂了心愿。
回復 紀洞天 2008-11-20 12:53
賭博客: 別了,司徒雷登!其實這裡是含有情誼的。體會一下,中國人一般對什麼人才說「別了」。當然是朋友,戰友,親人,毛澤東用詞是準的!
毛澤東說:司徒雷登看見了什麼呢?除了看見人民解放軍一隊一隊地走過,工人、農民、學生一群一群地起來之外,他還看見了一種現象,就是中國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們也大群地和工農兵學生等人一道喊口號,講革命。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沒有什麼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
這是朋友、戰友、親人?
                               洞天
回復 它鄉異客 2008-11-20 14:41
別有洞天君:資料詳實,案頭嘔血。激情有餘,分析偏頗。即使是北大本身的事,也非北大能做主的。就算是豁出去校長不幹了,也未必能成全此事。辦學不是目的,而育人才是跟本。所以是否可將題目改為《國人不應忘記司徒雷登》為妥?其實你在文章開頭就以寫道了。這樣立點更高,更有說服力。
    毛澤東的文章,並非是真對司徒雷登本人的,而是真對其政府的。因司徒雷登是其政府官員,駐華大使,所以不得不有所涉及。就其美國政府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所做所為來看,並非光彩。做為司徒雷登本人來說不能不負有一定責任。所以毛澤東並非就事論事,而是就事言他。是司徒雷登「夾起皮包走了」嗎?是的,他是走了,但更是美國政府「夾起皮包」走人了!
回復 紀洞天 2008-11-21 00:11
它鄉異客: 別有洞天君:資料詳實,案頭嘔血。激情有餘,分析偏頗。即使是北大本身的事,也非北大能做主的。就算是豁出去校長不幹了,也未必能成全此事。辦學不是目的,而
它鄉異客:多謝賜教!本來想寫的題目是:<一位對中國友好卻蒙冤的美國人>,后換了題目,牽涉的範圍小了,不對司徒雷登作全面評價,只提他的名人身份.所以杭州市可做,北大應當也可做吧?
                                            洞天
回復 它鄉異客 2008-11-21 00:49
紀洞天: 它鄉異客:多謝賜教!本來想寫的題目是:&lt;一位對中國友好卻蒙冤的美國人&gt;,后換了題目,牽涉的範圍小了,不對司徒雷登作全面評價,只提他的名人身份.所
你的願望是好的,說的是外地能做的,北京恰恰不一定能做。這有個地方和中央、非官方和官方的問題。歷來有『京官難做『之說。毛澤東青年時期經李大釗介紹曾做過北大圖書館的管理員,對北大的歷史應是知曉的。但毛的文章對此事我想是有負面影響的,如司徒雷登不曾有過其官方身份,那這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洞天君多寫些政論性的文章實為難得!興趣皆動力,望君百尺竿頭,我一定常來坐坐!領教新意。
回復 野木耳 2008-11-21 01:37
政治問題,歷史問題,是中國人最不會'和諧'處理的問題
回復 大熊貓 2008-11-21 02:37
博主大概不知道,清華、北大基本上是用庚子賠款的錢建的。那些錢是我們先人的白骨和血肉。強盜們殺人放火搶去了,然後又「慈悲」給我們的。我們的確不該忘記這些。
北大清華應該立碑,詳細說明兩校的起源。讓學子知道,落後就要挨打!國弱就會受壓。
回復 人權是非 2008-11-21 03:30
司徒雷登當時要留在中國同共產黨接觸. 但當時的國際形勢也只能是"別了, 司徒雷登"的結果. 毛澤東沒有錯!
回復 紀洞天 2008-11-21 05:32
大熊貓: 博主大概不知道,清華、北大基本上是用庚子賠款的錢建的。那些錢是我們先人的白骨和血肉。強盜們殺人放火搶去了,然後又「慈悲」給我們的。我們的確不該忘記這
美國吃了錢還會吐一些出來,其它七國連骨頭都吞下,相比之下,還不得不承認美國這強盜有他可愛的一面.    洞天
回復 junjiang 2008-11-21 07:25
好文,頂!
回復 宜修 2008-11-21 12:20
它鄉異客: 別有洞天君:資料詳實,案頭嘔血。激情有餘,分析偏頗。即使是北大本身的事,也非北大能做主的。就算是豁出去校長不幹了,也未必能成全此事。辦學不是目的,而
所見略同。
回復 宜修 2008-11-21 12:22
野木耳: 政治問題,歷史問題,是中國人最不會'和諧'處理的問題
恐怕不是不想「和諧」,而是達到「和諧」的難度太高所致。畢竟牽涉面太廣,千頭萬緒,眾口難調。
回復 宜修 2008-11-21 12:24
紀洞天: 美國吃了錢還會吐一些出來,其它七國連骨頭都吞下,相比之下,還不得不承認美國這強盜有他可愛的一面.    洞天
「和平演變」之論言猶在耳。
回復 李老李 2008-11-21 13:40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的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身兼中國最高學府與國家教育部的雙重職能。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首任校長是嚴復。

1949年以前,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是不同的兩個大學。北京大學是國立的,而燕京大學是美國教會出資創立的,她的校長是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

建國后國家對大學進行重組,燕京大學的文科被併入北京大學,理科被併入清華,北京大學搬到原燕京大學的校園——燕園,也就是今天北大的校園。
———摘自百度

北大何愧之有啊?!
回復 李老李 2008-11-21 13:46
當然,老燕大畢業的學生也算作北大的校友。也在北大的校慶日——「五月四日」返校參加活動。就像西南聯大的學生也被列為北大校友一樣。
回復 紀洞天 2008-11-21 14:36
李老李: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北大
北大學子的立足之地是當年司徒雷登買下的,他老人家的骨灰想與妻子合葬,魂歸燕園的遺願至今未能實現,你說可悲不可悲?   洞天
回復 李老李 2008-11-21 15:28
畢竟,燕大、北大全然不同,只是在1952年院系調整中有了交匯點。況且,他老人家與中國近、現代歷史糾纏了太多的恩恩怨怨。購買燕大校址的錢來自「庚子賠款」;北大又是五四運動的發起者;五四運動的目標又是反帝反封建;現在北大校慶日也是五月四日;當年毛澤東草擬的社論顯然不是針對燕京大學校長的司徒雷登的,但身為美國駐華大使的他老人家卻也是「當之無愧」。
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院系調整時將北大的「立足之地」遷到了燕園,這才有了博主的一番唏噓感慨。但是,放在改朝換代的歷史大背景里去體味,博主的感慨不免有無病深吟之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感性地評價他老人家的遺願,系人之常情。不過,博主使用的題目似有不當。
回復 無為村姑 2012-2-29 04:05
司徒雷登was bad-mouthed by Mao~~~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6:09

返回頂部